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莉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首要特征的异常炎症反应疾病,与香烟等有害烟雾或颗粒对肺部的损害有直接联系,病程的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可累及全身脏器〔1〕,尤其是对高龄吸烟患者的损害更是致命的〔2〕。COPD致残和致死率较高,因此对其的治疗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课题,目前FDA、欧洲监管局和SFDA对沙美特罗替卡松(SAL/FP)治疗COPD的推荐用量均不相同,各地临床应用中也各有取舍〔3〕。本研究旨在比较两个常用剂量(50/250 μg和50/500 μg)对高龄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学依据。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中-重度COPD住院患者42例,其中男39例,女3例,年龄70~83〔平均(79.16±4.25)〕岁。采取随机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将SAL/FP剂量为50/250 μg的分组记为Ⅰ组,50/500 μg的分组记为Ⅱ组。入选标准:(1)年龄70~90岁;(2)符合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关于中-重度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3)患者依从性良好,无可严重影响COPD病程进展的合并疾病,无老年痴呆等精神症状,可自由表达意识;(4)患者及家属书面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如哮喘、肺结核、胸腔积液等);(2)在入院前进行过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治疗的患者;(3)除因青光眼而局部使用过倍他洛尔的其他使用β2阻滞剂的患者;(4)存在基础高血压且使用塞利洛尔剂量超过200 mg/d的患者;(5)患者依从性差或存在可预期的影响评估结果。两组患者自然情况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ICS)2 w作为洗脱期,在此期间可少量吸入沙丁胺醇或服用抗胆碱能药物来缓解症状。两组患者均采用直立式SAL/FP吸入法:患者取直立体位,先进行深呼吸2次,保证吸/排气顺畅,做最大限度的呼气后紧接着行最大限度的吸气,同时吸入SAL/FP,吸入后嘱患者10~15 s,结束后尽量均匀呼吸,如患者感觉口中有苦涩等异物感可用少量清水进行漱口。
1.3疗效和安全性观测指标 肺功能测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时(0 w)和治疗后第6、12、24周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测定前1 d均嘱患者停用任何形式的支气管舒张剂,测定患者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值,每次测量均重复2次取高值。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测定: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后均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填写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以SGRO呼吸问卷结果来评定临床疗效。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1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方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VC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24 w内测量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内两组均存在组内差异(P<0.05),且与时间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组间比较发现Ⅱ组患者数值各阶段均优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变化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变化情况 Ⅰ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GRQ评分平均下降5.94分〔(31.62±13.21)vs(26.17±10.48)〕(P<0.05),Ⅱ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GRQ评分平均下降6.13分〔(31.34±11.28)vs(25.72±14.94)〕(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咽喉不适、口咽念珠菌感染、声带嘶哑等方面Ⅱ组患者发生率较Ⅰ组更高(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21)
COP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2012年底GOLD指南曾经指出: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彻底改变COPD对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影响趋势,但通过因人而异的用药可缓解症状,降低加重频率,改善健康状况〔4〕。目前研究认为早期的中-重度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使病情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并可显著延缓肺功能出现急性损害加重的时间,本研究选择的患者均为COPD中-重度患者,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肺功能检测是诊断COPD公认的金标准,主要检测指标FEV1可指示肺功能受损的程度,能直接反映疾病的进展,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FEV1指标均得到了改善,由于统计样本数有限且高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等缘故造成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统计学差异不明显,但在临床记录时发现Ⅱ组患者改善情况要优于Ⅰ组,可能与剂量增大对气道平滑肌收缩起到了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关。
国内外学者最新研究〔5,6〕表明,经治疗后高龄COPD患者支气管均得到了有效的扩张。本研究结果也提示,考虑较高剂量的FP抑制了部分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使气管得以扩张,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评分。
综上,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综合考虑,对于高龄COPD患者的治疗中更推荐采用50/500 μg的剂量进行临床治疗。
4 参考文献
1李春凤. 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5例临床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6):676-9.
2罗晓华,马 宇,张 静.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20-1.
3黄 慧,黄晓东. 国产噻托溴铵联用沙美特罗/氟地卡松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13-4.
4杨晓红,冷秋平. COPD评估测试与GOLD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综述,2013;19(3):530-2.
5Jong PA,Muller NL,Pare PD,etal.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of the airways: relationship to structure and function〔J〕.Eur Respir J,2005;26(1):140-52.
6吴万华. 必可酮吸入剂与甲泼尼龙在AECOPD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