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课文插图中的“精灵”

2014-09-12 15:39孙大武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渔翁乌贼海参

孙大武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海底世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这样介绍海参。这一句教些什么呢?大多数教师会注意到“列数字”这一种说明方法,注意到“只”字的精当,这当然不错。但这一句其实还有另外的“教点”值得敲打一番。我所发现的这个“教点”,源自一次课堂“偶遇”。

学生齐读课文句子“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后,我问道:“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找一找,海参在哪里?”

“是这个,是这个。”学生指着图纷纷回答。

海参灰灰的,趴在一棵海草旁边,学生果然很快就找到了。但也有意外——一个学生“检举”同桌:“老师,倪耀祖说这个是海参。”

我一看,乐了。原来倪耀祖把乌贼认成海参了。我就问他:“倪耀祖,你为什么说这是海参呢?”

原来,倪耀祖也有他的道理:“老师,我没见过海参,但我知道人参。人参不都是有须子的吗?”

我在听他解释的同时也灵光一闪:这个宝贵的生成性资源不可放过。于是我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就是海参,那个就是乌贼呢?

有学生说:“海参、乌贼我都见过,海族馆里养着呢。”也有的说:“书上说‘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这说明它一定得贴着海底,不然怎么能说‘爬行呢?”还有的说:“乌贼能借助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可见它是能离开海底的。”

后面两个才是最好的解释,他们从课文里的字句中寻找依据,把看图跟学文紧紧结合了起来,充分发挥了插图的功用。

虽说我向来比较重视课文插图的运用,但一直也就只是让学生看看说说而已。“哪一个是海参”这意外的教学心得,再次引发我对课文插图价值发掘的重视,深感过去的“比较重视”实在过于肤浅。课文插图里面大都“住”着一个可爱的语文精灵,正等着我们有心人去唤醒呢!

首先,课文的图文并茂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图+文”,如果能把它处理成“图×文”,插图的语文功用就会大大增强。

“图×文”的思想源自于绘本的表现特质。绘本的图文既相对独立又相得益彰,共同成为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的图文关系,启发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课文插图与文字,把向来处于从属地位的图画提高到一个新的位置来认识,由此必然展现出一个全新的语文天地。

第二,不止步于图,不止步于文,有意拓宽图文天地。

对于有些插图,它表现的往往是一个静止的状态,但也大多是一个“包孕性顷刻”的状态。“包孕性顷刻”又称“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也可理解为瞬间的艺术。这一观点属于美学概念,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美学家莱辛在其美学著作《拉奥孔》中提出的美学理论,并利用它作为艺术作品中“美”的评判标准,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美学上的理论,给我们处理课文插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是由此刻往前,二是由此刻往后。比如《争论的故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图上的兄弟俩为如何吃大雁争论得不可开交。这幅图表现的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把“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等非常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但不止于此,它向前勾连了故事的起因:一群大雁飞来,兄弟俩想打下一只来充饥。它向后引出故事的结局:办法终于有了,但大雁却已经飞走了。此外还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插图中的爸爸指着手表的一脸严肃和汤姆噘着小嘴的很不情愿,都跟他们此前的高高兴兴形成对比,再引发学生对比——放掉鲈鱼后父子的对话,一次生动的言语实践机会由此产生。

对于有些文字,跟学生的现实认知能力有不小的距离,必须得借助图画才能缩短或弱化学生与这些文字的距离。比如一些小文言文、古诗词、日常生活中罕见的场景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关于“妻子”一词的理解就得借助于插图;《石榴》一文中“仿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等看似生动形象的语句,离开了插图理解起来也会有不小的困难。至于《恐龙》《长城和运河》等也基本如此。

第三,插图是图画,美术的视角不可少,要借助美术的形象表达实现言语和思维能力的生动成长。比如插图中形象的位置关系、线条曲折、颜色浓淡等,无不蕴含了丰富的言语实践元素。

我们很快就学到了《寓言两则》。这篇课文读了就懂,但怎样才能进入到文本深处,含英咀华呢?请看——

师:“《鹬蚌相争》有一幅插图,大家看看,哪个是鹬,哪个是蚌,哪个是渔翁?”

学生们哈哈大笑:“老师,这太明显了,左边那个是鹬,右边的是渔翁,中间的就是蚌。”

我不慌不忙说:“这个当然难不住你们,但老师要求大家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这次学生都安静了下来,再次读课文。然后有学生发言了。

“书上说‘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可见,那个被夹住嘴的就是鹬,夹住鹬嘴的就是蚌。”

又有学生说:“‘鹬这个字右边是鸟字旁,说明鹬是一种鸟,插图上长翅膀的那个显然就是鹬。”

还有学生说:“书上说‘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说明河蚌是有壳的,插图上只有中间的那个有壳,它就是蚌。”

“鹬、蚌、渔翁,这三者当中,只有渔翁是人类,戴斗笠、携鱼篓,穿着衣服,右边的那个当然就是渔翁了。”

“书上说,‘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最右边的正在‘喜笑颜开,当然就是渔翁了。”

我说:“大家说得都很好。如果我们要给这幅画加上一个题目,该是什么题目呢?”

学生一起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小语教材,图文并茂,文字跟插图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插图很多都可以作为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通常,语文课堂上的插图运用应当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读课文,大致读懂。第二是看图,讨论看到了什么,训练观察和有序表达。第三是图文结合,运用文本依据解读插图,运用插图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文本言语的精妙之处,体会画家的匠心所在。最后一个环节显然最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除了文字,另外引人注目的非插图莫属,说它一半是文字,一半是插图实在不为过。小学语文课本里面的插图篇幅众多、设计精美,其语文色彩是非常浓的。所以,谈到小学语文课本,我们往往会用“文质兼美”“图文并茂”这两个词语来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课文插图大多重视不够,对其利用价值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开发,通常仅仅是作为阅读文本的一种点缀,这其实是一种课程资源的浪费。

以上是笔者对此问题的粗浅思考,并基于个人课堂的初步教学实践,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自觉唤醒课文插图中的语文“精灵”。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渔翁乌贼海参
感谢海参
天宫院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神秘的“渔翁”
最会打鱼的渔翁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乌贼吧
被误解的乌贼
乌贼
渔翁收藏:李群
神秘的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