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峰,甘肃省“陇原名师”、“骨干教师”,主持省部级教育科学课题2项,获市级教研成果二等奖2次,发表论文14篇,其中省级以上获奖论文7篇。所辅导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28次,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
1987年,从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杨彦峰,面临着留在繁华都市还是回到贫苦故土的人生抉择。此时风华正茂的他,毫不犹疑地响应了支援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渭水源头的三尺讲台。二十八载风雨春秋,岁月添了霜华,但不改的是他为了学生的一颗赤诚之心,始终如一的是他在教育革新中奋力进取的壮志豪情。
春风化雨 桃李天下
“生活中总不乏这样一些人,在迷茫时他们照亮你前行的道路,在失意时帮你拾起勇气和信心,杨老师就是这样,他是我学生时代的良师,又是人生远航的灯塔。”“我们都觉得遇到杨老师是一种幸运,他是严师,又像慈父,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他是一位值得学生信赖,对学生一生负责,情系学生的好老师。”
学生写给杨彦峰的这些话语,朴实但又真挚,“感动”、“温暖”、“像父亲”是学生谈到他时用的最多的词语。学生说他的课堂是激情燃烧的课堂,是能从绝望中寻出希望的课堂,有的时候是能让人热泪盈眶的课堂。
好的教师是用生命来备课的,他之所以能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之所以能触发学生心底明明灭灭的光芒,是因为在日常教学中,他不仅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更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将科学史中的励志故事或是自己的人生经历糅进课堂,来激发学生的斗志。
2009年,渭源一中为了“拔人才、促发展”成立了高三实验小班“鸿源班”,在距高考仅六个月,教师不了解学情,学生不熟悉教师的情况下,杨彦峰顶着巨大的压力接受了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短短几周的时间里,他联合各任课教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制定了详尽而具体的备考计划。针对学生备考期间方法不得当、后期拼劲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开展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方法交流》《〈冲出亚马逊〉电影观看及讨论》《秦伯益院士〈基础教育 文理兼容〉讲座的学习》等主题班会,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杨彦峰认为:“高三备考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的建设,‘物质建设是文化课学习,‘精神建设是士气的鼓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最后,“鸿源班”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迄今为止,杨彦峰已担任过100个教学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所教学生近八千人,所教班级成绩屡次名列全县第一。他在教学生涯中获得过众多荣誉,问及他最看重哪个荣誉时,他却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奖,一个仅由学生评选出来的校级奖励。他说,对一位老师来说,来自学生的认可和赞扬是对他一切付出最大的奖励与最好的回报。
勤学多思 与时俱进
杨彦峰曾对青年教师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做教研。不仅要熟悉本领域的新思想新动态,还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经常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成熟,跟上时代的脚步。”
杨彦峰是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科班出身,受过专业系统的大学教育,拥有完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他的课向来也以知识的“通、准、透”著称。但是他并没有固步自封,就此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汲取新的养分,充实自我,身体力行地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杨彦峰意识到未来势必是一个信息社会,然而在他读大学的20世纪80年代,根本就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他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于是他自费参加了定西市电大举办的“英特网未来教育技术”培训;他常浏览与生物学相关的网站,给学生讲述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以科学的魅力、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他也经常用现代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利用Flash、视频等资源,将原本单一的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多彩。
他从教的二十多年,是生物学科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二十多年,是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二十多年。为了保持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他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征求意见座谈会、高中生物新教材实验培训班等一系列培训与交流活动。多年孜孜不倦的学习,使他不仅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而且已俨然成为了能够引领时代的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杨彦峰的案头,永远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他对教学过程的思考、对教材的探索和辨析、对教学经验的总结,还有教学中新的想法和新的尝试。二十余年,这样的笔记已不知换了多少本。这些锱铢积累的思想的火花、宝贵的经验,都是他进行教科研活动的源泉。参加工作至今,他已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其中《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渗透》和《“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成熟”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探讨》都获得了国家级的奖励。
践行课程改革 构建创新课堂
杨彦峰是一个不断在教学中求新的人。他认为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的课堂突破局限于书本知识的陈规,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突破“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新型教学方法。
杨彦峰上课的时候,将学生以四人分一小组,每人轮流担任组长,教师则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或列出导读提纲,或设计问题,或布置实验设计,在课上给出的有限时间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领导组员进行阅读、讨论、交流、总结。
给定时间到了后,由教师随机提问各个小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在这样的课堂上,人人得以参与,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激烈辩论、相互质疑,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师生的群言堂,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完全激发出来,他们原本具有的想象力被充分解放,让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无形中提高了其生物学素养。endprint
杨彦峰在课程教学中还应用了“翻转课堂”的教育新理念。比如高三“免疫调节”的复习课,他在课前要求学生以教材内容为根本,通过其他途径查找资料,撰写《人类如何消灭病原体》的科普文章,由小组内讨论整合以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组汇报完毕后提供时间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和提问,交流过程中每个小组根据汇报的科学性、逻辑性及报告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为各小组打分,各组汇报结束后由课代表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发言。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对生命的激赏、对科学发展水平的惊叹、对社会问题发自肺腑的呼吁都极具感染力。这节课后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传达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探索生命的情感和愿望。
丰富实践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
杨彦峰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让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扎根学生的心田,养成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他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以参加“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活动为契机,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发挥搭建平台,组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所辅导的学生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28次,其中5项获得国家级奖励。
丰硕的成果是对他多年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所倾注心血的回报。每个学年开始的时候,他都要从学生中选一批爱劳动、勤钻研、爱科学、具有创新精神的“苗子”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学生们翻阅科学书籍,联系高中生物知识,从本地生产生活实际出发,认真讨论提出各自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作为探究题目。
活动开始前,他先给小组集体讲授科学探究的目的和一般步骤,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格式,并提出做好实验记录、积累原始数据的要求。二十多年来,学生根据探究活动的目的、过程、结果、结论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共有一百多篇,累计二十多万字,杨彦峰将每一篇都精心修改并上传到合适的活动平台。组织探究活动占用的大多数是他的业余时间,他有时顶着炎炎烈日和学生在野外勘察,有时和学生一起为突破实验的瓶颈苦思冥想,但只要学生能获得一点点成功,只要能从活动中取得进步,他就是高兴的。
生物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杨彦峰依托教材中的实验及调查活动,将探究和实践带入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和动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材中有“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实践活动,杨彦峰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协调,组员合作,选择恰当材料,制作细胞模型。完成制作后,各组在课堂上轮流展示,介绍本组作品的材料选择、制作过程及结构特点。
有学生在收获体会中写道:“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体验了动手制作的乐趣,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了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形态特征;小组间的分工协作,制作过程中的反思和改进,和别人的讨论都让我受益匪浅。”
回顾起这些年所走过的道路,杨彦峰觉得,过程是艰辛的,收获是快乐的。虽然工作繁重,但他没有泯灭工作的热情。这么多年来,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和对学生的尽心尽责,每个学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是他最大的欣慰。对杨彦峰来说,他的理想就是在三尺讲台上不断耕耘,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努力向着目标不断前进。
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