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综合保温对腹部创伤患者SSI的影响

2014-09-12 09:17吴见安杨智学邓群好黄转明香映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温保温腹部

吴见安,王 丽,杨智学,邓群好,黄转明,香映芳

(东莞市横沥医院护理部,广东 东莞 523460)

体温作为生命体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能够稳定机体体温,临床上将核心温度(直肠温度或鼻咽温度)低于36℃时称为低体温[1]。腹部创伤手术患者需全身麻醉,腹腔暴露时间长,术中大量输液及冲洗,容易导致围手术期低体温。而术中低体温会增加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SSI),直接导致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切口感染、凝血功能减慢等一系列临床问题[2]。本研究系统分析本院60例腹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东莞市横沥医院2011-06~2013-05腹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54.42±10.37)岁;美国麻醉协会(ASA)标准分级Ⅰ~Ⅱ级,预计手术时间2~2.5 h者。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将患者分入综合保温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综合保温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55.25±11.4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l4例;年龄33~69岁,平均(53.73±9.37)岁。纳入标准:创伤指数8~18分(根据创伤部位、损伤类型、心血管状态、呼吸和神志五个方面),手术时间2~4 h。同时排除近期有感染史、甲状腺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保温方法

二组患者均不给予术前药物。入室后常规行MAP、HR和氧饱和度监测。依次给予芬太尼5 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0~40 mmHg。术中以丙泊酚4~8 mg·kg-1·h-1、瑞芬太尼0.2~0.4 μg·kg-1·min-1维持麻醉,持续推泵注入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两组患者均在室温24~25℃、湿度50%~60%的层流手术间完成。

1.2.1 对照组 常规处理,所输液体及体腔冲洗液均在室温下保存,不使用温盐水纱布等主动保温措施。

1.2.2 保温组 术中输注预热液体(37℃~38℃),体腔冲洗液加温至40℃,使用充气加温毯,术中输注氨基酸500 ml增加代谢率[3]。

1.3 监测指标

1.3.1 体温监测 应用DAFH4000型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直肠温度,温度探头放置于直肠内5 cm左右。记录术前、手术开始30 min、1 h、2 h及手术结束时的直肠温度。

1.3.2 炎症指标监测 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48 h、72 h抽肘静脉血化验,记录两组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体温、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1.3.3 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甲级:切口愈合良好,乙级:切口有炎症反应,但无化脓,丙级:切口化脓。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保温组甲级愈合24例,乙级愈合6例,无丙级愈合,对照组甲级愈合16例,乙级愈合14例,无丙级愈合,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前体温比较

两组术中及术后体温均有所下降,保温组下降数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核心体温情况比较(℃,

2.3 手术后各相关指标检测

术后24 h、48 h、72 h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术前比较,保温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意义统计学P<0.05,见表3。

表3 手术前后各检测指标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段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腹部创伤患者,因其切口及器官长时间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术前皮肤消毒、全身麻醉及肌松药的应用、手术中反复用盐水冲洗及输液、手术室室温调节不当或不及时等因素均可导致温度下降[4]。实验研究表明,核心体温每降低1℃,血液粘滞度增加2%,体核温度每下降1℃,脑血流量下降6%~7%,并导致临床症状[5]。当以直肠温度或鼻咽温度为代表的人体核心体温在34~36℃时,患者感觉不舒适,当寒战出现时加速氧消耗使病情不稳定,而进入危险状态,当核心温度降至32~34℃时患者生理功能下降,然而在数小时内通过某些干预因素可使温度恢复。而核心温度<32℃,将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6]。

国内外学者对维持围手术期患者正常体温的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建议在手术期间应尽量使患者身处一个温暖的恒温环境,尽量避免患者在术中由于液体温度较低或其他因素带来的热能的损耗,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使其术中体温得以保持恒定[7]。目前临床上有关保温的方法很多,但采用棉毯或者预先加温过的毯子为通过阻止患者温度与室温的交流以免体温进一步降低为患者保温的方式,由于此种毯子的温暖很快会消散,不能将热量储存在体内,保温效果有限。而单独使用输液加温器来防止低温或迅速恢复正常体温效果不佳[8]。

本研究中,通过使用术中输注预热液体,体腔冲洗液加温,使用充气加温毯,术中输注氨基酸以增加代谢率等综合保温方式,结果显示综合保温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体温下降,保温组下降数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通过术前使用充气加温毯,输注液体预热及冲洗液加温,术中输注氨基酸以增加代谢率等综合保温方式,可有效的维持正常体温,促进腹部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减少炎症反应,减少了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邱水莲.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中保温的影响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9):86-86.

[2]刘敏.术中保温对老年手术患者切口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8):1882-1884.

[3]张幼丽,郑琼,吴金凤,等.术中保温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86-87.

[4]高金莲,曲海芹.复合保温改善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18):45-46.

[5]刘永宁.术中保温对胃癌术后SSI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33-34.

[6]刘永宁.术中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186-188.

[7]Leslie K,Sessler D I.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in the high-risk surgical patient[J].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2003,17(4):485-498.

[8]许力,赵晶,黄宇光,等.术中保温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6):1010-1013.

猜你喜欢
体温保温腹部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能“保温”的雪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保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