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诗中的名作,本文力图通过辨析“三重茅”“南村群童”“何由彻”“寒士”等在诗中的含义,从而获得对诗作的真解。
关键词: 三重茅 南村群童 何由彻 寒士
乾元二年(759)是杜甫人生中最困苦的一年。这年春,杜甫由洛阳回华州(今陕西华县),正值唐军大败于邺城,朝野震动,他根据自己的见闻创作了“三吏”“三别”,七月辞官来秦州(今甘肃天水),冬十月由秦州至同谷(今甘肃成县),十二月离开同谷赴成都。一年之内多处奔波流离,全家备尝艰辛,几度濒临绝境。这段经历,杜甫称之为“一年四行役”(《发同谷县》)。
乾元三年(760)的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可上元二年(761)又是诗人饱受风雨之苦的一年。这一年的风特别大,前次“东南飘风”刮倒了草堂前一棵二百年的大楠树,诗人作《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以下简称《楠树》),感叹“草堂自此无颜色”;现在又一场秋风肆虐了诗人来之不易的茅屋,诗人遂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录全诗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本诗从形式上看,以七言为主,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同时也带有叙事的成分。
根据诗意,我们可以把本诗分为四个层次。据此,将全诗分为四个小节。
与《楠树》起笔介绍楠树不同,本诗开篇即写秋风破屋的情形。关于“三重茅”,傅庚生《杜诗析疑》说:“堂成才一年有余,未必‘老屋顶加盖过两次,可见‘三重茅只不过是虚数罢了。”这样看来,“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句强调的是狂风卷走了茅屋的很多茅草,并不能因此说杜甫草堂盖有很多层的茅草。后三句具体写茅草被秋风吹得四处飘散的情形。“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这些动词,记录了风的猖獗,也透着诗人的无奈。
第二节写群童抱茅。狂风大作,茅草四飞,许多已不可拾回,也毕竟还有些是可收回重盖的,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忍能”,是说竟忍心这样。“能”字在这里作“这样”讲。“公然”与“对面”相呼应,是“明目张胆”的意思。“呼不得”,是“喝止不住”的意思。对“南村群童”的理解,主要有二种观点。现摘录霍松林先生的观点如下:
……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而已,绝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a
而萧涤非先生以为:
《泛溪》诗:“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此诗作于前一年,所泛溪即浣花溪。据此可知,溪之南北两岸原有一批顽童,我疑心诗中“群童”就是这些顽童。他们敢于欺负人,以抱茅为戏,因而激怒了诗人,以至于破口大骂。过去我把群童全看成穷孩子,是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是很片面的。b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群童身份的认定上,由于作者并未对群童抱茅的由来展开来写,这其中的争论也就难免了。我个人倾向于萧涤非先生的解释。从“欺我”“忍能”“为盗贼”“公然”等词来看,作者内心充满了一个弱者的愤慨,用词之重,实属罕见。“南村群童”“像暴徒的欺压弱者,像盗贼的公然抢劫,像狠心人的毫无同情心”(王富仁语)c,他们的无知使原本困窘的诗人更加窘迫了。杜甫在《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一诗中说:“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适逢)愁春雨,能忘欲漏时?”修葺草堂,对杜甫来说,实非易事。
“归来倚杖自叹息”,是诗人窘态的真切描写,萧涤非先生说:“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是全篇的过脉,感慨很深。浦注:‘单句缩住,黯然。”d比较《楠树》,我们会发现诗人着力描写了楠树“干排雷雨犹力争”的情形,而此诗更多的是表现诗人面对自然与人为破坏时的茫然惶遽,从中我们不难读出诗人处境与心境的变化。
第三节写屋破雨侵的情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俄顷”,不久;“漠漠”,阴沉迷蒙之状;“向”,將近。这两句是写大风过后,秋雨将至的天气状况,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是写自己的贫寒:一条布被子也是用了多年的,不但早已失去了保暖的作用,而且陈布如烂草,娇儿恶卧(睡相不好)都可以让它破裂。作为父亲,连给孩子一条舒适的被子都做不到,杜甫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而这时“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诗人的穷苦之状,真是无以复加了。
与前面对现实的描写不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二句是议论抒情。其中“彻”字,萧涤非先生《杜甫诗选注》中注曰:“彻,彻晓。何由彻,是说怎样才能挨到天亮呢。”e可从情理上讲,即使天亮了,雨却不一定会停,而给诗人带来困苦的正是这可怕的秋雨。上句说,自己从“丧乱”(安史之乱)以来,夜不能寐本是常事。可见,下句是强调自己一夜难眠的窘况,并非仅仅盼望天亮。而且“风雨如晦”之类的文字,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忧虑。由此,这两句可以理解为是诗人对现实处境的感叹。
第四節是集中的抒情段。从句式来看,这节诗运用了三个九字句,二个七字句,一个二字句,是杜甫沉郁顿挫风格在语言形式的集中体现。尤其是本诗的结尾,连用两个九字句,表意深沉,情感沉痛。从用韵的角度来看,这节的前三句押平声删韵,韵脚字为“间、颜、山”。“呜呼”之后的两句押入声韵,韵脚字为“屋、足”。用韵的变化,与意思的表达紧密相关:前三句是写对美好未来的企盼,后三句是急切心情的爆发。至于诗中的“寒士”究竟指什么人,人们却有不同看法,一说指“贫寒的士人”f;一说当指广泛的“贫寒的人”,而不是专指“士人”或“读书人”。从情理上讲,全诗并不是从士人的角度来写的,而是以在风雨中无能为力的平常人的视角来写的,所以这里当是指普天之下一切贫寒的人,而不仅是“士”。“那么,杜甫在这里为什么不用‘寒人,而要用这个容易引起误会的‘寒士呢?霍松林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很好的意见,他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虽然是一篇歌行体的诗,不需要像律诗那样严格地讲平仄,但既然是诗,就不能不注意音节,不能不大致上讲平仄。‘寒与‘俱欢颜四字皆平,‘寒字的下面如果不用仄声的‘士,而用平声的‘人,那就接连五字都是平声,全句的音节就不够响亮和谐”g。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王安石《杜甫画像》),杜甫这种由己及人、舍己为人的情怀,已成为人世间的精神高标。可也有人从中读出了辛酸,王富仁说:“我认为,我们绝不能把这几句话当作拯世救民的豪言壮语来引用。它首先是一颗绝望心灵的痛苦挣扎,是一个再也没有回天之力的老人向现实世界发出的最后的呼吁。他在无可奈何的痛苦中,根本不能理解人生为什么会有如许多的灾难,像他这样的寒士为什么竟连起码的安定幸福的生活也得不到。”h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正如冯至在《杜甫传》所说:“杜甫的诗的内容无论是它的广泛性或是它的深刻性,都超过了杜甫以前的和与他同时代的诗人的作品。”就本诗而言,诗人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放在安史之乱的大背景里考量,使诗作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读这样的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力量,更会对“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这句话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a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29—530页。
bde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181页。
ch王富仁:《一个老年人的悲哀——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名作欣赏》1993年第8期,第119页,第119页。
f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下)》2017年版,第124页。
g 阮世辉:《也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寒士”》,《文史哲》1984年第3期,第74—75页。
参考文献:
[1] 施蛰存.唐诗百话[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
[2] 周振甫.诗词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
[3]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作 者: 徐拥军,黄石市第十六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