阅读话题——让学生与文本精神相遇

2014-09-16 13:36郑春夫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谈迁肖邦柳树

郑春夫

话题,即谈话的主题。什么是阅读话题?从阅读角度看,是指围绕话题阅读,并在阅读中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是与文本对话。有了话题,才能够对话,没有话题,对话则显得漫无目的;从学生角度看,阅读话题是调动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抓手。需要指出的是,话题不等同于问题,它不是教师简单的追问、习惯性的碎问。话题的作用在于引发学生对话前研读、分析、思考,对话时自由充分表达见解,表达不是只言片语,而是包含着理解、说明、感受等的一段话。

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因为知识积累、生活积淀、阅读经验等客观因素,使得他们与文本存在着较大的落差。阅读话题,是对接文本与学生的阶梯,顺着这个梯子,学生就能渐渐地走近文本,理解文本。因此,阅读话题的质量影响对话的质量,同样也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缘起:阅读教学现状的呼唤

(一)“问题化”教学反思

一位教师在执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设计了以下问题并以此展开教学。

(1)肖邦为什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2)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是怎样送别肖邦的?

(3)肖邦在法国是怎样工作的?

(4)肖邦为什么39岁就去世了?

(5)从肖邦的所做所言,可以看出肖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若干个小问题,是依据文本叙述的主要事情设计的,是由教学内容分解而成的。课堂上,教师按照几个问题的先后顺序逐个提问,学生按部就班地阅读文本,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这样的教学流程,是依靠一个个问题串起来的。在以“问题”串起来的教学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语权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他们呆板地寻找答案、猜测答案,并机械地表述机械的答案,无缘静思默想,无缘潜心会文,无缘切身体验,无缘自由表达。这样的教学形式僵化、视野狭窄,会屏蔽学生的思维灵性,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空幻化”教学反思

在各种听课中,时常见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无论什么内容,不管什么文体,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提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吗?”“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当然,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问的,但如果不顾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而千篇一律地问,就不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差异,也不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学生学习角度看,这种“空幻化”的话题,不能真正引领学生浸入文本,与文本“零距离”对话,学生的赏析与理解往往是停留在浅层次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这种固定式、程式化的提问丧失兴趣,虚以应付。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花里胡哨多,语言训练少;一问一答多,书声琅琅少。

二、方式:生本精神相遇的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特点,精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积极思考的、深度适当的、有思考价值的话题,使学生在与文本的精神相遇中入情、明意、晓理。

(一)在题眼处设话题

有的文本题目概括了主要内容,有的文本题目揭示了文章中心。教学伊始,教师如果能够以文本题目为抓手,围绕题眼设置具有一定牵引力的话题,就能够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文本,使他们产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表达见解的兴趣。一位教师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紧扣题眼“盗火”铺设了两个这样的话题:“古代人类如果没有火,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盗是偷的意思,是一个贬义词,作者是以怎样的情感来写的?”第一个话题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的学生说:“没有火我们就不会有许多美味的食物,人们只好吃生食,许多人会生病。”有的学生说:“没有火,人们晚上什么也看不见,而且很冷,特别是冬天,日子更难熬了。”有的学生说:“没有火就没法打造工具,就没法驱赶野兽。”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火”之于人类、之于生活的重要作用,该话题为学生走进文本打下了情感基调。第二个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积极性,并能够在自主研读中理解、体味、探究。

(二)在矛盾处设话题

许多文章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突出人物、事物特点来表达思想情感的。由于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理解有困难或容易出偏差。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文本表达中的矛盾处设话题,引发探究、感悟、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样写道:“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第一句话说柳树“平常”,第二句话说柳树“神奇”,在这里的矛盾处设置“同一株柳树,作者为什么说它极其普通极其平常,又说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呢”就为学生探究文本创造了条件,使其产生与文本对话、一探究竟的欲望,并在自主探究中感悟到隐含在“平常”与“神奇”这两个词语中的独特而又丰富的信息,与作者产生共鸣:“说她‘平常是因为这是一株在平原上随处可见的柳树,柳树并不稀奇。‘神奇则体现在高原环境恶劣,寸草不生,而这株柳靠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活了下来。这里的‘平常与‘神奇并不矛盾,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这样表达,正是突出了这株柳的精神。”

