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2014-09-12 09:17庞宝华周小燕白莉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慢性病子女老年人

庞宝华,周小燕 ,樊 霞,白莉莉

(延安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陕西 延安 716000)

社会支持的强弱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本研究调查了陕北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在调查点内居住6个月以上的60岁以上的老人。 采用分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延安地区,抽取安塞县、洛川县,在抽取的两个县随机抽取其一个镇及镇下所属的一个村庄,每一个镇及镇下所属的一个村庄共抽取100名老人(先在村上整群抽取,然后在镇上随机抽取,共100名);在榆林地区,抽取靖边县和绥德县及神木县,在抽取的三个县随机抽取其一个镇及镇下所属的一个村庄,每一个镇及镇下所属的一个村庄共随机抽取110名老人(先在村上整群抽取,然后在镇上随机抽取,共110名)。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自编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劳动(或工作)情况、月收入水平、家庭关系、慢性病情况。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该量表包括10个项目,即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对支持的利用度(3项)3个维度,10个项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满分为66分,总分≤22分为低等水平,23~44分为中等水平,45~66分为高等水平,评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1.2.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2年7月至8月。由经过培训的医学院大三学生入户逐个发放问卷,当场测试,当场回收。对于文盲或填写困难者,采用调查者问讯的方法帮助填写。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514份,回收率96.9%。男256人,女258人;年龄60~93(69.68±6.915)岁;文化程度:文盲小学的432人,初中高中的80人,大专以上的2人;丧偶176人,未丧偶338人;居住情况:不与子女同住的302人,与子女同住的212人;月收入小于1000元386人,1000~2000元103人,2000元以上25人。家庭关系差的16人,一般的267人,好的231人;未患慢性病的205人,患一种慢性病的209人,患两种慢性病的62人,患三种以上慢性病的38人;劳动(或工作)的87人,无劳动(或工作)的427人。

2.2 社会支持状况

社会支持总分范围13~52分,平均(34.25±7.24)分,其中客观支持7.28±2.64,主观支持20.15±4.44,对支持的利用度6.82±2.16。老年人中获得的社会支持处于低水平的有26人(5.06%),中等水平的有453人(88.13%),高水平的有35人( 6.81%)。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2,P=0.337) 。

2.3 社会支持相关因素分析

以社会支持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考察常居住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劳动(或工作)情况、居住情况、月收入和患慢性病情况共10个方面的个体背景因素对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的回归效应。影响社会支持及各维度的入选因素见表1。客观支持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091,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13.038,P=0.000);主观支持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096,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11.223,P=0.000);对支持的利用度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008,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4.770,P=0.029);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096,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13.716,P=0.000)。

表1 社会支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514)

注:1 丧偶=1,未丧偶=2;2 不与子女同住=1,与子女同住=2;3 文盲小学=1,初中高中=2,大专以上=3;4 差=1,一般=2,好=3;5 小于1000元=1,1000~2000元=2,2000元以上=3;6 未患慢性病=0,患一种=1,患两种=2,患三种以上=3;7 女=1,男=2。

3 讨论

3.1 社会支持状况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给予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既可作为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又可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益于健康,它主要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或组织[2]。本研究结果显示,陕北地区农村有近95%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达中等以上水平,说明社会支持状况较好,与有些学者[3-4]的调查结果相似。这可能与陕北地区民风相对朴实,尊老爱幼、性格豪爽、爱好唱歌跳舞的传统文化有关,因此老年人能够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

3.2 社会支持多因素分析

有配偶对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贡献率最大。夫妻朝夕相处,生活模式相互适应,配偶可以给老人精神支持和日常生活照顾,而且配偶提供支持的持续时间最长、可能性最大并且支持范围也最为广泛,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应鼓励和帮助单身老年人“再婚”,教育其子女改变传统观念。

家庭关系的好差也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这可能因为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夫妻关系及其和子女的关系是最为核心的。家庭关系越好,老人从家庭成员中获得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越多,也就是可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理解、关心、鼓励和帮助。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和子女一起居住获得社会支持较多,说明农村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除了来自配偶以外,主要来自孩子。和孩子居住在一起,老年人可以获得来自子女的关心和帮助,使老年人感受到温暖的亲情,从而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安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说明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年龄与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与国内有些学者[4-5]研究结果类似。可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活圈子缩小,社会活动与人际交往也相应减少,老年人获得的来自社会的支持减少,说明老年人是社会支持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高龄老年人。

月收入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月收入越高老人心理上越安全,生活质量有保障,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和老伴的生活。另外老年人月收入高可以减轻儿女的经济负担,有时还可以接济儿女,儿女就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老人,这样老人可获得来自家庭的更好支持。

对支持的利用度分析,发现其与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有关。社会学认为,一个人所受教育越多,精神需求就越高,就越愿意和他人进行交往,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而且对拥有的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对支持利用度逐渐下降。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强,常会主动寻求社会网络的支持,比如:看报、下棋等。因此,社会和家庭应给予老年人较多的关心,尤其应关注文化低高龄女性老年人。

研究表明,陕北地区患慢性病情况对老年人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利用度方面影响不显著,只影响主观支持,患慢性病种类越多获得各方面的关心、安慰、鼓励越多。

综上所述,应从家庭、社区、单位、国家各方面构筑一个医疗、保健、心理健康相结合的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的支持系统,尽可能多地分担家庭养老负担,鼓励“再婚”,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等形式,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

[2]韦艳,刘旭东,张艳平.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0,4(1):41-47.

[3]黄晓霞,颜艳.家庭支持对长沙市社区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090-3092.

[4]王艳梅,李萍,李巧印等.乌鲁木齐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3):2952-2955.

[5]刘新研,王春颖,王靖宇等.黑龙江省617例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1,24(9):13-14.

猜你喜欢
慢性病子女老年人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