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收藏第一还是聆听第一

2014-09-10 07:22杨晓东
音乐爱好者 2014年1期
关键词:高保真唱片录音

杨晓东

粗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多余,但刚入门的朋友肯定会有这方面的疑问,资深发烧友没有答案的,也大有人在。目前尚作为主流媒介的CD,肯定是聆听者多,收藏者少;而作为目前基本上停产的LP,收藏和聆听之间的界线,就变得不那么泾渭分明了。

从历史走向看,目前的LP热较之它作为主流音乐媒介的时代,无疑是偏重于收藏这边了。不过,但凡作为收藏品的,必有欣赏价值,LP也不例外。就像作为工艺品的瓷器有欣赏和实用两方面的功能一样,LP也有欣赏(封套设计)和聆听这两方面的功能,它的封套设计和声音效果,是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而渐进改善的。

那么LP的收藏价值又如何体现呢?收藏价值首先体现在该物件的存世量上;如果它俯拾皆是,易于得到,那么它的收藏价值显然不高;反之则值得收藏。体现在LP上的就是“名盘”效应。举例来说,Decca的SXL序列编号中有很多首版、二版的LP,市场价格在几百美元甚至更高,其中直接的原因就是品相、状态良好的片子,存世量已经不多,而衡量这类LP价格的要素就是聆听的效果和封面的保养状态。

因此,LP的收藏价值取决于它的状态和品相,而不能单纯从存世量去考虑。在单声道录音和立体声录音交接的年代(1960年代),很多唱片都有单声道和立体声两个版本,虽然封面设计和压片版次、地点都完全一样,但由于聆听效果的关系,立体声版本在今天的市场价格要高出单声道不少。

那么为什么存世量的多少不能作为LP选择收藏的唯一标准呢?由于LP是易耗品,而不是像CD那样磨损率相当低的载体,这种特性就决定了LP的存世量基本上是以发行量按照存世时间逐年减少的(当然这其中需适当考虑到再版的因素)。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年代越久就越具有收藏价值。但是LP首先是音乐的载体,它具有收藏和欣赏双重功能,并不是年代越久远的唱片演奏水平就越高。再者,如果单纯考虑年代因素,那么很多早期的单声道LP(录音和压片水平一般乃至粗糙)就比LP成熟期的产品更有收藏价值?比LP早出世几十年,存世量更少的SP(快转虫胶唱片)就更有收藏价值?正确答案显然不是这样。

如果单纯从存世量方面考量的话,那么LP/SP的收藏范畴更接近于古董(但绝大多数品种又达不到古玩和文物的级别),这样就可以不考虑或少考虑唱片的播放效果,但这又和当时发明LP取代SP的目的相悖了。还是拿瓷器来做比方,现当代的瓷器,除了观赏性外,也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衡量LP的收藏价值和聆听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整体而言,聆听价值大于收藏价值,而收藏价值反过来也可以证明可听性。

说起LP,就不能不提到它以前音乐载体的历史。LP取代的SP(每分钟78转的虫胶唱片),此前已经稳居市场主导地位近三十年,有十英寸盘(直径25.4厘米)和十二英寸盘(直径30.5厘米)两种规格,主要用来录制古典音乐,每面可播放四五分钟;此时也出现过八英寸乃至更小的盘,但并不适合所有唱机的唱臂。

受到单面播放时间的限制,唱片商便不得不(特别是在录制大部头的古典音乐时)推出唱片集(Records Album)。1909年德国Odeon公司出版的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用了四张双面SP。次年DGG推出历史上首个全本录音《卡门》,更是由十余张SP组成。相比之下HMV出唱片集的时间较晚,是1917年的萨利文轻歌剧《日本天皇》(The Mikado)。到了1930年代,唱片公司开始大量出版唱片集,通常一个集子有三到四张双面SP,收入六到八首曲子,及至LP诞生,初期的容量标准就是以四张SP来设定的。

SP的最大不足不在于音质。从1928年电气录音取代机械录音方式起,录音的水平逐渐提升,二战前后更是引入磁性录音技术,而战前好莱坞电影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录音系统RCA和Western,在音域范围和音质保真度上已经接近HI-FI的标准。SP的问题出在容量上。播几首流行歌曲尚问题不大,若是需要欣赏全本音乐剧或歌剧,则需在一两小时内反复起立换片达十几次;后来有了自动换片唱机后,虽然不必劳听者大驾,但一幕还是被割裂为好几段,如果是播放连续性更强的交响曲和协奏曲,其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LP的雏形出现于1931年,RCA推出了名为“Program Transcription”的直径三十厘米的黑胶唱片,每分钟转速33 1/3转,每面播放时间约十分钟。但由于价钱昂贵,又和通行的播放系统不兼容,再加上大萧条弄瘪了美国人的钱包,结果到1933年就无疾而终了。此时哥伦比亚公司也拿出了类似的产品(十寸盘),以Harmony、Clarion和Velvet Tone三个牌子发售,但也和RCA的结果殊途同归。

