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面临的矛盾

2014-09-09 02:38陆翠华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7期
关键词:家校矛盾家长

陆翠华

现在很多老师面临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既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学,更不是上级的考评,而是家长。许多教师甚至认为,自己和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是教育的伙伴,而是教育的对手。与家长打交道,实在是令人头疼,让教师感到压力的巨大。目前,教师面临的很多困惑就是家校沟通上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只有解决了这些矛盾,教师的幸福感一定会提高。

一、角色不同引发的矛盾

家长与孩子是亲子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是情感重于理智,而教师对于学生则常常是理智重于情感。双方往往缺少换位思考,其结果,家长与教师对双方的教育情感、教育方式产生不满,造成沟通障碍。

二、评价不同引发的矛盾

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同,对其评价的重点也不相同。家长更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教师了解的是学生在校表现,而学生在家与在校表现存在着极不相称的现象,导致家校双方产生心理冲突。如四(2)班有个外籍学生,母亲教育观与中国的教育相差甚远。他可以突破学校的种种规定,早上到校常常很晚,放学常常要提前回家,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随心所欲,影响周围的学生的思想行为,觉得他搞特殊化,自己为什么不行呢?班风有下降的趋势。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急了,要家长改变这种局面,但家长很不理解,一味指责教师的教育有问题。

三、功利性态度引发的矛盾

长期以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似乎形成了处理问题的功利性态度,即只有学生出现问题,教师或家长才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这种被动的、僵硬的联系方式,缺乏人际交往之间应有的感情色彩,而使家校双方都产生了不满情绪。教师不能报忧不报喜,在报忧之时还要学会报喜,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有闪光的一面,教师要让家长知道教师看到了其孩子的优点,家长才会心平气和地和你对话。如,有个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学生的作业没有完成,非要留下来补好才能回家,还常常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不是。这些家长看到这位老师,最好能躲掉,有的干脆在校门口不愿进来了。试想一下,这种关系,怎么会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呢?

四、印象失真引发的矛盾

由于沟通信息传播的失误,引起教师与家长对彼此印象的失真,形成双方在交往前的消极定势,因而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能产生交往的正确动机。如孩子的诉苦,使家长误以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不喜爱;由于学生表现出的任性、散漫,使教师认为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在心理上形成失真印象。如有两个孩子相撞,结果一年级的孩子的乳牙撞掉了。当时其他人都有看清这一幕,大家各说一词,结果矛盾越来越深,为解决问题设置了障碍。

五、缺乏尊重引发的矛盾

现在的家长,大概社会的浮躁,情绪很激动,遇到事情,不是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而且一根筋,爱钻牛角尖,爱较劲。有的,因为对教师不信任,让孩子把录音笔带到学校,录音教师的言语,抓老师的把柄,要鸡蛋里挑刺。这种采用极端的、偏激的方式,如何解决问题呢?再如,三年级某班的一位奶奶,就是因为班主任隐瞒了外公外婆来看望孩子的事。后来,自己在打骂孩子时,这个孩子冒出了一句:你们再这样打我,我要到妈妈那里去!经“审讯”,孩子招出了外公外婆曾来校看望自己的事。(父母离异,原来跟随母亲的,二年级时,奶奶硬要把孩子拉在自己身边抚养。)这位奶奶就大为发火,第二天一早到校,对老师指手画脚,大吵大闹。学校没有理由剥夺外公外婆看望外孙的权利。自己的错误的观念还要强加教师的身上,怎么行呢?

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沟通:多沟通、主动沟通、有效沟通。其实,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教育的发展,彼此谁也离不开谁。在这方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来。”相信,任何一位家长和老师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纸做的房子里学习。尤其在信息时代,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学习早已不局限在学校和课堂,社会和媒介对孩子的影响已远远大于学校。此时此刻,最需要家长和老师结成緊密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全力抵制来自方方面面的不良影响,对孩子进行科学、符合其成长规律的教育,让孩子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快乐、健康、幸福地成长。

当然,沟通的方法有许多。最重要的是信任,最核心的是尊重,最基础的是建立畅通的渠道。还得指出,学校有必要对那些负面情绪严重的家长做一些个别的心理辅导及家庭系统的辅导。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澧溪小学)

猜你喜欢
家校矛盾家长
家校距离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