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霞++张明香++韩永辉++颜迎春++侯岩++张志宇+宋修光+王妍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集中收治的8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临床信息,填写《脑炎脑膜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分析归纳其中医证候特征。结果 中医证候以发热、恶心、昏迷、恶寒、寒战、头痛、呕吐、萎靡、抽搐、嗜睡为主,证型主要是气营两燔型、卫气同病型。 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乙脑病例以气营两燔型为主,病情凶险,而卫气同病型则预后良好,可见在治疗上使其能在气分阶段得以扭转或截断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医证候;回顾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5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8-0100-03
Study of TCM syndrome in 85 cases of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in 2013 in Ji'nan city
TIAN Xia1 ZHANG Mingxiang2 HAN Yonghui2 YAN Yingchun3 HOU Yan3 ZHANG Zhiyu1 SONG Xiuguang4 WANG Yan5
1.Department of Infection,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Shenyang 110006,China; 2.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Shenyang 110006, China; 3.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Shenyang 110006,China; 4.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of Jinan,Jinan 250000,China; 5.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 of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 form of collecting TCM syndrome was disigned and filled.Clinical date were collected from 85 cases of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We analysised and conclud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CM syndrome. Results The main TCM syndrome included fever and nausea,coma and aversion to cold,shiver, vomiting,sag,convulsion,drowsiness.The classification of TCM syndromes were two types. One was the harm with QIFEN and YINGFEN,the other was the harm with WEIFEN and QIFEN. Conclusion The main classification of TCM syndromes of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was the harm with QIFEN and YINGFEN,it was serious,but the other one was eusemia.It is important to treat in QIFEN phase,which will contro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Key words] Epidemic encephalitis B;TCM syndromes;Retrospectiveresearch
流行性乙型脑炎[1]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甚则昏迷、抽搐。乙脑发病急,病情轻重不一,重型及极重型病例病死率可高达50%,即使存活也往往留有严重后遗症[2-3]。对广大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经济和心理负担[4]。2013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乙脑患者急剧增多,本文现对85例乙脑病例中医证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2013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集中收治的85例乙脑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病例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及中医辨证分型。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2008)年版[2]制定。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第5版《温病学》及 2009年《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5]和2012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诊疗预案和重症救治临床研究》进行证候分型,主要分为:卫气同病、热炽气分、气营两燔和热淫营血四型。
1.3方法
选取2013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5例符合乙脑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脑炎脑膜炎症候群诊疗预案和重症救治临床研究》项目制定的《脑炎脑膜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病例中医四诊信息及临床资料,建立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乙脑的中医证候特征。
2 结果
2.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收治的85例乙脑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43例,年龄4~76岁。年龄分布:学龄前7人(8.24%),学生14人(16.47%),成人64人(75.29%)。职业:农民52人(61.18%),学生14人(16.47%),学龄前儿童7人(8.24%),其他12人(14.11%)。平均发病时间(7±2)d,平均住院时间(17±3)d。死亡2人,治愈及好转83人。
2.2体温
85例病例中多数患者在外院接受治疗,约43%的患者入院时体温已经正常,只有不到57%的患者发病时均有体温升高。入院时体温情况:最高40℃,最低36.1℃,平均37.1℃,体温分布特点:<37.3℃ 37人(43.53%),37.3℃~38.0℃23人(27.06%),38.1℃-39.0℃20人(23.53%),≥39.1℃ 5人(5.88%)。
2.3精神状态
所有患者中以昏迷患者居多,达43.53%。神志正常者18人(21.17%),出现萎靡12人(14.12%),嗜睡18人(21.18%)。
2.4主要中医证候频数
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出现频次较高的证候依次为发热、恶心、昏迷、恶寒、寒战、头痛、呕吐、萎靡、抽搐、嗜睡等。见表5。
endprint
表5 中医证候频数
2.5卫气营血辨证分布特征
