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娜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提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长时间与学生接触过程中,笔者发现,七八岁的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画报、绘本之类内容特别感兴趣。对看似割裂的一幅幅画面,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编出有趣的情节,而且常常在其他人面前津津乐道自己独特的“长篇创作”,这是儿童“自我表白”的早期行为,也是儿童早期作文的萌芽。对于孩子们来说,绘本就像一座可以行走的花园,伴随着他们欢乐的童年。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绘本已经从课外走进教室,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书香,种下文化。教师可以把 “绘本阅读”作为低年级写话训练的一种载体进行研究,去寻找绘本和写话训练的契合点,将绘本与写话训练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写话兴趣,提高他们的写话能力。
一、 挖掘图画语言,赏绘本之美
绘本中的图画不仅能激活孩子的想象,而且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解读绘本,根据图片中隐含的可说可写之点,选择最能有效唤起孩子原始表达冲动的方法,利用图画的张力,引导孩子开展丰富的想象,用鲜活的文字表述,让画面立体灵动起来。
1. 基于看图想象,收获别样精彩。如松居直所说:“幼儿和图画书的关系在于他们首先是靠图理解故事。儿童对自己读不了的故事,要求画能告诉他们。图画,对儿童来说是其读书的最初入口,他们的兴趣正是通过画被激活。如果故事在画上体现出来的话,儿童的眼睛就能发现。”如在教学《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一课时,当小鸟飞来轻而易举地摘下苹果时,鼠小弟双手紧背,瞪大眼睛死死盯着。看着画面,可以设计问题:“谁来猜猜此时此刻鼠小弟在想什么?”让学生抓住图片上所演示的动作,想象鼠小弟是怎样学小猴、长颈鹿、犀牛等去拿苹果以解馋的。于是学生按照已经有了的故事图画的情景和语言上的样本,说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2. 基于画面细节,学习细腻表达。好绘本即使是一个小细节,也有着无限的表达空间。引导孩子读绘本时,不妨寻找一个好画面,给他们创造细致观察尽情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静态画面用语言转化成动态的故事。如在教学《长大做个好爷爷》时,可以将小小熊回忆爷爷的那张图画放大,设计口头说话的环节:“当……时候,小小熊……”。孩子们溢满情感的言语将小小熊和爷爷相依相处的一幕幕再现。这是一次成功地融生活还原与想象于一体的言语训练。由此可见,绘本图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体验的机会。只要我们抓住绘本里预留给孩子的许多想象的空间,抓住画面中一些悬疑的和猜测的细枝末节,让学生仔细观察,注重细节发现,展开想象的翅膀,情动而辞发,学生想象的泉水自然会汩汩流出。
二、 注重文本模仿,品写话之趣
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图画书中的情节大多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而且语言简练,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有序、规范地说话,具有很强的可模仿性,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绘本中的语言规律,找准写话训练点,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降低写话难度,让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学会表达。
1. 模仿句式,学遣词造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到语言的精、气、神中去,前一个语言如果是一个桥梁的话,后一个语言就是本体,是目的。”其实质就是从语言中学习语言。翻看众多儿童绘本,语言的精妙比比皆是。李欧·李奥尼笔下的《小黑鱼》,无论是图画还是文本都有着激动人心的力量。“水母像彩虹果冻……”“大龙虾走起路来像水下行走的机器……”“森林似的海草长在糖果般的礁石上……”“海葵像粉红色的棕榈树,在风中起舞”。读着这些句子,我们不但感受到海洋生物物种的丰富,更使我们认识到画家非凡的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创造是因为画家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用儿童的心灵来说话。这些精妙的句子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着无穷的诱惑力——那是个多么神奇的海底世界。教学中,老师巧妙运用句式,让学生进行仿写:“
像 , ; 般的 , 。”孩子们的热情被点燃了,他们纷纷写出:大螃蟹像个横行霸道的将军,耀武扬威;星星般的海星到处都是,懒洋洋地躺在海底……
