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平,陈鹏典,庄礼兴
(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33;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和膝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膝骨关节病,影响人群较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目前,由于临床上采用的中西医治疗手段繁多,在诊治时就必须挑选疗效较为理想稳定的治疗方法,以保障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并降低其症状复发率。笔者自2010年至2011年运用穴位贴敷疗法配合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研究中的60例患者来自我院门诊,均符合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组(治疗组)30例,单纯电针治疗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6年;对照组中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①近1个月常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 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膝关节晨僵≤30 min;⑥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者即可诊断为退行性膝关节炎。
①合并其他膝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肿瘤、化脓性关节、关节结核等;②合并膝关节骨折、副韧带、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③合并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或血肿;④伴有其他严重的心脑肾等原发性疾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未能完成治疗、资料不全或疗效无法判定等影响疗效判定的。
2.1.1 电针 取穴:内、外膝眼(患)、阳陵泉(患)、足三里(患)、血海(患)、鹤顶(患),并予以辨证施治,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风市(双)、曲池(双);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遇寒痛增者加大椎;关节重痛,手足沉重者加中脘、丘墟(双);关节疼痛,手足不温者加太溪(双)、三阴交(双)。常规消毒后,均快速进针,以酸胀感为度,针刺深度约为1.0~1.5寸,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18次/min),其电流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留针20 min后出针,每周3次(隔天1次),连续治疗3周。
2.1.2 穴位贴敷 药物组成:威灵仙15 g,当归10 g,黑老虎20 g,川芎10 g,透骨草、走马胎、路路通各20 g,黄柏、玄胡各15 g,干姜10 g。上述药物打磨成细粉,经清水兑用后使其成糊状。贴敷药物的为方形胶布,边长约2 cm,厚约0.5 cm。贴敷穴位为以下两组:①肾俞(双)、腰阳关、膝关(患)、梁丘(患);②命门、志室(双)、膝阳关(患)、曲泉(患)。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出针后,对以上穴位进行药物贴敷,贴敷时间为4 h。每周3次(隔天1次),连续治疗3周。
单纯采用治疗组中的电针治疗方法。
采用insall膝评定量表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其疗效,并采用疗效指数[(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作为其疗效指数。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在70% ~95%之间;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在30% ~70%之间;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不足30%。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采用秩和检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nsall膝评分采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经治疗3周后,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nsall膝评分均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穴位贴敷配合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优于电针治疗。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54.73 ±12.54 86.33 ±13.25*△对照组 30 55.40 ±13.09 76.20 ±11.8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nsall膝评定量表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nsall膝评定量表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07.33 ±27.71 169.07 ±35.71*△对照组 30 107.73 ±22.83 149.73 ±19.7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n=30) 例(%)
退行性膝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导致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邪,致使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膝关节周围肌肉、筋骨及关节本身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为主的诸多症状。在本研究中,经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insall膝评定,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达93.33%,而对照组中30例患者总有效率73.33%。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穴位敷贴配合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其总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均比单纯电针高,效果比单纯电针好。笔者在临床上发现,穴位敷贴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能够获得良效,结合电针疗效更显著。
从中医角度上看,退行性膝关节炎属中医学中的“骨痹”,多因风、寒、湿邪及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所致。膝关节局部穴位选择,根据“肝主筋”、“胆经主骨所生病”及“胃经乃多气多血之经”等理论,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三条经脉上的穴位。辨证取穴远端腧穴主要选择腰部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上的穴位。这部分穴位有很好的温补肾阳功效,以达到温补一身之阳气以抵御外邪、驱邪外出。针刺时,通过膝关节周围穴位的刺激,可调节膝关节周围气血,使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而加以一定频率的电刺激,可达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以达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故电针选穴主要以患侧膝关节局部穴位为主。出针后,选取一些祛风湿散寒及温补肝肾、活血通络的药物进行局部穴位贴敷。贴敷时,因以上选穴较多,治疗上可依据部位功效分为两组,交替使用,以避免因贴敷药物长期、大量刺激而造成的皮肤破损。
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看,穴位贴敷是通过所贴敷药物的温度、压力、化学等因素,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激发经络之气来实现对人体的调节作用[3],故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穴位和经络起到作用的,且都与经络低流阻通道的作用有关。中药经穿透到腧穴后,可沿循经低流阻通道传输,直接作用于经络和脏腑,起到双相调节作用。另外,经络腧穴具有储存性、外敏性、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及整体调节性等[4],通过穴位吸收药物,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吸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将药物的理化刺激直接作用于多功能、多层次的经络系统,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能以低于口服量的小剂量用药,取得高于大剂量用药的效果。
电针是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加上一定频率的电刺激,结合了普通针刺和电刺激的双重效应,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现代研究发现,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作用机理多样化。首先,电针治疗可以降低多种致炎因子的影响。当软骨细胞及细胞基质遭破坏后,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如 IL-1β、IL-6、TNF-α等是导致关节炎症的重要因素,是慢性炎症的调节剂及始动因素,并与后期软骨的破坏密切相关。电针连续治疗可显著降低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达到防卫免疫、抗病镇痛的效应,从而发挥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5]。其次,电针可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退行性膝关节炎除了关节功能损害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关节的疼痛,而电针可发挥镇痛的作用,通过激发神经生物学机制而促使內源性阿片肽的释放,从而可明显的缓解该病所造成的关节疼痛的症状。內源性阿片系统与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密切。有报道[6]也表明,膝骨关节炎模型经电针治疗后,可使与应激相关的皮质醇显著降低,说明电针刺激可显著改善疼痛的症状。再次,电针可通过肌肉的收缩促进局部循环。局部电刺激可使关节周围肌肉进行节律性的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关节渗出液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关节软骨面的修复。
综上所述,在进行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配合穴位贴敷可增强疗效,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作用及经络穴位的调节作用,达到消除关节炎症水肿、补肾、强壮筋骨等效果;电针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有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疗效。两者相结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8(1):28 -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129
[3]严伟,殷建权,李东,等.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5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6):50 -51
[4]路相,王榴艳.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1):53 -54
[5]朱峥嵘.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5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42 -1143
[6]陈波,谢西梅,李佳霖.艾灸治疗对兔KOA软骨损伤及TNF-α、TGF-β1和IGF-1表达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6):69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