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彪
2013年12月27日,在“感动龙江”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当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建华区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院长易连军走上领奖台时,全场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组委会在易连军的颁奖词中写道:他们衰老,他们重病,他们残疾……但是他们都是有尊严的生命,都需要呵护,并值得尊重,好人易连军用真切的爱意去温暖老人们最后的时光,她用行动告诉世界:他人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依靠。
易连军原为齐齐哈尔铁路医院主管护师,今年60岁。11年前,目睹失能老人的痛苦,萌生了开办失能老人护理院,为失能老人服务的想法。易连军和丈夫卖掉了房子,办起了失能老人护理院,他们也在护理院里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安了家,全身心照顾失能老人。随着收治失能老人越来越多,护理院从原来只有8张床的两室一厅,发展到现在的拥有100张床位的全市首批“四星级”护理院。她的诚信专业护理院先后护理过百余位老人,最大的105岁。其中12位患者完全康复回家,有16名气管切开的病人拔掉气管套恢复正常生活,114名褥疮患者完全治愈。而易连军也被称为失能老人的守护神。
从护理妈妈开始的护理院
“老爹,您今天想吃什么?”“我大姑娘做什么我都爱吃!”
“老妈,不要怕,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您要是听懂我的话,就眨眨眼睛。”
无论是谁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这家的女儿真是孝顺。然而,这感人的画面不是发生在一个家庭,而是在一所失能老人护理院——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
这家护理院,是60岁易连军和她的丈夫创办的。
在这里,你听不到护理人员叫失能老人的姓名。一声声“爹”、“妈”,透着护理院人员与老人们亲如一家的情感。
在这里,与其他养老院不同的是,有着和医院一样的摇床,床头挂着病历卡,还有氧气瓶和心电仪等急救
设备。
在这里,最特别的是,住的都是丧失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目前这样的失能老人有81位,也就是易连军和护理人员挂在嘴上、惦在心中的“爹”和“妈”。
易连军与这些失能老人结缘,要追溯到她的老母亲脑梗瘫痪在床的那段时间。10年前,易连军把患脑梗塞的妈妈接到身边照顾。那会儿,她和丈夫工作很忙,儿子正上高中,只好雇了一位阿姨来帮忙。一个月下来,母亲生了一身褥疮。最终,易连军决定每天挤出时间,用自己做护理工作的专业知识照顾母亲。渐渐母亲的褥疮开始好转,脸色也红润起来。到过易家的人,都夸她是个好女儿。
在护理母亲过程中,易连军切身感受到一个失能老人生存的艰难。于是她突发奇想,租用一间房子,办起了一个只有8张床位的失能老人护理院。每天帮助他们擦洗身子、清洗衣物、提供可口饭菜,收取最低廉的
费用。
11年间,易连军带领护工为“老爹、老妈”们量身订制出一套专业护理程序,每天定时给老人测血压、脉搏和体温,指导用药;每3个小时给老人翻一次身,24小时不间断;定时给老人敲背、按摩;早晚各一次眼部护理、口腔护理;定时擦身理发、喂水喂饭,鼻饲老人每天5次营养搭配进餐。看到老年人安详满足的样子,听到老人家属一句“您辛苦了”的温暖话语,易连军觉得所有付出都十分值得。
易连军的丈夫王洪林说,她们24小时为老人忙,我就是24小时的助手。今年64岁的王洪林原来是一名机车乘务员,为了帮助办好护理院,老王提前5年退休,成了护理院一名不拿薪水的“编外”职工。
“这些年,没睡过一宿完整觉。”易连军说,每天只有后半夜才能睡着。前半夜人躺在床上,心里挂念外面的老人,怕他们发生抽搐、心脏疾病、或无意识拔掉鼻饲管等情况。这份牵挂使她一边“睡觉”,一边听着老人的“动静”,如果听见,立刻就能起身处理。这也养成了她常年不关严门睡觉的习惯,关门感觉不踏实。
晚上睡不好,白天闲不住。每天早晨,易连军都要和护工们一起给老人擦脸、擦身体、换尿片、翻身,然后是喂饭、打鼻饲,接着还要喂药、做口腔护理、眼睛护理,还有测血压、脉搏、体温……“对一些有前列腺病的老人还要进行膀胱冲洗。”一天到晚闲不着,生活很不规律。
“每天脑子里都在想,谁该喂多少药,谁不能吃什么。”老人的疾病很多,有的糖尿病,有的插管不能吃酸性的,这些都刻在易连军的脑子里。在自己做的同时,她也要看着护工,怕护工们做错。
由于失能老人的生活无法自理,易连军和护工们每3天就必须为81名老人实施人工排便,而这种事情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小时候的易连军爱干净,用她的话说是有洁癖。一次刚拖完地,同龄的孩子找她玩,结果把地面踩得全是脚印,当时的易连军就差把不高兴三个字写在脸上。在小伙伴要走的时候,她不想地面上再多几个脚印,说要把他背出去,结果挨了母亲的打。“环境改变人!”易连军说到。
