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真
摘 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发愤之作”,蒲松龄一生在科举中坎坷不遇,终生都是一个寂寞失意的下层寒士。而《姊妹易嫁》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反映寒士婚姻题材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姐姐和妹妹面对寒士时的选择不 同,命运也发生了完全不同的改变。由此我们可以深入地探测到作者蒲松龄在整部《聊斋志异》中对寒士阶层及其婚姻命运的观点,并探讨他在创作过程中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与艺术世界的独特。
关键词:《姊妹易嫁》;寒士;命运;现实与艺术
“重寒士,轻豪富”是蒲松龄婚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古代,“寒士”指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其社会地位低下。《聊斋志异》与传统的寒士婚姻题材有所不同,蒲松龄不仅批判嫌贫爱富的观念,要求与富家子弟地位“平等”,更加推崇寒士,极力抬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的命运、仕途远远超过豪富子弟。
《聊斋志异》中的《姊妹易嫁》这一篇去除了“两姐妹与蛇丈夫”型故事的神话色彩,而是安排了一名成年男子毛纪出场。
从《姊妹易嫁》的故事结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蒲松龄的这一价值倾向。嫌贫爱富、誓死不嫁毛公的姐姐最终落发为尼,生活凄凉;而顺从父母意志,不在乎夫家背景的妹妹却过上了家境富裕、夫妻恩爱的幸福生活。原本富贵的“里中富儿”最终“家渐陵替,空舍无烟火”;而原本贫穷没落的“牧牛儿”却以宰相归。
一、蒲松龄的寒士际遇与《聊斋》中的寒士命运
《聊斋志异》是一部“发愤之作”,蒲松龄一生在科举中坎坷不遇。他在青少年时曾发奋读书,与朋友相互鼓励,乡试却未能成功。为了维持家计,他做了四十余年的教书先生,但他并未放弃科举考试,其间虽也经历了失意、沮丧、仿徨、甚至幻灭,却欲罢不能,挣扎了数十年,终以七十二岁的毫蜜之年,按例补了一个岁贡,但也只是虚名而已,他终生都是一个寂寞失意的下层寒士。
1.女子择婿肯定寒士价值
婚姻问题是《聊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蒲松龄自身的婚姻经历也是极为特别的。他的岳父是一位极其豁达开放的老翁,当初蒲松龄的父亲为他向刘翁求亲的时候,有人因为蒲家贫穷而劝告刘翁不要答应。刘翁却以“虽贫何病”回应。他的明智也对蒲松龄的婚姻和写作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聊斋志异》中写了很多反映寒士婚姻的文章,其中女性仰慕寒士的题材占了很大比例。《青梅》无疑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篇。青梅聪慧懂事还通相人术,无意中发现张生虽然贫穷,却极为孝顺,拥有美好的品质,便鼓动小姐阿喜择其为婿,却遭到小姐父母的阻挠。青梅遂自谋为婚,与张生结为夫妻。后来阿喜与青梅重相逢时,张生已登科入仕,青梅也贵为夫人,阿喜却因家庭败落而无依无靠。青梅把她接回家中共侍一夫,并且仍然把她当作小姐对待。结尾以阿喜终归张生大团圆结局。蒲松龄从多个侧面表现他的高尚品质。例如青梅看到张生侍候父亲,不仅体贴谨慎,更加注意维护父亲的尊严。再如青梅要求跟张生私奔,张生却断然拒绝,正如阿喜所说:“不苟合,礼也;必告父母,孝也:不轻然诺,信也;有此三德,天必佑之,其终无贫也已。”如阿喜父母这般的封建腐朽势力目光短浅,处于他们统治压制之下的封建少女却独具慧眼,这虽然是作者杜撰的故事,却反映了蒲松龄对势利者的否定,而对寒士的价值加以肯定。
2.穷愁困顿中的慰藉
在蒲松龄关于寒士与婚恋的题材中还有这样一类故事:写女子给予穷愁困顿中的寒士以帮助或岑寂中的慰藉,这实际上是表现不遇之中的一种自我抚慰。
《红玉》即写书生冯相如得狐女红玉相助的故事。冯相如在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幸,先是母亲和妻子相继去世,红玉便夜夜往来,安慰冯生。被冯生的父亲发现之后,又帮他娶妻,然后决绝离开。后来冯妻被乡绅看上引来一场祸患,最终父死妻亡。正当冯生又陷入孤苦无依之时,红玉带着儿子出现在他的面前,并辅佐他白手再造。纵观相如一生,无论是在他贫穷寂寞,还是横遭不测,几无生路之时,红玉都及时出现在他身边,成為他落魄之中的支柱和安慰。显然,蒲松龄虚构狐女红玉对寒士相如的帮助,犹如他借写富家小姐择穷婿最终扬眉吐气,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抚慰。
二、艺术与现实的剪刀差
