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淑新
辞职创业
大学毕业后,程维去了阿里巴巴工作,一度成为阿里最年轻的区域经理,后来做到了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职位。他在杭州时曾经遇到过打不到车的痛苦。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和朋友在寒冷的冬天吃完饭,在埋单的时候打开手机叫来一辆车,等结完账,出租车也到门口了。这样便可以优雅地上车就走,不用再在寒风中苦等,也不用想着如何绕过50米开外的那个人先“抢”到车。
在碰到职业天花板后,程维于2010年辞职,他先后考虑过六七种软件,最后决定开发打车软件。但当他向身边的人征求意见时,问了10个人,10个人都说没戏。原因很简单,首先是北京的“的歌的姐”一般都40多岁,郊区农民较多,很多人拿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发短信外,根本不会用什么APP;其次,叫车人的诚信也是个问题,很有可能在车没来时,就上了其他人的车。
尽管所有人都认为不靠谱,但程维坚信中国互联网改变了衣食住,而移动互联网一定会改变行。程维认为:“出租车拒载已经成为大城市的普遍现象,嘀嘀打车的最大价值是匹配用户和司机的需求,减少司机的空载提高效率。是人们在出行方面有痛点和需求。就像在没有淘宝网之前,我们买东西似乎也不觉得很麻烦,同样,在没有打车软件之前,你也没觉得打车困难。而有了打车软件后,需求和痛点被发现并解决,你就会发现在路边打车受冷受热是多么痛苦,而提前用打车软件叫辆车在楼下等你是那么惬意。”
2012年6月6日,程维的打车软件公司——小桔科技开张了。
百般推广
公司一开张,第一个问题就来了。程维必须在产品开发的前两个月时间内,找到愿意使用嘀嘀打车的司机,否则产品上线后没有出租车在线,乘客就根本叫不到车。北京一共有189家出租车公司,程维决定全部跑一遍。
程维第一次去出租车公司讲课,下面坐了100多名司机。他站在台上说:“今天突然发现,大伙儿的运营方式和工作习惯跟30年前没什么区别。但油越来越贵了,路越来越堵了,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了,钱越来越难挣了。我原来用互联网帮助别的行业的人提高了效率,现在想试试看能不能帮帮大家。”100多个人里,有20几个有智能手机,只有8个愿意试一试。程维已经很满意了。
最初他想了好多方法做推广。印十万张代金券,一张券免费叫车一次,发给打车最难的国贸和中关村办公区的白领。或者在北京火车站发小广告。效果却不佳。
到9月份,产品上线首日,嘀嘀打车的北京地图上,只亮了16盏灯,也就是只有16个司机在线,方圆5公里内,乘客根本找不到司机。程维想出了个笨办法。他给一个叫徐诚的员工每天发300块钱,让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嘀嘀打车叫车,绕着北京二环、三环、四环跑,打完一辆再叫一辆。最后,徐诚打车都快坐吐了,但还是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创业初期,嘀嘀打车后台运行比较耗电,也耗流量,再加上司机多数不懂手机,不少司机找上门来理论,说刚用了几天就用了十几兆流量,让他们赔钱。在有些地方推广的时候甚至被司机拨110报案,说嘀嘀打车是专门骗流量的骗子。
推广软件需要资金,程维缺钱,他花了5000元在北京西客站推销。北京的冬天很冷,四五个小伙子站在有着过堂风的过道里,站一个小时皮肤就裂了,有的小伙子上一天班就会发烧,休息两天再来,就跟红军打仗一样,在最艰苦的环境下说服司机装嘀嘀打车软件。
当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的时候,2012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帮了打车软件的忙,很多人上下班打不到车,就开始尝试用打车软件。那一天他们第一次单日超过1000个订单。之后,乘客们激动地在微博上分享,被更多的人知道了。嘀嘀打车的订单呈爆发式增长,一个冬天过去,北京装嘀嘀的司机数量已经有一两万。进入2013年,嘀嘀打车开始进军上广深等城市。
口碑传播