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外邪循卫气营血渐进传变,各阶段常相兼出现,不能截然分开,临床多见卫气同病、热炽气分、气营两燔和热淫营血[6-9]的证候。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初起阶段可见卫分证,病情较轻,多于院外基层医院救治,所以这部分患者较少。病邪直入气分,或由于病情加重,逆传心包,出现神志改变,由外院转入,这部分患者占比例相当大。没有见到入血分的病例 。本次调查可见卫分证18人(21.18%),卫气同病证30人(35.29%),气营两燔证37人(43.53%),未见血分证患者。
3 讨论
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多见于夏秋季,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病例的90%以上[10]。乙脑好发于儿童,乙脑流行区内,80%发病者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发病率最高,1岁以下的婴儿极少发病。据 WHO有关专家分析, 估计亚洲地区乙脑的发病率为 18/10万~25/10万,病死率为25%,约45%的患者留有神经运动性和行为性障碍等后遗症[11]。儿童后遗症更为严重[12]。
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发病率下降,而成人和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发病率相对增加。本次回顾性调查的2013年济南收治的患者中成人居多,达到75.29%,而这其中又以农民为主,占患者总数的61.18%,考虑和患者生活环境及病畜接触史有关。
本次调查中患者入院时体温以低热和中等度热为主,仅有5例高热,甚至有高达43%的患者体温正常。原因就是本次的患者多数病程较长,入院前在当地对症治疗,病情加重或怀疑“乙脑”后转到该院,有的病程甚至超过10 d,进入昏迷状态,这部分患者达到43%之多,也是济南这次乙脑的特点之一。
流行性乙型脑炎根据本病的流行季节及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暑温”、“湿温”、“瘟疫”、“疫痉”等病症[13]。本病是由外感暑热疫毒所致,尤以小儿为多。暑邪为热盛之气,最易化火,火易伤人,且发展;“邪来之势如奔马,传变如电掣”。人若劳倦太过或正气素亏,耗伤津气,则暑疫邪乘虚而入。多数文献认为乙脑的基本病机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4],循卫气营血传变,化火、生痰、动风所致人体外感暑热病毒引起发病,其病机一般以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发展[14-15]。多数病例起病后即迅速里传,卫、气、营、血各阶段症状交错存在[16]。
乙脑初期,感邪轻者,可有短暂的卫分过程,之后迅传入气分,或者卫气同病,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若胃热气逆则见呕吐;邪热内扰,机窍失灵,则见神昏、嗜睡。感邪重者常无卫分表现,邪热直入气分,入里化热,火热上炎,直冲巅顶,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邪陷营血,则持续高热、反复惊厥;热能生风,肝风内动,则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等症状;痰阻气道、肺气不利,则见喘促痰鸣等症状。暑热之邪易耗竭气阴,阴液涸竭,则气无依附而外越,故见气息不匀,呼吸微弱,甚则停止。如暑热疫毒之邪内传而阳气外脱,则见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脉微欲绝之脱证。
本次回顾性调查填写《脑炎脑膜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85份,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应用聚类分析,统计结果出现频次较高的证候是发热、恶心、昏迷、恶寒、寒战、头痛、呕吐、抽搐、萎靡等。通过卫气营血辨证分析,结果显示,各期多相兼出现。以气营两燔型为主,其次为卫气同病型,单纯卫分病仅21.18%,而未见入血分病例。本次调查病例中医证型以气营两燔型为主,与呼吸机的广泛应用有关。根据临床疗效可知,机械通气是治疗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措施[17]。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原本随着气营两燔,很快邪陷营血,出现脱证、闭证的危象,在机械辅助通气的作用下,病程明显得到了延长,这也是气营两燔型比例增多的原因。
在20世纪50~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针对突发疫情,中医诊疗乙脑具有明显优势,在降低乙脑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8]。2009年国家启动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系统地对中医药防治乙脑展开调研,标志我国正式启动制订中医药防治乙脑指南。2012年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资助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 的子课题“脑炎脑膜炎症候群诊疗预案和重症临床救治研究”开始启动,更进一步发挥了中医中药在传染病诊治上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8]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人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上。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高达43%的患者入院时已经进入到气营两燔的病症,营分病是温热病邪内陷的较重阶段,营阴受损,心神被扰,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使抢救存活,也多遗留严重后遗症,降低了生存质量。而卫分证和卫气同病型患者则能通过积极治疗,重新开始生活。因此,早期对患者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疾病早期,病原未定,西医不能针对病原治疗。这时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辨证论治,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此,在治疗上使其能在气分阶段得以扭转或截断是非常重要的。乙脑证候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局限了中医证型和证候分布规律,还有待于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0-366.
[3]刘碧山,吴晓红. 杨从鑫主任医师治疗乙脑的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8.
[4]张括生,尚莉丽. 近百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药防治乙脑策略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 23(10):926-927.
[5]凃晋文,董梦久. 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规与诊疗方案的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5):1.
[6]涂晋文,董梦久,刘志勇. 清热解毒法治疗轻型、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163 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2):142-144.
[7]涂晋文,董梦久,朱朝敏,等. 清热解毒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111.
[8]冯玉奇.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J]. 甘肃中医,2008,21(7):28-29.
