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彬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古诗词名篇的鉴赏是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当提到鉴赏,很多学生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它并不像学生们想象得那样难。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因是情感,而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达到鉴赏的目的。
要寻找古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必须要了解古诗词的两个“意”,即“意境”和“意象”。
一、从意境宏观把握所谓
“意境”,顾名思义,“意”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意境是“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那么如何通过意境鉴赏诗词呢?
1.结合自然景物,体察作者情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十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夕个性鲜明的修饰语,凝练却不简陋,描绘出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流水映着小桥、人家,衬托出环境的幽静。落日的余晖冲淡着枯藤、老树、昏鸦等灰暗色调。“自古逢秋悲寂寥”,全曲以低沉的情调,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游子沦落他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2.同类比较阅读,开阔读者视野
杜甫的《江村》和辛弃疾《西江月》都以描写农村生活景象入笔,把农村司空见惯的自然风光、日常生活场景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不同的是辛弃疾的词全在写景,表现出一种恬淡安适的心境。而杜诗在写景之中更充满了对生计的担忧,“但有故人送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表面虽是喜幸之词,内里却包含了后顾之忧和悲苦之情。因此,杜诗显得“境”幽“意”远,辛弃疾的词则“境”美“意”美。
二、由意象具体分析
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这就需要我们对意象作一个了解。什么是意象呢?诗词中所借的“物”即为“意象”,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单位,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明代诗评家胡应麟曾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品味揣摩意象对鉴赏古诗词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通过意象来鉴赏诗词呢?
1.要了解传统审美观点,积累惯用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另外,还必须了解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例如:关于月的诗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月”是客观的景物,没有感情色彩,但出现在古诗词中,则能传达诗人的主观情感。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用“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因为“柳”与“留”谐音,且杨柳随风摇摆之态令人生依依惜别之情。对此,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积累,進行比较阅读,从而加深我们对诗句中蕴涵的情感的理解。
2.联系作者实际生活,把握意象特征
诗是情感的产物,而情感是最具个人性的。所以我们在体会蕴涵在意象背后的情感时,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同是咏蝉,骆宾王和李商隐则表现出了不同情感。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骆宾王《在狱咏蝉》咏物抒情,借物喻人。作者因身陷囹圄,愤慨不平,满腹委屈。听到蝉声凄切悲凉,自然就想到个人的危难处境,认为蝉的品格高洁,又自然联系到个人的洁白无辜。故触物起兴,借物寄意,写下此诗。诗中物我浑然一体,合二为一,浑然天成。李商隐《蝉》,作者以蝉喻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清高,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自己。下四句直抒胸臆,透露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由此可见,诗人只是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选择意象,这就使他们笔下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诗词鉴赏并非一朝一夕努力就能够取得成效,它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我们如果能够坚持做到从两“意”着手,体察诗情画意,就一定会在古诗词鉴赏中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