作为一款市场化产品,嘀嘀打车没有完全照搬现有的出租车价格体系,而是在上报北京市交通委之后,引入了价格杠杆,乘客和司机可以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内协商议价。比如在高峰期,乘客可以选择多支付10元的价格,吸引司机抢单。还有一些偏远地区,司机回来往往要空驶,为了鼓励司机接单,乘客也可选择多支付一部分来补偿司机空驶回城的油费。就在嘀嘀打车一路高歌猛进之时,政策的利剑落到了打车软件的头上。2013年5月,由于打车软件允许加价,嘀嘀打车等打车软件被深圳交通委叫停。当时,深圳交通运输委员会要求,出租车司机不得使用手机召车软件,并将联合执法支队进行专项整治。
程维不想半途而废,在和交管部门的沟通中,反复强调打车软件的初衷:“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捣乱的。”此事很快被全国各大媒体报道,甚至还上了新闻联播。不过,好在媒体舆论的导向是支持嘀嘀打车等打车软件这样的创新事物。最终,深圳交通运输委员会解封了叫停禁令,打车软件在深圳可以正常使用了。
作为一款基于手机的打车类应用,程维一直坚持通过语音而不是文字来发送目的地信息。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对于处于驾驶状态的司机和在路上的用户而言,使用更方便了,而且听起来更有温度。据统计,司机在使用嘀嘀打车后,平均每天能够增加100元的收入。获益的司机乐意主动给乘客推荐嘀嘀打车,目前嘀嘀的用户中有60%都是来自司机给乘客的推荐,乘客又给自己的朋友推荐,这样就形成了口碑传播。
有个姓孟的老司机今年57岁,干了一辈子出租。现在也会通过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接活了。孟师傅用了嘀嘀打车之后,“往那儿一眯,听响儿,抢单就行。”他买了一个手机,花了700多块钱,开始的时候买了70兆/月的套餐,不够用,1月份开始,换成了300兆/月的套餐。孟师傅将此软件推荐给了白领小米。有一次,小米在望京开年会,结束时,许多人叫不到车,只能在寒风中苦等。这时,一个安装了嘀嘀的人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那个晚上,她一共用嘀嘀帮同事叫了6辆车。第二天,整个公司都成了嘀嘀用户。同样的传播方式,让百度、去哪儿、360等企业的全体员工也都成了嘀嘀的“粉丝”。
2014年1月6日下午,嘀嘀打车宣布独家接入微信,支持通过微信实现叫车和支付,同时宣布了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的消息,中信产业基金领投,腾讯跟投3000万美元。
面对嘀嘀打车的最大竞争对手——快的打车抛出补贴1亿元的政策,嘀嘀宣称用户不需要安装嘀嘀打车软件,在微信里即可实现叫车,并用微信支付,还可享受司机和乘客各返10元的补贴。具体到不同城市的销售,也各有差异。在北京,司机大多爱聊天,口碑效果显著;广州、深圳的司机比较沉闷,移民城市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度比较低,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一些;在上海,通过一些优惠、奖励活动就能快速打开市场。现在,正式运营的21个城市里,就采用了21套推广策略。“全国打车最难是北京和杭州,北京的特点是靠雪,一下雪订单量就飙升,华南和华东是靠下雨。”程维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培养用户预约叫车的习惯,让用户提前15分钟用App预约叫车。
目前,嘀嘀一天服务的用户已经达到三四万,拥有35万司机。在北京6.7万辆出租车中,目前已经有超过50%的车安装嘀嘀打车软件。
虽然嘀嘀打车获得资本和用户青睐,然而依然没到盈利期。程维表示,现阶段要先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长线投资的项目,更关键的是客户对产品的依赖度。基础没打好就匆忙考虑赢利,只能加速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嘀嘀打车是生命周期长的产品,人们会更看重它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责编/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