2. 模仿句式,悟表达真情。在引导学生阅读《我妈妈》这一绘本时,笔者抓住文中“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这一富有儿童情趣的规范语言,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明白作者表达的意思。读完绘本,再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创作描写自己眼中的妈妈。孩子们把自己的妈妈和文中的妈妈融合起来,把自己的妈妈比作猫咪、懒猪、蚂蚁和蜜蜂,妈妈在他们心中逐渐变得可爱起来。这样去感受妈妈的时候,才能真正唤醒孩子内心深处对妈妈的爱,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用语文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再比如阅读绘本 《逃家小兔》 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仿写训练:“小兔还会逃到哪里?兔妈妈又是怎么追的?”出示一组与原文风格相近的文字:“如果你张开手臂抱住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 ,兔妈妈说:我就变成 。”在这组文字的引领下,儿童的想象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兔妈妈和小兔的追逐游戏也深深地留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三、 尝试多样练笔,享创作之乐
训练角度1:在图画补白处写话。与文学文本一样,绘本中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有留白之处。这些留白就为学生的读写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莫里斯·桑达克的绘本《我最讨厌你了》中,詹姆士和约翰本是如胶似漆的好朋友,可是一天,两人闹别扭了。第6-7页图上,画家巧妙地利用留白——两个背对背互不理睬的男孩被一大片留白隔开了,分别站在画面的一边。你能说这是空间上的距离吗?这是心理上的距离。两个男孩子心中的怒火有多大,距离就有多远。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留白,引导孩子细看,然后进行写话:“此时,两个小朋友心里在想些什么?”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了两个孩子闹别扭的情形,可谓栩栩如生。这种“空白”给孩子们预留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在文本表达的空白之处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给这些“言简意浓”处进行扩充和丰富,就能收获别样的精彩。
训练角度2:在猜测情节处写话。绘本的图画夸张、可爱、充满童趣;绘本的文字简洁、幽默;绘本的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孩子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被绘本奇思妙想的情节和夸张、有趣的画面所吸引。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融入绘本故事情节之中,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图画,一起猜测情节的发展,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充分调用各种感官丰富故事的内涵,点燃孩子们强烈的表达冲动。如笔者在教学米切尔·恩德绘本《光屁股的大犀牛》时,这个绘本故事中犀牛鸟是怎样智斗犀牛的环节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一只那么弱小的犀牛鸟怎能打败犀牛呢?如果你是犀牛鸟,你会有什么办法呢?”在阅读故事时,抛出这些问题,让孩子进入情境,尝试用自己的想象去猜测演绎全新的故事。孩子们思路被打开,在写话中尽情绽放他们的想象,让经典绘本有了更多属于儿童自己色彩的延伸,写话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丰富多彩。
训练角度3:在结局延伸处写话。许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逃哇,去火星》讲述了熊多多、猪皮皮和羊咩咩的故事,飓风吓得他们逃到了火星上。逃到火星后,会怎样呢?绘本给了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学生根据平时对火星的了解,加上合理想象写道:一打开舱门,他们一看火星荒无人烟,羊咩咩开始后悔了,到了夜晚羊咩咩睡不着,她碰了一下猪皮皮,说:“猪皮皮,这里好阴森呀!”羊咩咩数着天上的星星这才睡着,模糊中觉得自己在和一个火星人谈话。利用绘本阅读,启发学生模仿故事,对故事进行续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更是进行语言运用实践、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有效契机。
绘本是多元的、无限的。利用绘本,将绘本阅读与写话训练两者相互渗透、协调融合。让学生通过参与绘本阅读活动,并借助绘本的文本图画资源和阅读活动中动态生成资源的有效整合,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和写话的兴趣。使习作教学从教材的局限中走出来,一次次发现儿童写作的另一面——兴趣与心灵。以绘本为平台,让孩子的写话兴趣渐趋浓厚,孩子的心性在写话中流淌,个性在写话中飞扬,思维在写话中深刻,情感在写话中细腻。绘本阅读与写话训练的美丽邂逅和有效整合,为孩子唱响了童年的歌。
注:本文为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绘本阅读与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的有效整合实践与研究”课题实践论文。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