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结尾“六法”

2014-09-11 16:13吕晓玲
甘肃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六法历史课初中

吕晓玲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结尾;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116—01

一堂好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也要有精要的收尾。历史课的小结,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小结方法。

一、提纲挈领法

提纲挈领法小结就是根据教师上课时归纳出来的提纲,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回忆。这个小结法的优点是能够突出重点,知识点清晰明了,具有系统性,学生看了提纲后会对本课的内容一目了然。比如,在上九年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列出来的提纲是这样的:1.一战的根本原因;2.一战的导火线;3.一战开始的标志;4.一战的作战双方……这样的板书竖排列在黑板上,学生可以对着黑板自我检查,通过自我检查或者同座位之间互查,很快就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图表小结法

图表小结法就是运用图标把所学内容进行归纳,突出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加强横向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相似的知识点有明确的对比,从而更好地区分知识点。比如,在学习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要对本单元进行小结,笔者是这样做的:

通过这样一个表格使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总体且系统性的了解,同时通过对这个表格的填写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深刻的理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三、活动小结法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进行小结,可以在课堂上掀起一个学生活动的小高潮。比如,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中,笔者进行了一个“我来比划你来猜”的活动。就像《非常6+1》一样,通过大屏幕列出本节课的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两个为一组,一个描述事件本身,另一个根据描述说出这个事件。学生特别感兴趣,在融洽欢乐的气氛中,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在描述与抢答中完成了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四、顺口溜小结法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编制和选择一些比较顺口且好记的顺口溜,帮助学生降低记忆难度。因为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地巩固新知。比如,在学习“近代工业的兴起”的时候,笔者编的顺口溜是这样的:“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兴军工,办工厂,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梦乡;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实业救国是张謇,科技精英詹天佑,修建铁路是京张。”这样的顺口溜涵盖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再如,在学习《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时,笔者做了这样的小结:“蒋介石邀毛泽东,发动内战备时间,争取和平戳阴谋,毛泽东赴鸿门宴,《双十协定》重庆签,蒋欲内战却不变,国民党军攻中原,全面内战烽火燃。”

五、音乐小结法

学生经过了大半节课的学习活动,在课将要结束的时候会很疲乏,如果在小结时采取音乐的方式,就犹如给课堂注入了一股清泉,会使学生顿时精神振作。如,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中,笔者就是使用《十送红军》的背景音乐作为本节课的结尾的:悠扬柔美的歌声配上红军长征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这样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会有更深的体会。

六、设疑小结法

设疑小结就是在课堂的最后,给学生设计一个相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在对本节课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锻炼思维。如,在“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一课中,在结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批判封建文化病灶,只指“孔家店”,呼号奔走,要驱散专制阴霾

下联:探索 良方,请进“ ”,摇旗呐喊,为迎接民主曙光

学生要填出这个对联,不但要掌握本节课内容,而且要能够融会贯通、有较强的概括能力,才能提炼出核心的内容,同时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练习,答案是不固定的,这样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把一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六法历史课初中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尼古瑪六法略述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