在古代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里,“士”处于受尊重的首要地位,但在明清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商品意识冲击社会生活时,古老的价值标准已逐渐失去维系人心的力量,金钱势利风尚在社会中弥漫开来,境遇不佳的寒士,自然受到这种风气的冲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而寒士则更是经济贫困、社会地位低下,根本不像蒲松龄所描绘的那样处处受到关爱与肯定,因此蒲松龄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与所处时代的现实世界是不一致的。
(一)婚姻礼俗
我国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请期、亲迎六个程序,直至明代一直延续此风。到了清代,民间仍行“六礼”,只是名称上有所演变,风俗亦有所不同。就以山西南部地区为例,婚俗包括“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花堂、过嫁妆、嫁娶、闹房、回门”九个步骤。礼俗之繁复、严格实在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九个步骤中有一半都与彩礼有关,对彩礼包含的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看出清朝婚嫁的重财、重礼。
而蒲松龄笔下的少男少女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细侯原为杭州名妓,与设帐余杭的穷书生满生相识,深相爱慕,愿以婚姻相托。但满生贫困,没有资金赎出细侯,满生决定远游湖南,寻友人筹措资金,殊不知事情不顺,滞留未归。细侯被母亲逼嫁富商,却誓死不从,后来富商买通狱卒骗细侯满生已经死去,细侯不信,富商又伪造满生的绝笔信,终于逼迫细侯嫁给他。后满生归杭城寻细侯,细侯才发现自己上了当,竟杀死亲子亡归满生。细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抗封建礼俗,不求嫁到富贵人家,也不对结婚彩礼做多要求,所向往的只是一种清贫、安稳、闲适和快乐的生活。这是细侯对婚嫁现实的反抗,也是蒲松龄对当时社会上嫁娶重资财的讽刺与挖苦,同时更是他在现实的无奈之中向艺术世界寻求的一丝安慰。
(二)寒士收入
绅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是通过科举考试的功名获得者,在中华帝国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享有特权。“绅士垄断了政府官职。他们最得到公认、最重要的服务是担任朝廷的官职。”[1]“做官,在中华帝国通常被认作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俗话就说升官发财”,足以见得,考科举、做官是当时士人的最佳出路。
教学也是受人尊敬的谋生职业。一种族谱记载了一位父亲的家训:“笔耕墨稼,衣食所资,宜尽尔心,庶免素餐之愧。寄食与人与受禄与国,其致一也。”他嘱咐儿子努力从事教学,并认为在别人家教学,与在朝廷上做官本质上是一致的。这部分人大多是得中功名之后没能在官府中任职,或者乐于隐逸,以及公开声称不愿意入世的绅士。蒲松龄作为一介失意寒士,设帐教书,代人司笔,深知寒士处境。想必对于个中况味,领略得要更多一些。
因此在他的小说中,寒士,即指包括考试落第、设帐坐馆、代司笔墨及家境清贫的读书人在内的下层士人,他们既无举官荣身的前途,又不能改变自己低下的经济地位。有的生活落魄,却依然皓首穷经,抱着书本在科场上挣扎;有的设帐教馆,挣几个钱维持家庭生计。但他们却能在贫寒之境遇到一位红颜知己,并因此而获得更好的命运。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无情地批判了这种摧毁书生人生的科举考试制度,通过描写寒士命运的艰辛和曲折,蒲松龄控诉了社会现实,也表达出他对自身命运的不满。然而通过这种艺术与现实的剪刀差结构又反映出蒲松龄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幻想,以及他在艺术世界中寻求慰藉、逃避现实的心理。
結语:本篇论文主要从一篇婚恋题材的小说——《姊妹易嫁》入手,探讨其中“重寒士,轻豪富”的婚恋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蒲松龄在作品中对寒士形象的刻画。因为蒲松龄本身就一生穷困,奔波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却终生都没有获得功名,因此他在作品中给予寒士无限的同情与偏爱。然而这种对寒士的褒扬是与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思想极不统一的,因此就出现了艺术与现实不一致的“剪刀差”叙述结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蒲松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对自身寒士命运的哀叹,以及对寒士在艺术世界中理想命运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弗朗兹·迈克尔《中国绅士的收入·序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2
[2]《洪山杨氏族谱》江苏无锡,册四十三,卷十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