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垃圾分类市场化 实现资源利用垃圾减量

2014-09-07 08:2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23期
关键词:废品居民垃圾

成都市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废品回收资源化的企业,自 2012 年开始参与成都市锦江区垃圾分类工作,通过两年多的试点运行,初步建立起了“签约注册、垃圾积分、积分兑换”运作体系。

一、垃圾分类困局遭遇机遇

我国垃圾分类提了多年,但收效甚微。该公司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包括3 个部分:可回收、厨余和其他,分别占 40%、35%和 25%左右。可回收部分又可分为4 类:一是高价值或量大的回收物,如废家电、纸板等,约占总量的 15%,有人卖、有人收,销往回收站;二是有价值的零散回收物,如塑料瓶、易拉罐等,约占 10%,扔进垃圾箱后有人拣、有人收;三是难拣出的回收物,如碎纸、瓶盖等,约占 5%,可回收、没人拣;四是价值低的回收物,如牛奶盒、玻璃、织物等,约占 10%,有价值、没回收。目前,前两类可回收物进入废品回收系统;后两类进入环卫系统,可以进行分类减量。

厨余部分也有分类潜力:一是通过在家庭内过滤、挤压等方2式,能降低占总量 10%左右的水分;二是采用食品处理机打碎后进入下水道,可使厨余降低到总量的 5%;三是就地或集中生物处理,减少进入末端设施的处理量。

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虽然已有较长历史,但主要是依托于废品回收体系,既没有做到应收尽收,也没有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推进不力,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废品回收不规范。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从事拾荒的人员有上万规模,散乱无序缺乏管理。同时,废品再生领域存在大量灰色地带,极易产生旧衣物变黑心棉、废旧家电无序拆解等环境及社会问题,而且碎纸、玻璃、牛奶盒等低价值废品无法得到有效回收。

二是垃圾分类不叫好。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垃圾分类工作,对垃圾分类寄予厚望,层层部署、层层动员,但工作停留在贴标语、发传单、放桶等形式上,对垃圾组分没有认真分析,可回收部分分类效果不明显。居民觉得该卖的都卖了,剩下的分与不分一个样,逐渐失去兴趣。

三是分类投入不持续。在垃圾减量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政府对持续投入感到吃力。公益组织和物业公司主导的垃圾分类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因资金需求巨大难以支撑。此外,没有达到相应的服务规模,企业难以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在认真分析现状后,成都绿色地球从中发现了市场机会:首先,政府越来越重视垃圾分类;其次,城市再生资源回收领域乱象丛生,急需变革创新;最后,通过规模化的集中分类,可以提升再生资源利用率和垃圾减量率,同时还可获得经济收益。

2012 年,锦江区政府垃圾分类实施“管干分离、服务外包”,该公司通过招投标进入锦江区垃圾分类市场。

二、政企携手创新管理

成都垃圾分类市场化

区政府制订了垃圾分类试点三年推进计划,头三年以采购服务方式进行补贴,每年投入 700万元。三年采购期结束后,企业继续提供垃圾分类服务。三年推进计划明确,2012 年覆盖居民 2万户,2013 年覆盖居民 5 万户,2014 年覆盖居民 8 万户推进目标。

区城管局作为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帮助企业协调房管、环保、街办、社区之间的关系。该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的现代服务企业,建立分类机制、建设分类设施,利用信息技术,以用户体验服务为切入点,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

通过分析城市居民投放垃圾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他们设计了周密细致的分类服务流程,并辅助以信息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保障了参与效果。

一是进行实名注册。向居民免费发放分类回收桶、垃圾袋、积分卡和用户手册,为每个家庭实行实名注册,建立信息档案和绿色账户。

二是引入二维码技术。二维码贴纸成为每袋垃圾的身份证,可以溯源到家庭,根据分类情况为居民进行环保积分。

三是做到废品全回收。通过在便利的位置设置回收箱方便居民投放,把过去回收站不收、本身又有再生价值的包装盒、旧衣物、利乐牛奶盒、薄塑料、碎玻璃等集中收集,真正做到减量化、

资源化。目前,该公司已回收低价值包装杂纸 442.5 吨、利乐牛奶盒 193 吨、碎玻璃 460.2 吨、各类塑料薄膜和织物鞋帽等 731吨,占总回收量的 65%以上。

四是建立信息平台。将关键运营信息实时分享,供政府和社会进行监督。管理人员随时可以掌握分类投放情况、兑换数据等信息。

居民家中可回收物数量不少,但产生不集中、不好存放、交售不便,收益又很低,使得居民对垃圾分类不“感冒”。为此,他们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一是分类简单易行。居民与该公司签订协议并实名注册后,只需在家中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两类,并在可回收垃圾装袋贴上二维条码投入指定的垃圾箱即可。

