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向阳
入固有一死,唯屈死者抱恨终天、死不瞑目。
人皆怕当屈死鬼,所以描写冤狱冤仇申冤的故事和文章,极易博得读者的激愤与同情。前段时间央视播放的历史剧《赵氏孤儿案》,就是根据司马迁《史记·赵世家第十三》改编而来的。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都是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自白与抗争,故而不畏冒犯天颜、冲撞鬼神,排空驭电、升天入地,要问一个公道。可天门难登,无路可走,疑虑到了极点,只有自沉江水。屈原者,屈冤也。如果可以望文生义,就他的名字而言,是否早就预示着此生注定必先曲曲折折,然后才享有一万年的平平安安呢?
强加的冤屈离间骨肉,自找的冤屈却往往伤害自身。下得了笨苦,受不了憋屈,人累不死但可以气死,大概是人的德行与通病。孙悟空火眼金睛,高举金箍棒,三打白骨精,却被师父误以为滥杀无辜,紧箍咒念得五内俱裂,一气之下回到花果山,当他那个逍遥自在的齐天大圣去了。周瑜是个英姿勃发、春风得意的青年将领,大敌当前,毫不畏缩,可在功名上斤斤计较,想不通“既生瑜,何生亮”,怨气伤肝燥气伤肺,口吐鲜血一命呜呼。还有那个“颇晓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的年少贾生,因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死,“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三十三岁早逝。对此,毛泽东曾作诗怜惜地批评:“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然而,更多的冤屈并不能一时分清是非。卫国人商鞅,以“霸道”深受秦孝公赏识,因“变法”令秦国富强,亦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即“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名满天下,但“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秦惠王偏听商鞅谋反,于是将其车裂,五马分尸,株连九族。司马迁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本质上还达不到圣贤以德治国的高度,是不是忠臣自当别论,但其对秦国的贡献,绝对够得上功臣,功臣成了冤屈鬼,令人在思忖“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咀嚼“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滋味。屈死鬼秦有商鞅,汉有韩信。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没有刘邦设坛拜将,也没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没有“战必胜、攻必克”的韩信,也就没有三十万主力决胜垓下之战。而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却没有逃脱“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惯例,被处以斩首,夷灭三族,遂留下了一桩千古疑团。
文人笔下的冤案,不但影射着君主的昏庸无道,也诅咒着世态炎凉,而女子往往是冤海中的怒涛,是玉石俱焚的烈火。且看,秦香莲告状、宋巧娇告状、杨三姐告状,她们是烈女,其勇气、远见超过了许多公侯伯子男,刑具之下,皮开肉绽不屈服,鱼死网破不回头。这使我想起了焚书坑儒,被坑杀的博士术士,平时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但一遇变故,稍经乱棒,就相互揭发以求自保,竟没有一个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所以说“焚书坑儒儒自坑”也不为过。又如明朝清朝文字狱的受害者,其中亦有卖主求荣、卖友求生的,也多少应当担负助纣为虐的罪责。而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窦娥,面对严刑逼供,不忍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公公,被判斩刑,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三尺,楚州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得知被心上人卖弄,万念俱灰,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还有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受尽封建礼教与鲁家人的鄙视虐待,改嫁有罪,丧子有罪,捐门槛也难赎罪,最后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街头。如今,千家万户都从《祝福》里知晓祥林嫂,这既是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也算是对祥林嫂冤魂的最大安抚。
世有软蛋,也有鬼雄。在所有鬼魂之中,唯有钟馗阳间人爱、阴间鬼怕,这也切合了“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说道。史载唐初长安终南山的钟馗,虽是刚直不阿待人正直的汉子,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书生,却长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接近丑陋,高宗永徽年间入长安科考,高中探花,却因貌相不为武后所喜,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誓为啖鬼之雄,护福祛邪,遂怒撞殿柱而死,后托梦为唐明皇驱鬼,被封“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从此朝野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一千多年来,随着画家墨彩,心地善良、面貌丑恶的钟馗,走进千家万户,他未拿到状元文凭,却成了鼎鼎大名、独一无二的捉鬼、打鬼、啖鬼英雄,想必谁人再不会因他面貌丑恶而拒之门外的。而民间请钟馗、跳钟馗、闹钟馗的习俗,也随着经济大潮,把钟馗故里推向全球一“钟馗故里”的商标已经注册,户县石井镇终南山阿姑泉的“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成为国家级AA景区,确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话没有错,即使屈死了,只要不屈不挠、有所作为,百姓就会把你捧到天上。
