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成
朱自清从6岁到扬州后,直至1916年(19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这期间除了随父到江西小住一年外,其余时间均在扬州度过。启蒙至小学阶段,朱自清跟随父母读书,上私塾,并师从扬州名师李佑青和戴子秋学习古文。高等小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江苏省两淮中学(后改名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中学),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荣获学校品学兼优奖状。据他的级任老师李方漠先生回忆,朱自清“在那时喜看说部书,便自命为文学家”,因学习刻苦勤奋,所以校方将品学兼优奖状颁给了朱自清,这是对他学业、品格的褒扬。在扬州的十几年小学与中学生活,对朱自清的影响是直接而持久的,这使得朱自清对扬州有一种纯朴、真挚得近乎如痴如梦的亲切感,这种感情到晚年愈发强烈。扬州对于朱自清而言,不仅有着儿时生活经历的亲切关系,而且更有着对性格人品的潜在影响。
校歌谱写教育理念
1921年,朱自清来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他给省立八中留下一首校歌:
“浩浩乎长江之涛,蜀冈之云,佳气蔚八中。人格健全,学术健全,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体育须兼重。人才教育今发煌,努力我八中。”
相比于朱自清后来为浙江省立十中、西南联大和私立五华中学撰写的校歌,八中的这首校歌,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包括要求学生的人格学术同发展,并应能自治自动、兼重体育。虽然目前的文献并无朱自清在八中任教的具体事迹记载,但综观他1920~1925年在全国七所学校的任教经历,有好几件事都堪称这首校歌中教育理念的有力证明。
1923年,朱自清任教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教授国文。他循循善诱,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都力图解放学生。他的学生陈天伦在《敬悼朱自清师》一文中回忆说:“民国12年,我在温州中学初二读书,朱先生来教国文,矮矮的,胖胖的,经常提一个黑色皮包,装满了书,不迟到,不早退,管教严,分数紧,课外另有作业,不能误期,不能敷衍。说起他的教学方法,真是亲切而严格,别致而善诱。那个时候,我们读和写,都是文言文。朱先生一上来,就鼓励我们多读多作白话文。‘窗外‘书的自叙……是他出的作文题目,并且还要我们自由命题,这对于做惯了‘小楼听雨记‘说菊之类文言文的我们来说,得了不少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身为现代白话文学的著名力行者,朱自清在他的国文课上,让学生体验更为活泼而有生命力的白话文阅读和写作,无疑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而且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和文笔,为他们的“人格健全”和“学术健全”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1924年3月,俞平伯应邀到白马湖朱自清兼课的春晖中学玩。他在3月10日的日记里写道,“佩弦上下午各有课二小时,他去上课,我旁听了一堂,学生颇有自动的意味,胜第一师范及上海大学也。”如此的课堂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有“以后现今”启发式教育理念的意味。而朱自清的这一方式可以说是“一以贯之”,后来他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上新文学研究课时,在课堂上常常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听到学生有新的见解,他立即高兴地说:“啊,你的意见很新。”如此“自治自动”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同春风化雨,不言而教。
来到春晖中学不久,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上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他在文章中谈到,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如果把教育当作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荣滋长”,而且还会“两败俱伤,一塌糊涂”。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呢?“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他认为,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所以,他说:“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
朱自清在春晖中学,一反“师道尊严”的传统,要求学生克服见了老师就“矫情饰伪”的毛病,培养做人“纯正的趣味”。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和学生平等讨论、平等相处。一次,朱自清的学生王福茂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可笑的朱先生》。文章写道:“他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他的脸带着微微的黄色,头发却比黑炭更黑。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黄黄的显出在黑发中;一对黑黑的眉毛好像两把大刀搁在他微凹的眼睫上……他的耳圈不知为何,时常同玫瑰色一样。当他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看了他的后脑,似乎他又肥胖了一半。最可笑的,就是他每次退课的时候,总是煞有介事的从讲台上大踏步跨下去,走路也很有点滑稽的样子……”朱自清在这篇作文中画了许多双圈,并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他说,自己平时教大家怎样写作,王福茂则给大家一个榜样,这就是描写人要让人读后如见其人,最好还应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此处理,和蔼可亲,平等待人,给学生的人格健全以更多的空间。
理念传承与校本化实践
朱自清先生给江苏省立八中所写的校歌,其主要内容既可以看作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八中教育理念和教育现状的一个映射和总结,更是现在的扬州中学所着力遵循并发扬光大的优秀教育传统。
八中时期,李荃校长非常重视理科的实验教学,不惜出资采购当时先进的理化教学实验设备。他说:“光读书,不动手,学得不会深,将来也不会教人。”周厚枢校长同样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在国家没有颁布统一的课程纲要的情况下,各科课程的设置均由学校决定,校长“对课务内容,尤致深刻注意”,亲自参与其事。自部定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学校的课程则一方面“依据部定纲要”,一方面“顾及本校自身的历史和学生的志趣及需要,认真研究,力求精进”。
扬州中学首以“数理”闻名,而在其他各科,“亦皆植基深厚,无不全面注重,力求均衡发展”。八中时期,音乐、美术、手工均作为必修课开设。民国十九年的元旦,艺术品展出中,学校陈列品多至二千三百余件,内容有国画、西画、图案画、摄影、手工等;学校音乐会演出节目三十余个,有独奏、独唱、伴奏、二部合唱、四部合唱、丝竹、昆曲、京剧、歌舞等。校友回忆当年的情景:“全校学生千余人雍雍熙熙、弦歌不辍,为一学府,亦为一大家庭。”艺术教育之成果于此可见一斑。
以上可以看作是校歌中“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理念在历史中的具体实践。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扬州中学,仍然秉持和延续了这一优良教学传统,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更通过种种举措,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学校近年来搭建了“必修”“必选”“自选”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围绕着“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开设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二十多个自选模块,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基础全面、个性突出;同时注意引入部分国际课程,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中保持课程建设的前瞻性。
可以看到,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的社团遍地开花。“火花社”号召大家碰撞思想、激活思维,搜集一切生活和学习中的有效创意;“模拟联合国”意图增强学生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结构、程序和功能的认识,让他们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看问题,并同时提升解决冲突、运用英语、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电影社团”不仅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旨在提升大家的品鉴能力,拓宽视野。
学校除了关注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还关注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灵。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节、运动会和各种球类、健美操比赛,强调各项群体运动,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乐群”的精神。
所以说,那一年,朱自清先生在扬州中学,不仅仅留下了一首校歌,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育人事业孜孜不倦的探求轨迹,留下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和一种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教育理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