[9]陈俊,李瑞,涂晋文. 辨证论治流行性乙型脑炎33例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2):103-104.
[10]杨晓丽. 漠河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防制[J]. 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4(1):370.
[11]董梦久,刘志勇,牟艳杰. 涂晋文教授谈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机传变特点[J]. 中医药杂志,2012,27(9):2280-2283.
[12]牟艳杰,周小莉,董梦久,等. 涂晋文教授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学术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639-640.
[13]彭鑫,杜松,李菲.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175.
[14]孙九凤. 中医温病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研究概况[J].基层医学论坛,2004,8(3):238-239.
[15]李瑞云. “乙脑”的临床治疗——运用下法治疗乙脑[J].新中医,1981,(5):36-37.
[16]涂晋文,董梦久,刘志勇,等.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轻型、普通型6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3, 54(12):1028.
[17]朱燕凤,王晓红. 上海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回顾性临床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2):112.
[18]杜松,彭鑫,李菲. 疫病诊法理论探讨及其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8(9):943.
(收稿日期:2014-04-14)
endprint
表5 中医证候频数
2.5卫气营血辨证分布特征
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外邪循卫气营血渐进传变,各阶段常相兼出现,不能截然分开,临床多见卫气同病、热炽气分、气营两燔和热淫营血[6-9]的证候。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初起阶段可见卫分证,病情较轻,多于院外基层医院救治,所以这部分患者较少。病邪直入气分,或由于病情加重,逆传心包,出现神志改变,由外院转入,这部分患者占比例相当大。没有见到入血分的病例 。本次调查可见卫分证18人(21.18%),卫气同病证30人(35.29%),气营两燔证37人(43.53%),未见血分证患者。
3 讨论
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多见于夏秋季,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病例的90%以上[10]。乙脑好发于儿童,乙脑流行区内,80%发病者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发病率最高,1岁以下的婴儿极少发病。据 WHO有关专家分析, 估计亚洲地区乙脑的发病率为 18/10万~25/10万,病死率为25%,约45%的患者留有神经运动性和行为性障碍等后遗症[11]。儿童后遗症更为严重[12]。
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发病率下降,而成人和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发病率相对增加。本次回顾性调查的2013年济南收治的患者中成人居多,达到75.29%,而这其中又以农民为主,占患者总数的61.18%,考虑和患者生活环境及病畜接触史有关。
本次调查中患者入院时体温以低热和中等度热为主,仅有5例高热,甚至有高达43%的患者体温正常。原因就是本次的患者多数病程较长,入院前在当地对症治疗,病情加重或怀疑“乙脑”后转到该院,有的病程甚至超过10 d,进入昏迷状态,这部分患者达到43%之多,也是济南这次乙脑的特点之一。
流行性乙型脑炎根据本病的流行季节及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暑温”、“湿温”、“瘟疫”、“疫痉”等病症[13]。本病是由外感暑热疫毒所致,尤以小儿为多。暑邪为热盛之气,最易化火,火易伤人,且发展;“邪来之势如奔马,传变如电掣”。人若劳倦太过或正气素亏,耗伤津气,则暑疫邪乘虚而入。多数文献认为乙脑的基本病机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4],循卫气营血传变,化火、生痰、动风所致人体外感暑热病毒引起发病,其病机一般以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发展[14-15]。多数病例起病后即迅速里传,卫、气、营、血各阶段症状交错存在[16]。
乙脑初期,感邪轻者,可有短暂的卫分过程,之后迅传入气分,或者卫气同病,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若胃热气逆则见呕吐;邪热内扰,机窍失灵,则见神昏、嗜睡。感邪重者常无卫分表现,邪热直入气分,入里化热,火热上炎,直冲巅顶,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邪陷营血,则持续高热、反复惊厥;热能生风,肝风内动,则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等症状;痰阻气道、肺气不利,则见喘促痰鸣等症状。暑热之邪易耗竭气阴,阴液涸竭,则气无依附而外越,故见气息不匀,呼吸微弱,甚则停止。如暑热疫毒之邪内传而阳气外脱,则见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脉微欲绝之脱证。
本次回顾性调查填写《脑炎脑膜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85份,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应用聚类分析,统计结果出现频次较高的证候是发热、恶心、昏迷、恶寒、寒战、头痛、呕吐、抽搐、萎靡等。通过卫气营血辨证分析,结果显示,各期多相兼出现。以气营两燔型为主,其次为卫气同病型,单纯卫分病仅21.18%,而未见入血分病例。本次调查病例中医证型以气营两燔型为主,与呼吸机的广泛应用有关。根据临床疗效可知,机械通气是治疗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措施[17]。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原本随着气营两燔,很快邪陷营血,出现脱证、闭证的危象,在机械辅助通气的作用下,病程明显得到了延长,这也是气营两燔型比例增多的原因。
在20世纪50~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针对突发疫情,中医诊疗乙脑具有明显优势,在降低乙脑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8]。2009年国家启动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系统地对中医药防治乙脑展开调研,标志我国正式启动制订中医药防治乙脑指南。2012年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资助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 的子课题“脑炎脑膜炎症候群诊疗预案和重症临床救治研究”开始启动,更进一步发挥了中医中药在传染病诊治上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8]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人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上。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高达43%的患者入院时已经进入到气营两燔的病症,营分病是温热病邪内陷的较重阶段,营阴受损,心神被扰,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使抢救存活,也多遗留严重后遗症,降低了生存质量。而卫分证和卫气同病型患者则能通过积极治疗,重新开始生活。因此,早期对患者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疾病早期,病原未定,西医不能针对病原治疗。这时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辨证论治,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此,在治疗上使其能在气分阶段得以扭转或截断是非常重要的。乙脑证候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局限了中医证型和证候分布规律,还有待于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0-366.
