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散文之翼,探寻散文内涵——“《雨花》论坛·散文之翼”纪要

2014-09-14 02:02王雪瑛
雨花 2014年7期
关键词:雨花散文作家

◎ 王雪瑛

杏花春雨江南,灵感诗意飞扬。2014年4月24日至26日,全国散文、杂文名家相聚南京,共同参加《雨花》杂志社主办的散文论坛。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石英、吴泰昌,常务副会长红孩,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范小青,名誉主席王臻中、党组副书记张王飞等有关领导、作家、批评家4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雨花》杂志首席编审姜琍敏主持会议。

散文是作家人格和心灵的自然流露,作家调动他的人生体验,发挥他的写作天赋,呈现内心的奇思妙想,描摹大千世界的有我之境,体现了散文的魅力和水准。在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写作在不断地扩大着散文的外延,同时也追问着散文的内涵,到底什么是好的散文呢?石英在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提出在保持散文艺术的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要杜绝固步自封与门户之见,不然散文就很难创新,就会出现自身和读者对散文的审美疲劳。吴泰昌十分看重散文的语言。他认为好散文要重视语言的锤炼,素材的提炼,要有个性,有丰富的细节,有高远的意境,那种把散文和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所谓“大散文”不是散文的正路子,因为他所写的不是真实的历史,自己的感受很少。红孩在发言中大力提倡写精短的散文,他以明快的语言指出,散文应该关注动态的现实,关注当下的生活,而不是安心地走进历史,变成一种书斋里的写作。散文的“大与小”,不是由字数和篇幅决定的,而是由思想含量来确立的。中国作家应该反思一下,近年来,为我们的孩子写过什么好散文,中国作家要为孩子们写出思想性和趣味性结合的散文,短小精悍,优美生动,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散文,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心灵的养料,吸收文学的营养。

在多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散文进入了一个新的公共写作空间,“非虚构”“跨文体”“大散文”“新经验”相继涌现文坛,散文的语言最直接汲取着时代的新鲜语词和话语方式,散文最直接地表达着不同阶层的个体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丰富的内心体验。范小青用形象的语言解释了“散文之翼”的内涵,她十分赞成《雨花》杂志对小说和散文并重的办刊方针,让小说和散文比翼齐飞,形成创作的良好生态。作为一个小说家,范小青十分敏感于时代大潮的涌动,她说,时代在变,散文创作也在变,时代正在快速地前行中,作家们也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且行且思考,使得散文创作与时代同行,展现社会的深刻变化。张王飞就散文的审美特征谈到自己的看法,一是体裁的边缘性,无常态,非常的自由;二是自我表现,主体性最强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有人说是知识分子表达生活的方式,它体现着情感的震撼,精神的独立,人格的魅力;三是散文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加强艺术性,没有技巧的艺术性是唬人的,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属于自己的熟练表达方式,特别要突出语言的魅力。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叶兆言是一个将小说和散文创作比翼齐飞的作家。散文成为他思考现实,回眸历史的称心文体。他很欣慰《雨花》对散文创作一以贯之地重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我们经历的现实,正在变成历史,他建议《雨花》设一个栏目,找到一个有特色、有深度的话题,让散文传递我们的思想,记录我们生活的嬗变。

在笔者看来,散文的魅力就是一种审美的惊艳,是超越日常的一种意外的惊喜,好的散文让人体验一种全新的人生意境,让你拥有一种新的目光打量世界,让你获得一种贴心而智慧的陪伴,一种生命能量的唤醒与思想的激活,好散文是诗与思的结合。好散文让你认识一个人,作者的生命力通过语言慢慢地弥散,深入心脾。阅读好散文就是一种深呼吸,是一种生命的享受,心灵的滋养。评论家汪政对全民写作时代的散文有一种开放和理解的心态,他指出,讨论散文创作不能停留在“散文”这个笼统的概念上,在这个大概念上确立标准意义不大。散文从横向上分,有许多类型,标准不同;从纵向上分,有许多层次,标准也不同。在微信上的朋友圈里的“微散文”与为“天地立心”的大散文标准能一样吗?但我们并不能否定前者的意义和价值,普通人也有在日常生活中“散文化生存”的理由。《雨花》杂志主编李风宇在回顾中概述他对好散文的理解,散文姓“散”,外延极大,涵盖面也极广,最灵活,也最难界定。在古典文学中对散文的要求是极高的,散文写作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气韵,读起来隽永有味道。今天的“散文”写作已经摆脱了高大上,成了一种平民化的写作文体。李风宇认为脱离时代的散文写作是没有生命力的。时代在发展,散文的发展已呈多元趋势,鉴赏标准当然也应随之变化,“和而不同,同则不继”,文学性之外,既有趣味,又不脱离现实,能给予读者阅读的享受,可读、耐读,就是一篇“益文”、“美文”。

综观近年来的散文创作与研究,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很多,如:怎样评价方兴未艾的全民写作?怎样理解散文的真实性?怎样看待散文的创新与继承?怎样寻找散文理论建构的基本路径等等。在雨花论坛中,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评论家古耜在发言中对散文的创作做了理论的梳理:在古耜看来,对于散文的边界,我们可以借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有法而无定法”的理念,找出散文的基本要素作为边界划分的大体尺度,以利于散文创作。散文的基本要素有三:以自我为中心;主体的真挚与客体的大体真实;行文具有自己的笔调。笔调是散文作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人格因素投注于作品中所形成的一种叙述风格,是作家内在生命的外化,只有从笔调切入,才能真正抵达散文语言的纵深。

散文家王剑冰认为,散文没有新旧之分,只有优劣之别。优秀的散文是作家的生命情怀的表达,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在现在也没有过时,依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红孩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散文应该充分地借鉴各类文体的长处,杂文的短小精悍,贴近现实,诗歌的凝练和唯美,还可以借鉴小说丰富的表现手法,作家要抵制商业化的写作,作家在写作中要有道德底线,要有对文体的尊重。

江苏省文联创研部主任毛贵民、江苏省出版集团综合办主任王振羽,以及散文作家、批评家黄毓璜、夏坚勇、乐朋、黄东成、陈鸿祥、陈鲁明、游宇明、周国忠、胡瀚霖、华明玥、傅晓红、许丽晴、晓华、王晖、苏迅、蒋琏、沙滩、宋江、梁晴、刘玉芳、野泉等也与会、发言。

猜你喜欢
雨花散文作家
作家的画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晴雨花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