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之后:布里顿、魏尔、亨策和浪漫主义的救赎》
(After Mahler: Britten, Weill, Henze and Romantic Redemption)
作者:史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古斯塔夫·马勒一直被认为是浪漫主义作曲家行列中的最后一位。然而,他身后所留下的、对二十世纪音乐家们的影响,至今仍然被低估了。于是,这本《马勒之后》所讲述的,正是马勒的音乐是如何被后世作曲家,比如布里顿、库尔特·魏尔和亨策所钦佩和学习的。作者道恩斯锐利地指出, 这三位后辈作曲家对马勒的热爱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恰恰格格不入——布里顿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魏尔在二十年代的德国以及亨策在五十年代的德国和意大利。在这几个时代中,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经济都处于人心惶惶的萧条阶段,浪漫主义似乎已经走入了矫情与个人宣泄的穷途末路。而马勒的音乐,“敲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和弦”,它加剧了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情结之间的分歧,以交响曲的形式探索了一切在后浪漫主义语境下可以履行的自我救赎,布里顿、魏尔和亨策继而顺着他的道路前行。
《吹禅:寻找真实的生活》
(Blowing Zen: Finding an Authentic Life)
作者:雷·布鲁克斯(Ray Brooks)
美国H.J. Kramer出版社,2000年出版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一个放纵不羁的青年,在伦敦的酒吧与夜总会里挥霍着最好的青春时,竟然是一件来自遥远东方的乐器拯救了他。远赴日本接触了真正的尺八艺术之后,他开始寻找起生活的真正意义,不仅是在艺术方面,更关乎思想、身体和精神,因为尺八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乐器,它一面吹给别人听,另一面其苍郁的鸣唱又会返归到自己的内心;它不仅能劝人脱离喧喧扰扰的浮躁,更能配合日本禅宗的日常劳作和挑水砍柴来点亮发现、超越自我的修行。这个迷途知返的孩子就是作者雷·布鲁克斯自己,无论这本书会列入书店里的励志、灵性还是音乐一栏,他都希望真诚地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告诉无数和他一样曾收入丰厚、不愁吃穿玩乐,但几乎迷失了生活本来意义的现代西方人:为“现代性迷惘”解毒的良方,可能就藏在一件小小的乐器里。
《正视静寂:日本作曲家武满彻笔记选》
(Confronting Silence: Selected Writings)
作者:武满彻(Toru Takemitsu)
美国Scarecrow出版社,1995年出版
日本作曲家武满彻(Toru Takemitsu,1930-1996)是当代音乐界的一位逸群之才,这本笔记选择在1995年出版,是近些年来唯一一本以英语形式出版的武满彻心得选集。书中不仅提到了他的同代人——约翰·凯奇、梅西安、肯宁汉(Merce Cunningham),也花费了不少笔墨,描述了大自然是怎样影响自己作曲的。更有意思的是,书中还收录了武满彻对于电影和绘画的见解和关于东西文化间的交流,特别是传统日本音乐在今天或忠实、或变通的传承。“正视静寂”其实是武满彻在1995年(即去世前一年)一组私人随笔的标题,并没有特别的指代,但是我觉得,这个标题仿佛是在暗示书中特别强调的两件乐器——日本琵琶(biwa)和尺八(shakuhachi)与西方交响乐团的恢弘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内向的与外向的,寂静的和喧嚣的,武满彻试图用一种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方式将两者的阴阳糅合在自己的音乐语汇里,真是二十世纪一位深邃而独特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