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吴明
又到年末,回顾2014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有太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发现。不过,这些新奇的发现是否能在短期内改变我们的生活尚难预料,一般来说,学术界的前沿热点离普通民众的生活还很远,要“接地气”尚需时日。那么有没有一些能让我们普通人感到有趣又实用的重要心理学新发现呢?
为了选出最佳答案,我们给出了4个入选条件:1.有一定的媒体关注度,受到学界的关注并能引起普通民众的兴趣;2.研究方法没有漏洞,研究过程严谨,发表在权威的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上;3.其结果“接地气”,与我们当前的生活相关,并且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推广;4.耐人寻味,能引起大家对日常生活行为的思考。
通过严格筛选,终于有4个心理学新发现脱颖而出。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四大心理发现到底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吧!
新发现一:不安的人性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什么都不做,“放空”在家发呆,一个人想东西,你会觉得是个好主意吗?2014年7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关注了这样一个貌似奇怪的问题。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威尔逊教授及其团队通过11个实验表明,人们并不喜欢独自安静思考,而是耐不住想做点别的东西,甚至是伤害自己也不为过。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单独坐在一间没有过多装饰的房间里,不允许带手机或其他随身物品,只允许思考或做白日梦。在不同的实验中时间跨度为6~15分钟不等。然后,他们报告自己是否享受这个过程以及是否能够集中精神。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安静,没有事情打扰他们,但是大部分人都说自己无法集中精神,容易走神。参与者都认为这种体验并不好。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果,研究者让实验参与者单独坐在自己家中,也同样只能坐在那里思考,不能做其他事情。结果,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此期间耐不住寂寞,偷偷在家里进行其他活动,例如听音乐或者玩手机,或者离开原来位置到处逛逛。可见,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家里,人们都无法享受独自一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
接着研究者做了一个对比:随机分配一部分人独自呆着思考或幻想,另一部分人可以做一些与其他事物有互动的事情,例如阅读或者听音乐,但也无法与他人交流。结果显示,独自做点事情比独自思考要更令人开心得多,也更容易集中精神。
接着研究者又提出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人们是否宁愿做点于己不利的事情,也不愿意独自思考呢?
接下来的实验与前面基本一致,不过这些参与者除了独自思考外多了一个选项:可以通过按一个按钮来轻微电击自己。结果,在18个男性当中有12个人对自己进行了至少一次电击,24个女性中则有6人电击自己。在实验之前,所有这些人都尝试过了电击的效果,并且认为自己愿意“破财消灾”,尽量避免被电击,结果在实验中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
由此可见,人们并不“懒”,我们总是在寻求一些外部的刺激。我们难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我们不想被这个世界“抛弃”,总在想方设法与外界互动,包括人和环境,例如不经意地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站起来走一走或者随心哼一首歌。
新发现二:金钱的魔咒
人穷志不短?世间当然有很多穷人翻身的励志故事,但是贫穷的确给人造成了重重困难,除了经济上的,还有心理上的。这个发现并非基于单一研究,不过麻省理工学院的豪斯霍费尔在回顾了众多研究后,集中指出了贫困的心理危害,并发表在2014年5月的《科学》杂志上。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当前仍有15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美元。尽管无法定义什么是真正的贫穷,但是处于金钱缺乏的状态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后果:同样的事件对穷人来说会产生更大的压力、消极的情绪和抑郁。这些会导致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倾向于做出短期或者说短视的、保守的或者说无远见的决定,因而他们无法找到一条在长期看来会使自己走出贫困的人生道路。由此,这些贫困的人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贫困→消极的心理后果→无法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贫困。
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均表明,收入越低的人往往压力越大,具有更高的皮质醇水平。皮质醇是一种压力激素,从生理上反应人的压力水平,皮质醇水平越高表明压力越大。豪斯霍费尔及其同事在非洲肯尼亚做了一个实验,在捐助当地人一笔钱后,他们的幸福感升高、压力和抑郁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也降低。瑞典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中了大乐透之后,人们在精神药物上的消费降低了。可见收入的提升对心理也有提振作用。反之,研究者在肯尼亚观察了遭遇旱灾的农民的压力水平,发现他们在收入降低后皮质醇水平升高了。可见收入与心理是有因果关系的。
