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现况

2014-09-12 01:22海向军何进全汪玉堂马卫红白静雅席焕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武威族群汉族

海向军 何 烨 何进全 汪玉堂 马卫红 马 斌 白静雅 席焕久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甘肃 兰州 730030)

皮褶厚度与人体的脂肪含量呈正相关〔1〕。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成人皮褶资料已有报道,但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年龄变化的报道很少。甘肃是汉族的传统聚居地和发源地之一,位于西北地区中心,能较好地代表西北方言族群,故甘肃汉族能较好地反映汉族西北方言族群的体质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甘肃陇东和河西地区农村汉族人群为调查对象,测量了1 000例(男、乡村女各500例)成人的6项皮褶(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小腿内侧皮褶)厚度。被测量者身体健康,无残疾,年龄20~75岁,为世居当地3代以上甘肃汉族成人。

1.2测量工具和指标 采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提供的皮脂厚度计。遵照国际知情同意的原则,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按照《人体测量方法》〔2〕和《人体测量手册》〔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调查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测量时间上午8∶00~11∶30,要求被测者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呈标准立姿或标准坐姿,赤足、穿内裤和背心。调查组各成员固定自己调查的项目,以减少系统误差。采用规范化国际通用的测量仪器,严格遵循学术界规定的测量方法,误差不超过2 mm。每个调查者对指标均须测量2次,取其均数。若两次误差超过上述范围,则须进行第3次测量。同一项目还须经两人测量。若两人测值之差超过上述误差范围,须调查组长进行复测,最终确定测值。对调查组成员进行严格的调查前培训,小样本预调查未达标者不能参加正式调查。测量指标:面颊皮褶(T1)、肱二头肌皮褶(T2)、肱三头肌皮褶(T3)、肩胛下皮褶(T4)、髂前上棘皮褶(T5)、小腿内侧皮褶(T6)。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年龄与6项皮褶厚度的直线相关分析,采用长岭晋吉体密度回归方程计算体密度(D):男性体密度D=1.091 3-0.001 16X,女性体密度D=1.008 97-0.001 33X(X=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采用Brozek〔4〕改良公式计算体脂百分含量:体脂(%)=(4.57O/D-4.142)×100%。

2 结果与讨论

2.1甘肃农村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分布 见表1。面颊部皮褶厚度能大体反映头面部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三头肌位、二头肌位及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能大体反映四肢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肩胛下位和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能大体反映躯干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

平凉农村男性均为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值最大,其次为髂前上棘位、三头肌位、面颊部、腓肠肌位皮褶,二头肌位皮褶厚度值最小;武威农村男性全身各部位皮褶厚度值中同样是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值最大,二头肌位皮褶厚度值最小,但是三头肌位皮褶厚度值大于髂前上棘位。

甘肃汉族女性也具有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值最大,二头肌位皮褶厚度值最小的特点;平凉农村女性其他几处皮褶厚度值的大小依次为三头肌皮褶>髂前上皮褶>腓肠肌皮褶>面颊皮褶,而武威农村女性其他几处皮褶厚度值的大小依次为三头肌皮褶>髂前上皮褶>面颊皮褶>腓肠肌皮褶。甘肃汉族男女性均有躯干部皮下脂肪发育优于四肢,其中以背部脂肪最厚,面部皮下脂肪发育居中的特点。

2.2皮褶厚度性别间的比较 见表1。甘肃汉族女性6项皮褶厚度值均大于汉族男性,除平凉农村20岁~组肩胛下位及髂前上棘位,平凉农村30岁~组髂前上棘位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男性6项皮褶明显薄于女性,这与雌激素具有促进脂肪积累的作用有关。目前农村男女之间社会分工及劳作强度差别较大,男性体力劳动较女性大有关,这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表1 甘肃汉族成人6项皮褶厚度

2.3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

2.3.1面颊皮褶 平凉男性随着年龄增加缓慢增大;女性在30岁达第一个峰值,30~50岁逐渐下降,50岁组后逐渐增加。威武男性40岁~组达到高峰;女性正好相反,40岁~组最低,后逐渐增加。

2.3.2肱二头肌皮褶 平凉男性40岁~组达到最低,后随着年龄增加缓慢增大,变化较平缓;女性总体变化较缓慢,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武威男性30岁~组达最高,后逐渐减小;女性在40~岁组达峰值。

2.4地区间的比较 检验显示,平凉男性与武威男性间6项皮褶厚度比较在髂前上棘与小腿内侧皮褶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女性仅有髂前上棘皮褶厚度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皮褶厚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地男女6项皮褶厚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明显大于女性。总的说来,两地农村男女6项皮褶厚度差距小,皮褶厚度接近。在50岁组及60岁组有所不同,主要的原因两地男女性在老年组田间体力劳动量不同有关,平凉男性在50岁以上,田间劳动较少,女性正好相反,仍然从事田间劳动,故表现在此年龄阶段,平凉男性皮褶厚度大于武威的原因。见表2。

表2 甘肃农村汉族与我国族群皮褶厚度的均值(mm)

T3:平凉男性在50岁~组达到最小;女性在40岁~组达到最小,但总体趋势较缓慢。武威男性在40岁~组达到最大;女性在50岁~组达最大。T4:平凉男性在40岁~组达到最小,后变化不大,女性在50岁~组达最大,后逐渐降低。武威男性40岁~组达最大;女性50岁~组达最大。T5:平凉男性在50岁~组达到最小;女性与男性正好相反,在50~岁组达最大。威武男性在30岁~组达最大,后逐渐降低;女性在50岁~组达最高,趋势同男性。T6:平凉男性50岁~组达最小;女性与男性相似。武威男性小腿内侧皮褶最大值出现在30岁~组;女性40岁~组达最大,趋势同男性。

