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运用价值

2014-09-12 01:2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蔡 舸 吕 云 高 彦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 曲靖 6750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Ⅰ)的常用方法,部分患者由于超过了介入治疗的时间窗需要进行择期PCI治疗,而介入后部分梗死血管任由“无血流”或者“慢血流”现象存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远端微循环栓塞、局部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等风险〔1~4〕。本研究观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AMI择期PCI患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和治疗组各44例,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同时发病至就诊时间超过12 h,在心肌梗死发生后10~30 d接受择期PCI治疗。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1~82〔平均(69.17±3.73)〕岁;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60~83〔平均(69.59±3.81)〕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观察组术前常规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病情稳定后冠状动脉造影,沿着指引导管送入抽吸导管到病变部位的近端实施负压抽吸,依据冠脉造影情况多次抽吸到血栓负荷减轻、血流改善为止,抽吸后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注射液10 ml,随后进行支架植入手术,术后维持静脉泵入替罗非班0.1 μg·kg-1·min-1,共计48 h,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恢复情况,其中0级为闭塞远端的血管无前向血流灌注;1级为病变远端的血管有前向的血流灌注,但是无法充盈远端的血管床;2级为经过3个以上心动周期病变远端血管才能完全充盈;3级为在3个心动周期内造影剂完全充盈病变远端血管〔5〕。记录随访结束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及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情况 观察组血流3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情况 观察组术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ID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2.3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和出血发生情况 两组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冠状动脉血流恢复、随访结束时、LVEF、LVIDd、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和出血发生情况比较〔n(%),n=44〕

3 讨 论

AMI是由于患者冠脉不稳定粥样斑块发生了破裂、出血和表面上的血小板聚集造成冠脉血栓形成并刺激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最终导致了冠状动脉管腔的闭塞与狭窄并加重缺血造成了心肌氧供失去平衡。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是改善AMI的有效手段,但是老年患者由于合并疾病较多,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患者在PCI手术治疗后容易发生血栓,而且机体处在血小板活化与纤溶活性的降低状态〔6〕。此外在进行PCI手术治疗中使用的器械进行扩张会让冠状动脉病变的局部斑块发生破裂,内皮完整性受到破坏,进而表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过程,最终出现了局部血栓。而且在应用的支架金属表面生物与血液的相容性下降,容易诱发支架内血栓生成。

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地减少血栓的负荷,减少了冠状动脉血栓和远端堵塞,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肌的灌注,迅速地恢复血流,降低无复流的发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改善患者TIMI血流情况〔7〕。替罗非班属于特异性较高的非肽类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药物,可以竞争性抑制凝血因子Ⅰ和血管假性血友病相关因子所介导血小板集聚过程,抑制了急性血栓形成。有报道〔8〕显示替罗非班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减轻病变处血栓的负荷,抑制血小板激活过程释放了大量的收缩血管物质与炎症性因子,可以减轻心肌梗死相关的血管收缩情况与炎症反应,改善梗死相关的血管复流。此外研究〔8〕还发现替罗非班可以改善药物洗脱支架所引发的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过程,改善内皮细胞所介导的舒张血管效果,减少介入治疗过程中微血栓脱落所引发的血管远端栓塞的发生,改善患者微循环功能,增加了梗死相关区域的再灌注。

综上所述,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AMI择期PCI患者中疗效可靠,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近期预后,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4 参考文献

1安 健,李 保,王敬萍,等.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150-2.

2周 浩,黄伟剑,吴高俊,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ST段回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4-6.

3张丽杰,景 慧.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72-3.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97.

5李媛媛,胡 波,商德亚,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抽吸导管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5):331.

6于 翔,卢成志,蔡 林,等.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22-3.

7尹 达,朱 皓,周旭晨,等.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7):522-3.

8任晓楠,王乐丰,王明生,等.早期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2):131-5.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COX-2特异性抑制剂罗非昔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的影响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