[3]刘碧山,吴晓红. 杨从鑫主任医师治疗乙脑的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8.
[4]张括生,尚莉丽. 近百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药防治乙脑策略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 23(10):926-927.
[5]凃晋文,董梦久. 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规与诊疗方案的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5):1.
[6]涂晋文,董梦久,刘志勇. 清热解毒法治疗轻型、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163 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2):142-144.
[7]涂晋文,董梦久,朱朝敏,等. 清热解毒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111.
[8]冯玉奇.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J]. 甘肃中医,2008,21(7):28-29.
[9]陈俊,李瑞,涂晋文. 辨证论治流行性乙型脑炎33例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2):103-104.
[10]杨晓丽. 漠河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防制[J]. 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4(1):370.
[11]董梦久,刘志勇,牟艳杰. 涂晋文教授谈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机传变特点[J]. 中医药杂志,2012,27(9):2280-2283.
[12]牟艳杰,周小莉,董梦久,等. 涂晋文教授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学术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639-640.
[13]彭鑫,杜松,李菲.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175.
[14]孙九凤. 中医温病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研究概况[J].基层医学论坛,2004,8(3):238-239.
[15]李瑞云. “乙脑”的临床治疗——运用下法治疗乙脑[J].新中医,1981,(5):36-37.
[16]涂晋文,董梦久,刘志勇,等.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轻型、普通型6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3, 54(12):1028.
[17]朱燕凤,王晓红. 上海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回顾性临床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2):112.
[18]杜松,彭鑫,李菲. 疫病诊法理论探讨及其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8(9):943.
(收稿日期:2014-04-14)
endprint
表5 中医证候频数
2.5卫气营血辨证分布特征
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外邪循卫气营血渐进传变,各阶段常相兼出现,不能截然分开,临床多见卫气同病、热炽气分、气营两燔和热淫营血[6-9]的证候。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初起阶段可见卫分证,病情较轻,多于院外基层医院救治,所以这部分患者较少。病邪直入气分,或由于病情加重,逆传心包,出现神志改变,由外院转入,这部分患者占比例相当大。没有见到入血分的病例 。本次调查可见卫分证18人(21.18%),卫气同病证30人(35.29%),气营两燔证37人(43.53%),未见血分证患者。
3 讨论
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多见于夏秋季,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病例的90%以上[10]。乙脑好发于儿童,乙脑流行区内,80%发病者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发病率最高,1岁以下的婴儿极少发病。据 WHO有关专家分析, 估计亚洲地区乙脑的发病率为 18/10万~25/10万,病死率为25%,约45%的患者留有神经运动性和行为性障碍等后遗症[11]。儿童后遗症更为严重[12]。
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发病率下降,而成人和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发病率相对增加。本次回顾性调查的2013年济南收治的患者中成人居多,达到75.29%,而这其中又以农民为主,占患者总数的61.18%,考虑和患者生活环境及病畜接触史有关。
本次调查中患者入院时体温以低热和中等度热为主,仅有5例高热,甚至有高达43%的患者体温正常。原因就是本次的患者多数病程较长,入院前在当地对症治疗,病情加重或怀疑“乙脑”后转到该院,有的病程甚至超过10 d,进入昏迷状态,这部分患者达到43%之多,也是济南这次乙脑的特点之一。
流行性乙型脑炎根据本病的流行季节及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暑温”、“湿温”、“瘟疫”、“疫痉”等病症[13]。本病是由外感暑热疫毒所致,尤以小儿为多。暑邪为热盛之气,最易化火,火易伤人,且发展;“邪来之势如奔马,传变如电掣”。人若劳倦太过或正气素亏,耗伤津气,则暑疫邪乘虚而入。多数文献认为乙脑的基本病机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4],循卫气营血传变,化火、生痰、动风所致人体外感暑热病毒引起发病,其病机一般以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发展[14-15]。多数病例起病后即迅速里传,卫、气、营、血各阶段症状交错存在[16]。
乙脑初期,感邪轻者,可有短暂的卫分过程,之后迅传入气分,或者卫气同病,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若胃热气逆则见呕吐;邪热内扰,机窍失灵,则见神昏、嗜睡。感邪重者常无卫分表现,邪热直入气分,入里化热,火热上炎,直冲巅顶,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邪陷营血,则持续高热、反复惊厥;热能生风,肝风内动,则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等症状;痰阻气道、肺气不利,则见喘促痰鸣等症状。暑热之邪易耗竭气阴,阴液涸竭,则气无依附而外越,故见气息不匀,呼吸微弱,甚则停止。如暑热疫毒之邪内传而阳气外脱,则见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脉微欲绝之脱证。
