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琦君
语感究竟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明确的界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突出的特征是快速和直观,和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要靠反复实践得来。对此,叶老曾说:“作教时尽可从观察语言现象入手,令作练习……出习题固是练习,随时留心,察其正误,也是练习。练习多了,熟了,敏捷的语感即养成了。”这里提到的“随时留心”和反复“练习”,我们应该立足于每一节语文课堂,立足于每一册语文教材。
一、循序渐进——落实朗读的三个要求
宋代理学家朱熹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他提出“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文本的情味,揣摩行文的方法。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纵观九年义务教育四个年段的阅读目标,对于朗读的总体要求就是三个关键词:“正确、流利、有感情”。
第一,读“正确”,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正确”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把课文读正确。目前的语文课堂,多数教师重视第二课时,甚至把第一课时当成第二课时来上,急于要求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读“正确”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它要求读准字音,包括轻声、儿化、变调、多音字,要做到不添字、不减字、不重复、不颠倒。语感生长需要脚踏实地,把读“正确”这个要求落实到每一课,落实到每一人,需经常反复练习,才能让学生逐步具备迅速捕捉语言信息,准确判断、领悟乃至鉴赏语言的能力。
第二,读“流利”,读至纯熟,熟能成诵。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指导学生读出该有的重音和长句的停顿呢?范读的过程就是有效训练学生听读模仿能力的过程。由于识字量、语感所限,学生对语句的停顿、重音的把握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因此,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尤为重要。教师应注重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与方法,通过巧妙点拨与恰当鼓励,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流畅通顺的判断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第三,“有感情”,读出真情,读出意趣。读书“有感情”,就是要把作者蕴含在语言文字里的情感通过朗读传达出来。语文课堂上的朗读不能为读而读,而要在朗读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婉约处添一份温柔,给豪放处加一份气魄,给恬静处增一份自如,帮助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我们常说要在读中感悟,以感悟来促进朗读,就是说教师应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揣摩词句,领悟意境,唤醒学生记忆中类似或相关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的情味。
二、品词析句——体会文字的表达精妙
语感生长的第二条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析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仅靠查字典照搬释义,一句句生硬分析是不行的,必须在语言文字的美好情境中引导学生慢慢揣摩、细细品味,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促进语感的丰厚与积累。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关键词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换一换”“漏一漏”“补一补”“调一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领悟词句的意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的《金子》为例,文中写道:“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这里连续出现了三个关键词“不无”“唯一”和“真金”,教师可以先用“漏一漏”的方式故意省掉这三个词,让学生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表达效果。再用“换一换”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体会,比如,用“非常”替换“不无”,用“一个”替换“唯一”,用“金子”替换“真金”,通过对比让学生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不无……”这个双重否定句,用强烈的语气表现了彼得的喜悦与得意之情;“唯一”从数量上突出了他获得的成功是独一无二的;“真金”,它并非指真的金子,而是指一种精神的财富,一个人生的哲理——只要勤劳耕耘,土地才会“变”出财富。最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处语言留白展开想象“补一补”:面对那些两手空空的淘金者,彼得会如何劝告他们?你觉得彼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一想象、说话训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次很好的训练。
三、借助媒体——辅助语感的生长提高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文字所描绘的情境,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从而使文字与表象建立联系,提高语感。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点。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感,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以无意注意占优势、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能够迅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对感知到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学习任务充满期待。如,教学人教版一下“识字一”时,我在导入环节就展示出冰雪消融、桃红柳绿的动画,配以节奏欢快的《春天在哪里》,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春光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通过我声情并茂的引导与范读,学生在看图、品读、想象、表达的过程中,体味着春天之美好,感受着文字之美妙。
第二,搭建平台,扫除盲点。遇到与学生生活相差较远的文本内容,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运用多媒体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用生动的图片和简明的文字把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以扫除学生理解上的盲点。如,苏教版三上科学小品文《石头书》里有这样一段:“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段文字涉及了地质学的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出示“雨痕”“波痕”“矿物”的图片与文字介绍,让学生通过朗读文字、对照画面的方式来读懂文本,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
第三,再现情境,攻克难点。借助多媒体在动画、影像上的综合处理功能,再现文章描述的情境,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上的难点。如,苏教版四上《雾凇》教学的难点是弄明白雾凇形成的原因,仅凭教师的语言是很难表述清楚的。此时通过动画的逐步展示,清晰再现夜幕降临后雾凇形成的整个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专业名词。如“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感受随着时间推移植物的变化,如“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体会“弥漫”“笼罩”“镀上”等动词使用的准确……这样借助多媒体学习作者诗意的语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增强学生的语感。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