二是建立兑换体系。可回收垃圾被集中运往二次分拣中心,由工人进行扫描称重分拣,每袋垃圾对应的积分自动记录到居民的绿色账户中,实现了“垃圾”到“积分”的转换,成功建立起“垃圾银行”。居民可随时登陆账号查询积分情况,并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参与积分兑换活动。通过设置回收物的不同积分标准,引导居民进一步对可回收物进行细分投放。

三是兑换礼品多样。充分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积分兑换礼品包括日用品、绿色产品、话费Q 币充值、公益渠道捐赠等,下一步还将考虑与银行、超市、公共交通等对接。

截至今年 7 月,该公司共兑换积分 2790 万分,兑换礼品 15.5万件、总价值超过 150 万元,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垃圾分类活动得以持续推广。

该公司对垃圾处理流程强化闭环管理。

一是自建收运系统。为了避免先分后混,建立了自己的收运系统,包括两辆中型回收车、6辆小型社区回收车,每天负责 110 个小区 380 多个回收箱的收集清运。

二是自行集中分拣。租地 2.5 亩建立了二次分拣中心,按照行业标准对收集到的可回收物进行细分类和初步整理,经过分拣的可回收物分为7 大类 50 多个细类。

三是对接正规企业。为避免出现环境风险,该公司与一批经过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认定的正规再生资源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回收的废旧灯管、节能灯、镍镉电池等少量有害垃圾,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

三、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政府层面来看。一是减少末端垃圾量。该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 10 年,保守估计每年可回收资源 4000 吨,低值回收物占 65%,10 年预计可多回收 2.6 万吨,实现垃圾减量。每吨垃圾处置费 240 元,至少可为政府节约处置费用 624 万元。以 8 万户居民一年产生 8.76万吨生活垃圾计算(24 万人,每天 240 吨),低值回收物减量约3%左右。

二是打下分类基础。在已经形成分类习惯的小区,今后可以尝试进行“可回收、厨余、其他垃圾”三分类试点,实现垃圾全面分类减量。

三是增加就业机会。项目提供了 20 多个岗位,这些工人得到了完善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平均月收入高于成都最低工资水平。

从社会层面来看。一是增强居民环保意识。目前,该公司在成都市锦江区已试点覆盖 6 个街道 110 个社区,参与分类居民达 64235 户,占全区总户数的 20%;居民注册参与率超过 80%,知晓率超过 80%,日常活跃投放率接近 50%,分类正确率超过 95%。试点以来,共回收可回收物2649 吨。这些关键指标在国内外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中都是非常高的。从 2012 年起,组织开展环保“进校园”活动,已有 6 所中小学每学期对近万名学生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教育,在学校内设置了回收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让分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是改善小区人居环境。居民和物业公司反映,开展分类活动的小区公共区域更加整洁了,每周举行的现场活动也增加了居民之间的交流机会,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三是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如果把回收的再生资源量化为环境影响,共计减少树木砍伐10131.65 棵、减少原油消耗21906.05 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0977.48 吨。

从企业层面来看。一是获得经费支持。在前三年,政府每年投入采购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研发、分拣厂地建设、车辆采购、社区回收箱设计等),用户服务配套(为每个参与家庭免费提供一套回收桶、垃圾袋、条码和手册等物料,社区回收箱的制造安放等),还有培养用户习惯进行的活动(初期礼品奖励、大量市场宣传活动等)。这些资金在居民形成稳定分类习惯、企业达到核心业务盈亏平衡之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是确定盈利规模。基于目前的运营数据核算,该公司将垃圾分类服务范围确定为 8 万户。8 万户的用户规模在分类习惯养成后,每月可以回收各类可回收物 300~500 吨,销售收入约30~45万元。其中,回馈居民的积分价值约占一半,而负责日常回收分拣的人工和场地车辆成本约为 10 万元,再划出一定的宣传和活动费用3~5 万元,总体来看是略有盈余的。如果未达到 8 万用户和回收规模,收入就难以支持运营所需的车辆、人力、场地等固定成本。

三是坚定发展信心。三年政府补贴结束后,8 万户居民形成稳定分类习惯,企业可在长期保持微利的情况下为这些居民提供服务,保障垃圾分类减量效果持续下去,不再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如果在补贴期结束后,政府提供场地、运输、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则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废品居民垃圾
石器时代的居民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基于物联网的住宅小区废品回收系统
倒垃圾
将互联网+废品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从捡废品中受到的教育
高台居民
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