本次回顾性调查填写《脑炎脑膜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85份,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应用聚类分析,统计结果出现频次较高的证候是发热、恶心、昏迷、恶寒、寒战、头痛、呕吐、抽搐、萎靡等。通过卫气营血辨证分析,结果显示,各期多相兼出现。以气营两燔型为主,其次为卫气同病型,单纯卫分病仅21.18%,而未见入血分病例。本次调查病例中医证型以气营两燔型为主,与呼吸机的广泛应用有关。根据临床疗效可知,机械通气是治疗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措施[17]。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原本随着气营两燔,很快邪陷营血,出现脱证、闭证的危象,在机械辅助通气的作用下,病程明显得到了延长,这也是气营两燔型比例增多的原因。
在20世纪50~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针对突发疫情,中医诊疗乙脑具有明显优势,在降低乙脑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8]。2009年国家启动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系统地对中医药防治乙脑展开调研,标志我国正式启动制订中医药防治乙脑指南。2012年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资助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 的子课题“脑炎脑膜炎症候群诊疗预案和重症临床救治研究”开始启动,更进一步发挥了中医中药在传染病诊治上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8]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人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上。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高达43%的患者入院时已经进入到气营两燔的病症,营分病是温热病邪内陷的较重阶段,营阴受损,心神被扰,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使抢救存活,也多遗留严重后遗症,降低了生存质量。而卫分证和卫气同病型患者则能通过积极治疗,重新开始生活。因此,早期对患者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疾病早期,病原未定,西医不能针对病原治疗。这时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辨证论治,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此,在治疗上使其能在气分阶段得以扭转或截断是非常重要的。乙脑证候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局限了中医证型和证候分布规律,还有待于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0-366.
[3]刘碧山,吴晓红. 杨从鑫主任医师治疗乙脑的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8.
[4]张括生,尚莉丽. 近百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药防治乙脑策略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 23(10):926-927.
[5]凃晋文,董梦久. 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规与诊疗方案的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5):1.
[6]涂晋文,董梦久,刘志勇. 清热解毒法治疗轻型、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163 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2):142-144.
[7]涂晋文,董梦久,朱朝敏,等. 清热解毒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111.
[8]冯玉奇.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J]. 甘肃中医,2008,21(7):28-29.
[9]陈俊,李瑞,涂晋文. 辨证论治流行性乙型脑炎33例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2):103-104.
[10]杨晓丽. 漠河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防制[J]. 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4(1):370.
[11]董梦久,刘志勇,牟艳杰. 涂晋文教授谈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机传变特点[J]. 中医药杂志,2012,27(9):2280-2283.
[12]牟艳杰,周小莉,董梦久,等. 涂晋文教授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学术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639-640.
[13]彭鑫,杜松,李菲.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175.
[14]孙九凤. 中医温病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研究概况[J].基层医学论坛,2004,8(3):238-239.
[15]李瑞云. “乙脑”的临床治疗——运用下法治疗乙脑[J].新中医,1981,(5):36-37.
[16]涂晋文,董梦久,刘志勇,等.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轻型、普通型6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3, 54(12):1028.
[17]朱燕凤,王晓红. 上海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回顾性临床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2):112.
[18]杜松,彭鑫,李菲. 疫病诊法理论探讨及其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8(9):943.
(收稿日期:2014-04-1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