环境改变人的同时,人也在改变环境。从2003年,照顾患脑梗塞瘫痪在床的母亲引发开设失能老人护理院后,11年的时间里,护理院从只有8张床位,到2011年拥有50多张床位,但还有不少失能老人住不进来。直到2011年12月,建华区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总面积940平方米,拥有100张床位的新院,床位问题得到了解决。新院共三层楼,目前住着81名严重失能老人。
这些改变是与易连军的坚持分不开的,在她的坚持下,才有了现在的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81位老人才有了一个能够安享晚年的乐土。
易连军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情怀中,追求着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
真爱织就的温暖时光
严寒的东北,最低气温零下30 摄氏度。阳光照进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病床前,显得格外温暖。患有帕金森氏症的71岁徐宝传老人虽然说话有些吃力,但对正在喂他吃第二顿餐食牛奶的养老院院长易连军还是伸出了大拇指。看着眼前的情景,徐宝传老伴韩秀兰阿姨情不自禁:“这里的服务太好了,比亲人还周到,老伴身体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
过了没有多长时间,看了下表后,易连军说:“该给‘爸‘妈喂药了。”随后走出办公室,来到老人的房间。在给91岁的“姜妈”喂完药后,易连军又细心地做了口腔护理,临走时还和“姜妈”贴了一下脸。她说,这是“姜妈”最喜欢的互动,每次贴脸老人都很高兴。
“吴老爹”喝点水,“王妈”吃水果了……一句句“爸”“妈”把易连军和失能老人们变成了一家人,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们变成了骨肉至亲。11年来,易连军把护理院当成自己的家,把需要护理的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好每一位老人。日复一日的默默坚持,易连军用爱心与责任换来了失能老人的干净整洁,让他们能有尊严的安享晚年。
“白妈,该洗脸了!”易连军轻轻唤醒的是67岁的白桂兰,老人看到易连军便露出了笑脸,说:“大姑娘来了,你对我最好。”说话间,易连军手拿温热的毛巾给老人擦脸、洗手、梳头,动作小心翼翼,生怕老人有不适的感觉。
随后,在白妈目光的注视下,易连军又来到82岁的臧爹床前。老人不能自主咀嚼,吃饭靠鼻饲,口腔很容易滋生细菌。易连军每天除了给臧爹洗漱之外,还要在餐前给他做口腔清理,先把老人嘴里的痰抠出来,再用棉签将口腔擦干净,最后把甘油涂抹在老人嘴上。
没有血缘关系,相互间却以“爹妈”、“女儿”相称;他们互相牵挂惦念。因为心中有爱,让他们从不同的家庭“走”到一起;因为心中有爱,让这群素不相识的人,组成了一个溢满温馨、充满爱心的大家庭。
护理院开办11年来,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收治的几位老人,到如今的81位,不仅名气越来越大,更成为闻名鹤城的爱心品牌。也正因如此,易连军光荣地当选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失能老人呼吁
易连军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开会的那段时间,她最惦记的还是护理院的那些失能老人们。临进京前夜,那些失语、失能老人们,用眼神和颤抖的手给易连军送行,她明白老人们的意思,是让她放心到北京干大事,不用惦念他们。可是能么?易连军10年来从没离开过老人们这么多天,她上火左眼充满血丝,牙龈也肿了。易连军说,护理失能老人专业性很强,我最担心鼻饲被老人拔掉,最担心护理员睡着了忘了给老人翻身吃药、接尿。她告诉记者,这11年间她是开着门,听着老人们的呼吸声睡短觉的。说到这她眼圈湿润了!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统计,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9亿,大约3000万以上的老人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其中,失能老人已达940万,仅齐齐哈尔就有6000多失能老人需要护理。而相对于这个数字的护理人员却是少之又少。现在从事护理的人员年龄偏大,平均文化水平低,基本没有护理知识,没经过专业训练。护理技术只能用在干中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授,而专业护理只能用极少数有护理工作经验的人去做,导致他们异常辛苦,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易连军新招收的50岁以下人员,由于心理准备不充分,没有生活护理的知识和经验。大都不愿意长期和失能老人在一起,又整天接触屎、尿、痰等排泄物,有的人只来看看就走了。长期以来导致护理人员短缺成了大难题。
为此,易连军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国家应加强失能老人护理专业人员培训。易连军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人,能加入到护理失能老人的队伍中。国家应推行公办失能、失独老人护理院。让老人们都有失能保障,让天下父母都能平安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