总的说来,甘肃汉族成人6项皮褶厚度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很少出现始终上升或始终下降的趋势。平凉男性6项皮褶厚度值,主要表现多在40~50岁组达到最小,后缓慢降低;武威男性与平凉相反,主要表现在30岁~年龄组达最大值,后逐渐减少。平凉女性四肢部皮褶厚度变化较小,较平缓,在40岁~组达相对低位,后逐渐增加;躯干部皮褶厚度在50岁~年龄组达最大,与男性相反。威武女性在6项皮褶厚度中,趋势相似,在50岁~组达最高,后逐渐降低,幅度较平凉女性大。上述结果表明,平凉男性在40岁前皮褶厚度随年龄而降低,分析原因,该地区男性在40~50岁以体力劳动为主,各项皮褶厚度都减少,50岁后体力劳动显著减少,脂肪开始堆积,发胖趋势明显,同时由于生理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激素水平也发生变化,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会造成脂肪向躯干中心逐渐积累,故该群体发生慢病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平凉女性6项皮褶变化幅度较小,四肢部皮褶厚度与男性相似,躯干正好相反,这与该地区女性在青年阶段以主内为主,田间体力劳动较少,而40岁~组后田间劳动不会减少,体质保持较好,饮食及生活习惯同回族。而武威地区男女性6项皮褶厚度总体变化与平凉地区不同,各项峰值主要表现在40~50岁年龄组,后逐渐降低,分析原因,调查地区地处高原,随年龄增加消耗增加,生活饮食习惯同藏族,田间劳动量小于平凉地区,生性原因表现50岁后消耗明显大于积累,脂肪堆积不明显,故慢病的发生小于平凉地区。

2.5体脂 平凉男性、女性体脂与武威地区同性别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同地区间比较,女性体脂明显大于男性,这反映了体脂积累的性别差异。平凉男性仅在40岁~组体脂高于武威,而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两地差距不大。女性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是导致其体脂明显高于男性的主要原因。两地男性体脂的不同,与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劳作强度的差异均有一定的关系〔18〕。

2.6甘肃农村汉族成人与其他族群的比较 甘肃农村与我国15个族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布里亚特人等)皮褶厚度明显高于南亚类型族群,尤其是躯干部皮褶厚度更为明显。甘肃农村汉族6项皮褶厚度大于南亚类型族群,接近北亚类型族群。

男性族群的6项皮褶厚度值聚类分析可分为两个组,第1组包括怒族、独龙族、布依族等10个族群,这10个族群主要为南亚类型族群。第2组包括甘肃农村汉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湘语族群、布里亚特人、门巴组6个族群。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布里亚特人为北亚类型族。甘肃汉族男性聚在第2组,表明其皮褶厚度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特点(图1)。女性族群聚类分析结果可分为3组,第1组包括布里特人、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和甘肃汉族4个族群。说明甘肃汉族女性皮褶厚度同男性与北亚类型族群接近;第2组包括佤族、布依族、独龙族等7个族群。第2组为南亚类型族群组;第3组包括珞巴族、僜人、门巴族、湘语族群4个族群,第2组与第3组又聚成1个大组,这说明2、3组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特点 (图1)。甘肃汉族男女性皮褶厚度均聚在北亚类族群,均为蒙古人种北亚类族群。由于甘肃地处西北地区的中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与北方民族群体相似,皮褶厚度具有我国北方族群特征的主要原因。

1.汉族(平凉农村)、2.汉族(威武农村)、3.汉族(湘语族群)、4.蒙古族(云南)、5.珞巴族、6.门巴族、7.仫佬族、8.怒族、9.佤族、10.布里亚特人、11.僜人、12.独龙族、13.莽人、14.克木人、15.俄罗斯族、16.乌孜别克族、17.布依族

3 参考文献

1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5-76

2席焕久,陈 昭.人体测量方法〔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4Brozek J,Grande F,Anderson JT,etal.Densitometric analysis of body composition,revision of some quantitative assumptions 〔J〕.Ann N Y Acad Sci,1963;110:113-40.

5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等.汉族湘语族群成人皮褶厚度〔J〕. 解剖学杂志,2012;35(4):501-5.

6郑连斌,陆舜华,丁 博,等.云南蒙古族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11;30(1):84-96.

7郑连斌,陆舜华,张兴华,等.珞巴族与门巴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9;28(4):401-7.

8Ding B,Zheng LB,Lu SH,etal.The variation of skinfold thickness of Mulam adults in China〔J〕.J Life Sci,2007;1(1):55-9.

9郑连斌,陆舜华,罗东梅,等.怒族的体质调查〔J〕.人类学学报,2008;27(2):158-66.

10郑连斌,陆舜华,于会新,等.佤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7;26(3):249-58.

11郑连斌,陆舜华,董其格其,等.中国布里亚特人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7,26(3):249-58.

12郑连斌,陆舜华,于会新,等.中国橙人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9,28(2):162-71.

13郑连斌,陆舜华,许渤松,等.中国独龙族与莽人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8;27(4):350-8.

14郑连斌,陆舜华,陈嫒媛,等.中国克木人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7;26(1):45-53.

15陆舜华,郑连斌,索利娅,等.俄罗斯族体质特征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5;24(4):291-300.

16郑连斌,崔静,陆舜华,等.乌孜别克族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4;23(1):35-45.

17郑连斌,张淑丽,陆舜华,等.布依族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5;24(2):137-44.

18席焕久.新编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武威族群汉族
重任在肩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新兴族群的自白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武威出土西夏买地券的文体探讨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