(三)在“不言”处设话题

“文有不言者”,文章除了有文字直接表达外,还有耐人寻味的“不言”传情达意。文本中的“不言”处能够引发想象,建立起读者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教学中,在文本的“不言”处设置话题,引导学生对“不言”处合理地进行填补,能够开启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思维,深层次感悟文本。在《会走路的树》一文中,小鸟和一棵树是好朋友,但“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好朋友要分手了,他们告别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但文中并没有写出来,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话题:“这对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告别时,会说些什么呢?”围绕话题,有的学生扮演小鸟:“好朋友,我们要分别了,我真舍不得你走啊,我一定会记得我们在一起玩耍、看风景时的美好时光的。”“你一定还会认识许多的新朋友,但一定不要忘记我这个老朋友呀,要记得回来看我哟。”有的学生扮演这棵树:“可爱的小鸟,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我会想你的。”“好朋友,等我回来时我们再在一起玩,好吗?”这样的话题,唤醒了学生与亲人、朋友告别的生活经验,他们在角色的转换中,进入了课文描绘的情境,真切地体会到了小鸟与“会走路的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依依惜别之情。endprint

(四)在重点处设话题

每一篇文章为了突出主旨,都有叙述上的重点处。重点处或是一段、一句话,或是一个词、一个标点。抓住文本的重点处设置话题,重锤敲打,对于理解文本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感知谈迁的厄运,最能够反衬出谈迁不屈不挠的精神,最能体现他的信念坚定,深入理解“厄运”对人物的打击之深,能为体悟人物信念之坚做铺垫。因此,“厄运”是教学本课的关键词。教学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话题:“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的人遇到挫折,他们是怎样面对挫折的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畅所欲言,学生不仅谈到了身边人的事例,还例举了历史上的人物。在畅谈中,部分学生还说出了自己对所谈人物的评价:有的人在困难中一蹶不振,碌碌而终;有的人勇敢面对,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在这样的话题交流中,学生不仅体悟到了“面对挫折如果放弃,结果只能是失败;而如果付出更多的勇气与努力,则有希望获得成功”的道理,并且,勇敢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的生活态度,已经在学生的心里悄悄地扎下了根。同时,为接下来深入体悟谈迁面对厄运、面对致命的打击却不放弃,有常人难以想象、无法企及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在插图处设话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都有体现人物、情节、景物、情景等的插图,插图形象、直观、生动。作为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插图和文字一样,都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学中,理应充分挖掘它的可利用因素,有效地利用插图创设合理话题,使学生在与插图对话中加深对文本的体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的插图内涵丰富,图中谈迁着补丁衣服,手拿毛笔沉思状,背景有高山、青松、流水。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插图后,创设了这样的话题:“图画以高山、青松、流水作为背景,你们知道画家的用意吗?”学生围绕话题讨论、分析后,有的说:“青松坚韧不拔,流水勇往直前,这正体现了谈迁的精神。”有的说:“高山代表永恒,谈迁编写的《国榷》是人类的财富,是永恒的,谈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乐观面对挫折的精神也是永恒的。”有的说:“谈迁的形象就像高山一样高大,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这个话题的创设,有效地引领了学生将高山、青松、流水的精神与谈迁编写《国榷》的精神和他的人生态度类比。画龙点睛的话题,对于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在延伸处设话题

教学中立足文本内容,突破“文本”限制,创设有效合理的“延伸”话题,有助于深化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如教学《金子》一课时,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对“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这一文本主旨的把握,在课文学完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话题:“五年之后,当初的淘金者听说彼得发财了,他们又来到萨文河畔,这次他们能淘到金子吗?”学生在回顾课文并讨论后,有的认为:五年以后,当初的淘金者再来到萨文河畔,这次他们能淘到金子,因为他们从彼得身上得到了启示,他们也会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财富;有的学生认为:当初的淘金者来到之后,发现这里还是不能淘到他们想要能快速致富的金子,也不想付出几年的辛勤劳动获得真金,所以他们又是空手而回。“五年以后能否淘到金子”这一开放的话题契合学生乐于想象的心理,调动了他们探究的情绪,探究的气氛异常浓郁,学生的发言跃动着鲜明的多维性与生成性。“是否能淘到金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生个性张扬的对话中,升华了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提高了目标达成的效度。(责任编辑:符 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谈迁肖邦柳树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肖邦
吾手尚在
柳树
吾手尚在
会治病的柳树
柳树的春天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