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系统整治南明河 改善城市水环境

2014-09-07 08:2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23期
关键词:处理厂污水处理河道

甲秀坝治理后

甲秀坝治理前

南明河是被贵阳人民的“母亲河”。虽几经治理,但随治随污。近年来,河道黑臭现象突出,为此,贵阳市政府下决心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系统整治。

一、整体谋划,统一实施

首先是排查现状。该市现场查勘了 36.4 公里干流和 5 条支流 58 公里河道的所有污染源,对沿河多个断面的水质水量数据、沿线生态、臭气来源等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主要污染源,明确了各类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

其次是明确目标。要求在2013 年前消除河道黑臭现象;2015年前,实现南明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2025年前,形成“水清岸绿、内涵丰富、经济繁荣”的生态环境带。

第三是进行系统治理。贵阳市改变以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统筹整治任务,系统推进河道整治、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面源治理等,将水的收集、净化、回用作为整体,形成循环系统。一是统筹上游和下游治理,实现南明河上下游联动;二是统筹干流和支流治理,涵盖贵阳城区南明河主河道及支流;三是统筹河流和岸线治理,进行清淤、翻版坝改造等河道整治和沿岸绿化、灯光等岸线景观工程,改善沿河人居环境;四是统筹内源和外源治理,河道底泥等内源污染和沿河工业点源、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等外源污染治理并重;五是统筹再生水和雨水利用,提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达到再生水要求,建设人工湿地对雨水、再生水进一步生态处理,使其作为河道的重要补水来源,每年可以节省调水费 1.58亿元。

第四明确任务。一是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改造,规模 42.5 万立方米/日,投资 20 亿;二是管网改造与建设,总长度 63 公里,投资 6.3亿;三是河道整治与生态修复,改造翻转坝 5 座,河道清淤100 余万立方米,建设人工湿地 10 万平方米,投资 12.1 亿;四是截污与臭气治理,截污口密封改造 255 处,建设 5 处等离子除臭和 2 处生物除臭装置,投资 0.5 亿。

五是引入社会力量。放开市场,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政府和企业各负其责,政府做好“裁判员”,协调督导征地拆迁、质量监管等工作;企业做好“运动员”,负责项目的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

二、调整规划、分步实施

河滨段治理前

河滨段治理后

贵阳市政府组织对原污水处理规划方案重新进行了论证,认为“南明河下游建大型污水处理厂,上、中游不建厂”的“大截排”规划思路不适合实际情况,对原规划进行了调整,按照“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上下共治、集散结合”的原则,在上中游增加 12 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就地处理、就近回用。规划调整后,可节省管网收集系统、调水补水等建设投资十余亿元,每年节省再生水利用等运行费用约 3000 万元。

按照“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思路,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治理水体黑臭为主,实施了河道截污、治污(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河道清淤、坝体改造、臭气治理等工程。项目投资18.69 亿元,全部由投资人从资本市场筹集。其中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投资 7.01 亿元,采用特许经营(TOT)模式,运营期限为 25 年,政府支付污水处理费 0.83元/立方米;截污、清淤、改坝等河道治理投资 11.68 亿元,

采用企业投资建设、政府支付的方式,工程验收合格达到治理效果后,分 4 年支付。贵阳市政府的经费来源为中央节能减排资金、污水处理收费和沿河土地出让增值收益等。

项目实施后,南明河劣五类水质水体由原有的 51%下降到 17.4%,基本消除了干流黑臭现象。市民对治理效果非常满意。国内水环境治理专家也认为,南明河治理模式对国内城市河道黑臭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第二阶段以提升水质为核心,主要实施南明河干流和支流沿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改造建设、生态修复等工程,使干支流水质和感官效果明显好转。项目总投资约 20.27 亿元,全部由投资人从资本市场筹集。其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改造建设投资 18.57 亿元,

采用特许经营(BOT)模式,运营期限为30 年,政府支付污水处理费 0.97 元/立方米(考虑提高出水标准达到再生水要求);生态修复等河道整治投资 1.7 亿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期限为 10 年,验收合格且达到治理效果后,政府分 10 年支付。政府费用来源为当地财政预算、污水处理收费和土地出让增值收益等。

第三阶段以实现南明河长治久清为目标,调整沿岸产业结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流域范围内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建立污染防治和治理长效机制。

三、几点体会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河道综合治理,贵阳市政府有 四点体会。

一是只有统筹流域、系统治理,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二是通过开放市场,引入专业力量具体实施,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和综合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促使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财政预算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和政府监管方面的能力和效率。

三是改变以往按照投资量支付服务费的做法,以治理效果(水质)作为政府付费的重要依据,确保治理效果。

四是改变了认识,原来大家认为引入社会资本后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倒逼水价上涨,结合南明河治理实践,发现过去政府只计算显性支出,没有计算隐性支出,引入市场机制将政府的隐性支出显性化,这是财政支出增加和水价上涨的真正原因,且政府支出公开透明后,有利于财政预算的规范管理,从长远控制政府债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处理厂污水处理河道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