虽说鬼的世界莫衷一是,但也跟人间一样,有走红运的也有走背运的,有拾轿子的也有坐轿子的,有可冷的也有可憎的,在这些弱势群体中,饿死鬼是贫穷户,屈死鬼是缠访户,他们是唉声不断、惺惺相惜的邻居。阎王也为他们打抱不平,特别优待,让他们投胎转世时,总是给富翁做子女、给官人做小狗,以赔偿他们的损失。屈死鬼是怎么屈死的?正如俄罗斯文学巨匠托翁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屈死鬼都有一本血泪账、一部辛酸史。他们有的是好人却背着坏人的名,是忠臣却成了叛逆,怎么也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和玄机。
仔细想来,维系我们人类生存的条条框框密如织网,大到君臣秩序,小到婚丧嫁娶,中国人是很讲礼数的,礼就是规矩,就是指南,就是准则。假若社会上没有了礼,老虎就变成了老鼠,麻雀就变成了雄鹰,大象就变成了毛驴,乱成了一锅粥。所以自从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国人就尊崇着三纲五常。礼,实际上是入的衣服、孔雀的羽毛。狼不信礼,虎不守礼,强食弱肉,是动物界的游戏规则。礼的准则应当是公理,礼的价值应当是公平,而人类社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愚昧变成文明、由胼手胝足到科技昌明,靠的是公平正义的运行法则。公平如日月照耀寰宇,于是朝廷学会先贤任能,好人贤人层出不穷。公平是一杆秤,公平是一条河,公平是一盏灯,公平是良心、是光明、是力量。人类需要公平就像万物渴望阳光、草木渴望甘霖。公平构筑社会大厦,公平校正民族脊梁,公平梳理经济秩序。没有什么比公平值钱,没有什么比公平重要,也没有什么比失去公平更可怕、更危险。一个朝代要长寿,一个民族要强盛,一个社会要清明,就要靠公平运转,就要靠公平推动。屈死鬼的问题就出在公平失衡、黑白颠倒、人妖不辨上。
当公平像凤凰扇动翅膀飞到箭括岭上翩跹起舞时,西岐大地就耕者让畔,幼者让老。当公平的太阳照耀初唐盛世时,李世民就成为“龙凤之姿、千日之表”,引得万方来仪。当赵高将一只梅花鹿当做“汗血马”牵进秦朝宫殿之时,这匹“马”就用双腿立时蹬翻了强大的秦朝。当隋炀帝用手摘下公平这块执政牌匾时,后宫佳丽便像吐芯子的蛇,钻进了隋炀帝的七窍。公道是人心,公道是福祉。离了公道,社会就滋生乱象,就涌动黑暗,就催生出一大批届死鬼。
腐败是屈死鬼的助产婆,是屈死鬼的发酵池。南宋腐败,岳飞就做了“莫须有”的屈死鬼。明朝腐败,一代明相张居正被掘墓鞭尸,一代名将袁崇焕被割了3543刀!我们民族在驱走公道之后,不知屈死了多少英雄豪杰、多少忠臣孝子、多少俊彦贞女。
腐败与公平正在较量,人治与法治也在拉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条例达892部,可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积习面前,在我们平反昭雪了一大批冤假错案后,我们用民主和法治的救生艇从阎罗殿里救回了不少人,但屈死鬼仍旧存在,这不能不让人椎心泣血。
——信访路上的屈死鬼。自古“民不告,官不纠”,本无可指责,却由此催生了上访这一怪胎。吉者击鼓鸣冤、拦路喊冤,今者由信访、缠访、闹访发展到上访专业户、上访专家村,而制止上访的文书,充斥着“防、堵、截、抓”等等纠结的字眼。是刁民好讼呢还是行政渎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莫忘了,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农妇,死活要“讨个说法”,小说《带灯》的主人公,在信访梦破灭后走向不归。想必,上访者怨声载道甚至倒毙路途,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好在新的信访政策完善后,信访路笔直了、畅通了,信访者有了尊严、有了盼头。
,
——法槌下的屈死鬼。自古喊法官为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可有了法律就有了徇私枉法的、执法犯法的,法律在他们面前不是准绳而是金钱,判案的根据不是事实而是人情,“疑罪从无”成了“疑罪从有”,“执行难”也将威严的裁决变成一纸空文。是法不责众呢还是司法难断,民听了民苦,官听了官怕。法网之下谁最冤屈、谁最汗颜,只有执法者心里最明白。
——庸医刀下的屈死鬼。“不为明相,即为名医”,是许多仁人志士的向往与追求。医生本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可当医疗事业成为产业,一条黑色链条就拢聚来昧了良心的白眼狼,联手干起了草菅人命的勾当。收红包禁而不绝,黑诊所铲而复生,现在,一些医院又趁全民医保之机,死盯着救命钱拼命“刷卡”。是华佗无奈呢还是医疗腐败?谁在叫苦不迭,谁又暗自窃笑?
——高考路上的屈死鬼。孔子开明,“有教无类”。然而,从科举开始,考试路上就多生屈死鬼。科举害死人,高考害死人,中考害死人,甚至连小学考试也有害死人的。当文凭成为门槛成为通行证成为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大眼筛子,光明的教育就由蜡烛变成了鞭子和刀子。各种考试都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不知有多少考生被挤下桥、掉入河,中高考对于多数人来说好比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如此轮番考试,其风不可助长。考试路上自古至今都有屈死鬼的踪影。
老友宋天泉打油诗日:
草民贞女难护身,冤大仇深血淋淋。
若问为何哭苍天,嗫喏人心比海深。
若问公道何处有,律条从不差毫分。
六封一群屈死鬼,法锤没眼难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