不过,这次革命性的尝试为日后LP正式登场打下了伏笔:用家们(大部分是电台播音室里的专业人士)发现新格式的唱片较之SP噪声低,又耐磨。到二战行将结束之时,有又以黑胶制作的SP出现,一方面也是由于战争使得虫胶来源短缺。自1939年起,服务于哥伦比亚公司的匈牙利工程师哥德马克(Peter Carl Goldmark,1906-1977)和他的同事开始研制适合于33转唱片的播放系统,目标相当明确:价廉而实用。

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于1948年6月21日在纽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展现,LP的制式标准最终确定为每分钟33 1/3转,直径三十厘米(十二英寸),和十七年前的试验性产品一模一样。

作为对哥伦比亚公司推出33 1/3转LP的回应,1949年RCA的四十五转EP(Extense Playing,每面播放长度约十到十五分钟)也登场了。无论是33 1/3还是45转,在压制工艺上的最大改进是唱片沟槽比78转SP更窄,平均值为0.001英寸(二十五微米),比起78转的0.003英寸(76微米)压缩了三倍。因此LP的官方名称被定为“密纹唱片”(Microgroove),相对于粗纹唱片而言。

和后来CD取代LP一样,SP并不甘心退出方兴未艾的唱片市场,更何况此时大多数播放系统仍然是78转的天下。SP的拥护者认为LP只是在放唱程序方面做了简化,而音质由于沟槽宽度的压缩存在劣化现象,而大唱片公司对于LP的前途也持相对审慎的态度。的确,最早的LP由于录音技术的关系,只是在降低背景噪声上较SP有优势,更何况很多LP是采用从SP上翻录的音源。而且LP的售价相对要比大量生产的SP来得贵。

同时,LP阵营内部的转速之争,也推迟了LP全面取代SP的步伐。哥伦比亚的33 1/3转和RCA的45转各持己见,使得大量无所适从的顾客对新产品持观望立场。从容量角度看,LP较适合录制大型器乐曲和声乐作品,而EP的长处在于较少的压缩、尺寸,适合录制流行歌曲和器乐小品。到了1950年代中期,LP和EP阵营终于达成和平共处,采用了共同的RIAA生产标准,与此同时,多速唱机的流行也使得转速之争得以解决:大多数唱机可以在33 1/3转和45转间选择转速,也有相当一部分为三速唱机,保留播放78转SP的功能。

然而音质上的竞争仍在SP和LP/EP之间展开。相当部分人士认为转录到LP上的音乐缺乏SP的质感。两大阵营在音质上的竞争,直到1950年代中后期高保真立体声录音技术出现后才告结束。在美国,RCA在1954年11月1日发行了最后一套78转SP——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的《人老心不老》(Young at Heart),而SP则到1960年才终告停产。在如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SP退出市场的时间更晚,甲壳虫乐队的专辑在1960年代的印度大多以SP格式发售,1970年代英国还以78转SP播放儿童教育课程。英国哥伦比亚公司(HMV-EMI)是大唱片公司中最为保守的,他们的最后一张SP于1960年3月发行,次年停产。

真正奠定LP主流播放媒体的地位,既不是在转速之争时,也不是和SP的音质比拼,而是结合了高保真录音的概念之后。高保真录音的滥觞始于1920年代,电子录音和麦克风问世后,有声电影的诞生对录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二战甫一告终,以下三方面的技术提升,决定了高保真录音(High Fidelity-HI-FI)的尺度:

一、高灵敏度的开盘式磁带录音机的使用(1947年米高梅公司率先采用);

二、比调幅广播音质更好的调频广播的出现(1941年开始商业性播出);

三、放大机的频率更宽广、输出功率更大,麦克风的灵敏度更高

以上三方面中的后二者无疑需要更准确清晰的录音技术来匹配,从1920年代的早期电子录音到1930年代频宽有限但清晰度增加的电影声带录制系统,再到调频广播的出现,作为录音工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保真度和频率相应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其实德国在战时以德律风根公司(Telefunken)为基地,基本普及了磁带录音机的使用,虽然很大部分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这和同时期英国Decca公司为军方的雷达系统提供高灵敏度录音技术一样,客观上都为高保真录音技术的成熟打下了基础。

高保真录音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声音的各种特性,就像早期电影使用无法变焦的镜头拍摄,而后进化到可变焦镜头、广角镜头拍摄一样,改善声音在音场中的纵度、深度以及声音本身录制后的失真度。这样一来,以简陋的电子录音甚至更早(也是更糟)的机械录音的音源,显然不能适合技术的进步了。早期录音以人声和小提琴最多,钢琴次之,大型乐队更少,就无疑是受限于技术水平。

