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松,龚传谊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 靖江 214521)
EH47超高强度钢焊接工艺研究
唐 松,龚传谊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 靖江 214521)
对在万箱船舱口围板应用的EH47超高强度钢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碳当量和冷裂纹敏感指数,在焊接工艺的试验过程中分析了力学性能、工艺参数等,得出该材料在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超高强度钢;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接头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船建造的规模越来越大,为得到足够的船体纵向强度,越来越厚的高强度钢板在大型集装箱船的上甲板区域进行应用。作为工业革新的最新成果,屈服强度达到460 MPa的EH47级超高强度钢被引入使用在集装箱船的上甲板区域结构,特别是舱口围板结构,以达到降低使用钢板厚度,减轻船舶的空船重量,提高航运经济性的目的。研究超高强度钢EH47的焊接性,目的在于评定焊接接头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为制定出合理的焊接工艺提供可靠的依据。金属的工艺焊接性研究方法一般分为间接评定法和直接评定法2种。间接评定法常用的方法一般有碳当量法、裂纹敏感性指数法、连续冷却组织转变图、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等方法;直接评定法常用的方法一般有焊接热裂纹试验、焊接冷裂纹试验、焊接气孔敏感性试验等。本文根据10 000 TEU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板采用的超高强度E47钢的特点,将综合采用间接评定法及直接评定法对E47钢的焊接性进行研究。
10 000 TEU集装箱船入级挪威船级社,舱口围板使用EH47超高强度钢板,最大厚度为70 mm,交货状态为TM。
本船EH47钢屈服强度为590 MPa,抗拉强度为665 MPa,伸长率为22.5%;在零下40 ℃时,做3组横向冲击试验,冲击功分别为171、179、152 J。
EH47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EH47钢化学成分
根据EH47钢板的化学成分,按照国际焊接学会(ⅡW)推荐的碳当量公式[1],计算出EH47钢板的碳当量Ceq为0.432。
按照日本伊藤等人所建立的冷裂纹敏感指数公式[2],计算出EH47钢板的冷裂纹敏感指数Pcm为0.185。
EH47钢板在万箱船上主要应用在舱口围板结构上,如图1所示。
图1 EH47钢在万箱船上的使用区域
根据集装箱船舱口围板的生产工艺,选取了埋弧自动焊和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焊这2种焊接生产方式。焊接材料按照挪威船级社规范要求的质量等级,选择低氢型的焊材,见表2。
EH47钢的碳当量Ceq为0.432,钢材的淬硬倾向较大,焊接性一般,需要考虑焊前预热。根据考虑冷裂纹敏感指数Pcm、焊材含氢量及板厚因素的预热温度计算经验公式[3],计算出焊前预热温度T0。经验公式为:
Pc=Pcm+H/60+δ/600
T0= 1 440Pc-392
式中:Pc为冷裂纹敏感指数,%;δ为被焊金属的板厚,δ=70 mm;H为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考虑到选用的是低氢型焊接材料,H=3 mL·(100g)-1。
代入计算,得到T0=114 ℃。
表2 EH47钢选用焊接材料列表
由于经验公式的板厚适用范围为19~50 mm,而EH47钢板厚为70 mm,超出经验公式的使用范围,因此从生产实际出发,重新设计了2种接头形式的焊接冷裂纹倾向试验方案。在0~5 ℃低温环境下,使用较低的线能量焊接时,试验其焊接接头的冷裂纹倾向,试验方案见表3。
表3 EH47钢焊接冷裂纹倾向试验方案
方案1完成后,取宏观试样观察其根部打底焊区域,未发现有裂纹。
方案2完成后,取宏观试样观察整个焊缝及热影响区域,未发现有裂纹。
方案2完成后,在宏观试样坡口表面下2 mm处及根部表面下2 mm处,按照母材区域2个点,热影响区3个点,熔合线区3个点,焊缝中心区3个点的方式,取2组维氏硬度HV10数据,硬度最大值在坡口表面下2 mm处熔合线区,为317 HV10。硬度值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硬度值分布图
方案2完成后,分别在坡口表面下区域及根部区域对冲击试验进行取样,试验结果见表4。
表4方案2冲击试验结果
通过分析方案1和方案2的试验结果,板厚为70 mm的E47钢在0~5 ℃环境温度情况下,采用小线能量不预热焊接时,得到的性能结果全部满足挪威船级社的相应规范要求,仅在根部的熔合线区域的冲击值偏低。
在正式焊接工艺评定时,如果采用适当提高预热温度的措施,应该可以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
正式焊接工艺评定时将EH47钢的焊接预热温度设定为50 ℃,试验层间温度范围控制在50~250 ℃。埋弧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选用双面V型坡口,平焊,热输入控制在小于45 kJ/cm。
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选用单面V型坡口,陶质衬垫为背面材料,立焊,热输入控制在小于30 kJ/cm。
工艺评定的试验结果分别见表5、表6。
试验结果完全符合挪威船级社要求,且冲击试验数据的富余量较大,因此认为焊接工艺试验的结果是成功的。
EH47钢焊接性良好,淬硬倾向不大,但需要钢厂严格控制碳当量Ceq值及冷裂纹敏感指数Pcm值。
表5EH47钢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拉伸性能)数据
选用低氢型焊接材料,严格控制焊接接头氢元素的摄入,尽量选用氢含量等级为H5级的焊材。另外,采用合适的焊前预热温度,控制好层间温度,安排合理的焊接热输入,是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表6EH47钢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冲击和弯曲性能)数据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等. 焊接手册(第二卷)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伊藤庆典,别所清. 高張力鋼の溶接割れについて [J]. 溶接学会志,1968,37(9):63-64.
[3]佐藤邦彦. 溶接工学 [M]. 东京:东京都理工学社,1978.
2014-03-15
唐松(1970-),男,工程师,从事船舶质量检验工作;龚传谊(1972-),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焊接管理及焊接工艺研究。
U671.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