那么,这些心理后果,即压力和消极的情绪对人的决策能力有什么影响呢?研究发现人在压力下或者不开心时,更加不耐烦,喜欢短期投资。例如,有实验在诱发伤心的情绪后,人们对时间的等待更加焦躁。另一个研究中,人们在吃下一颗可以使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的药物后,他们在决策中也更加缺乏耐心。他们此时更愿意选择获得短期的和稳定的回报。我们生活中一些重要投资,例如教育和健康都是一种长期行为,无法带来短期收益。
穷人要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从心理上战胜自己。对于低收入群体,经济援助是一方面,帮助其换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关键。
新发现三:负罪的网络
忙了一天后,坐下来看看电视,看看视频或者玩玩电脑游戏是不是你放松的方式?你会感到内疚吗?第二个问题有点奇怪,但是的确会有人因此感到内疚。德国美因兹古腾堡大学的赖内克教授及其合作者于2014年6月在《传播学刊》上发表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应该是能让人恢复精力的休闲方式。但是,研究发现,那些压力过大的人不仅无法感到轻松,而且还会感到内疚和失败。
研究者调查了471个人在研究开始前一天的“媒体使用”情况,即看电视或玩游戏等行为,并且测量了他们的自我损耗程度、拖延行为、内疚感、恢复体验、活力程度和所看的电视内容的难易程度。从心理学上说,工作繁忙的人在劳累一天后会出现自我损耗的现象。自我损耗是指在完成繁重的任务后,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被耗竭了。也就是说,人的自我控制或者说意志力是有限的,一旦用完后,需要休息重新补充。
结果发现,自我损耗越大的人越容易把看电视看作是一种拖延行为,比如,认为自己因为看电视所以懒得不去健身了。而这种认为自己在拖延的信念使得当事者为看电视而感到内疚。为工作操心越重的人越会认为自己看视频、玩电脑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因此,这些人无法充分从“媒体使用”中恢复活力。他们变成了工作的奴隶,对休闲行为有负罪感。
之前的研究表明,“媒体使用”是可以让人放松和恢复精力的。但是这个研究发现了矛盾的结果,即那些应该从中受益最多的人反而从中受益最少。
这个研究让人重新审视看电视、“追剧”、上网冲浪、手机刷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媒体使用”对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这个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获取各种媒体内容,但是这些行为是“休息之源”还是一种“压力之源”,尚待细致的分析。
新发现四:冥想的老人
一个人可能会感到孤独。一个人可能需要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排解孤独。有没有一种方法让你独自一人时不再感到孤独?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哈根教授等人于2014年1月在《老化与精神健康》上系统回顾了老年人如何降低孤独感的研究。经过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正念冥想是一个较好的干预手段,并援引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尔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为典型案例。
孤独是伴随人一生的课题。孤独的婴儿会养成焦虑的依恋人格。孤独的青少年会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进而难以融入社会。孤独的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彷如困兽。即使到了老年,人们仍然渴望老伴的依偎和儿孙的陪伴。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始终在为摆脱孤独而努力。科尔教授的这个研究是第一个表明正念冥想可以降低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
现在有不少老年人都是独自生活,孩子和亲人都不常在身边或甚少有时间陪伴他们,他们通常是一个孤独的群体。因此,研究者选取了这个群体来进行研究。
研究者招募了40名年龄在55~85岁之间的老人,并且将他们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即用于对比的组)和正念冥想组。正念冥想组的老人每周要会面一次,每次两个小时。他们在会面时接受正念冥想的培训,并且平时每天进行正念冥想30分钟。正念冥想的理念是让人专注于当下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固着于过去或总想着未来。
对比参加正念冥想之前和之后的孤独感测量结果,研究者发现,进行正念冥想8周之后,正念冥想组的老人孤独感显著降低了。由此可见,正念冥想可以让人独自抵抗孤独。
这个研究另外一个意义在于其对正念冥想的应用。正念冥想的好处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美国《时代周刊》曾在2014年2月以“正念的革命”为封面文章标题介绍了正念冥想。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学学术界亦难以“幸免”,各种研究层出不穷、良莠不齐。2014年值得回顾的心理学新发现绝不止以上4个,若想面面俱到,反而可能失去其初衷。笔者仅希望亲爱的读者能在此刻放下肩头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先把电视、手机、电脑放一边,静下心来,独自体会周围的环境,然后尝试一下正念冥想,或者仅仅是思考一下人生,只需6~15分钟。2014年已经接近尾声,当你回顾一年的收获时,但愿这4个心理研究还能触动你的内心。是时候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迎接更加愉悦、丰富、充实的新生了!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