由于各家唱片公司都采用不同的高保真录音设备,很难界定何时是HI-FI的确切运用之时。按照目前所有资料,1931年RCA就以自己的电影声带录制系统录制过高保真的SP(22900系列和24000系列),但在糟糕的78转重播系统上,听众得到的是一片吵杂的噪音和模糊不清的声音,RCA到1934年就中止了此类尝试。

1947年,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在好莱坞米高梅公司的录音室和工程师姆林(Jack Mullin,1913-1999)相遇,姆林向这位歌曲大王展示了远较1930年代先进的磁带录音系统,克劳斯贝当下决定以这个系统预录节目的电台播出带。他向一个当地的电器公司Ampex投资五万美元,让姆林改造这个系统,使之能够商业化。姆林成了克劳斯贝的首席录音师,后者也成为美国第一个以高保真系统录制唱片的艺术家。1948年Ampex公司制造出第一部高保真录音机(200型),由此拉开发烧音响史的大幕。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意味着听众安坐家中就能获得近似于在音乐厅般的享受。大编制的管弦乐曲中的各个声部,那怕只是声响微弱的大管或长笛,以HI-FI系统录制后,都听得清清楚楚;SP时代经常用钢琴或者小乐队取代的歌剧中的合唱团,也终于以作曲家指示的编制演唱;至于单件乐器和人声,则失真度更低,更富于质感;早期电子录音根本无法收录的一些现场的细节,都可以历历在耳。以HI-FI系统录制的音乐,压制在背景噪声巨大、放唱时间有限的SP上,自然就像用黑白电视机收看彩色电视节目一样别扭。从此SP走向没落,而数年后立体声录音技术的出现,彻底宣告了LP时代的到来。

立体声唱片在1958年开始进入民用商业领域,但是立体声录音技术的诞生则要早得多。几乎在1931年RCA推出很快就夭折了的LP唱片的同时,EMI的录音工程师布鲁米伦(Alan Blumlein,1903-1942)就拿到了立体声录音技术的专利号,是为电影院的还音系统而设计。此后HMV也拿出了立体声SP的试验性产品(1933)。美国方面则有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弗莱彻(Harvey Fletcher,1884-1981)也于1932年研制出立体声录音和还音系统,但较布鲁米伦的双声道录音和还音系统,弗莱彻的系统一开始显得庞大而笨拙,录制大型乐队作品时,一连串麦克风横贯于乐队头顶,多时竟有八十个之多。不过弗莱彻很快就摸索到了类似于布氏的录音方法。1932年3月12日,他在费城音乐学院用两个麦克风为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费城管弦乐团录下了斯克里亚宾的交响诗《普洛米修斯》,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立体声录音。次年贝尔实验室进而研发出三声道录音系统,于当年3月22日现场转播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乐团的音乐会,将立体声信号传至华盛顿的宪法大厅。

由于SP不是立体声录音技术称职的载体,贝尔实验室更倾向于将它用于电影录音和电影院播放设备上。1938年米高梅公司率先采用四轨录音技术为影片配制声轨(一轨对白,二轨音乐,一轨音效),1940年第一部采用立体声技术录制配乐的电影由迪斯尼公司推出,它就是大名鼎鼎、还在五十多年后重拍的《幻想曲》(Fantasia)。

《幻想曲》的录音采用四条光学声轨(其中一条由电影院的扩音机调节音量),日后就被称为“幻想之声”伴音系统(Fantasound)。但由于当时电影院大部分都只有单轨还音装置,所以《幻想曲》的拷贝上的声带还是单声道的,唯一的例外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影城。当年录制的配乐(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立体声版本在《幻想曲》DVD中有收录,一共四段。

立体声影院系统真正开始应用,要到战后的1950年代初,也即Amepx公司推出高保真磁带录音机之后。从1952年起,电影公司纷纷采用三十五毫米磁性录音带录制伴音,恰好这一年宽银幕电影也面世了,处女作就是带有纪录片样式的《宽银幕驾到》(This Is Cinerama),银幕较普通银幕拓宽三倍。次年华纳又推出宽银幕立体电影《恐怖蜡像馆》(House of Wax),堪称当下流行的3D电影的老祖宗,其立体声还音系统则采用“华纳之声”(WarnerPhonic)。1954年后七十毫米Cinemascope成为宽银幕电影的主流制式,但是多轨立体声还音系统则基本未变,直到1975年杜比系统(Dolby System)出现为止。

猜你喜欢
高保真唱片录音
大自然的唱片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坏唱片
Symmetries in the Sem iosphere:A Typology
电视媒体“走转改”如何做到“高保真”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高保真色彩管理应用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