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五夫古镇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文化价值阐释

2014-09-06 07:49魏永青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古街书院古镇

魏永青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闽北五夫古镇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文化价值阐释

魏永青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五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古镇先民所营建的公共空间在空间布局、建筑装饰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承载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这些具有文化遗产特性的传统历史公共空间应妥善保护,并因势利导地加以利用,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五夫古镇;公共空间;布局;建筑装饰;文化价值

在历史聚居类型中,古镇是一种重要的聚居形态,它介于城市和村落之间,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又历经漫长的时代变迁,而逐渐演变为形貌各异的聚居群落。古镇的空间形式可依次分为外部依托的自然环境、镇内的公共空间以及民居建筑内部空间等三个等级,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协调,成为古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共空间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

古人云:“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人属于群体动物,不可能一直待在个体空间——家里,而要生活在群体中,这就需要有相对稳定的空间形式来满足人的社会化需求。公共空间是聚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们具有形态多样、功能多样、文化多样的特征[1],在这其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社会关联,存在着人际交往的结构方式。它的存在完善了人的社会化过程,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的和谐,从而推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闽北村镇中街巷、书院、宗祠、牌坊、社仓、寺庙、廊桥、码头等都属于公共空间范畴,它们是传统聚居文化中特有的“基因群”。作为开放式的公共空间,乡民可以自由进出其中,在长期交往过程中产生深厚的情感,并在经济、文化、意识形态方面达成一些共识,遵循共同的生活习俗、价值取向、道德理念和评价标准,从而形成共同的文化背景。他们通过交流、学习、观察和体验,在特定村落社会文化环境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推动村落社会的发展;也会根据村落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变化去传承村落民俗文化,保持村落社会秩序的稳定[2]。闽北村镇公共空间不仅展示独特的空间布局与建筑装饰,还承载着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元素,是当地居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精神向往的集中体现,成为当地文化传承不断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

二、古镇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文化价值

五夫古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自古有“邹鲁渊源”的美称,古镇四周群山环绕,风光绮丽,籍溪和潭溪抚镇而过,并在镇南汇合,实现了“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这里钟灵毓秀,名家辈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

1.古街——聚落空间的枢纽

街道是聚居群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社会、人文、政治等相互关系的“公共性”;同时还具备空间场所和物质形态的“空间性”[3]。

兴贤古街坐落在五夫镇西北,是古镇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其北起五虹桥,南至文献桥,全长1000余米。古街两侧有朱子巷、凤凰巷、风车弄等二十余条巷弄,为典型的“一街多巷”式空间格局。古街两旁店铺林立,街面曲折且宽窄不一,致使沿街建筑前后错落有致,上下高低有序,营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序列。街面商铺有前店后宅式和下店上宅式两种类型,深挑的屋檐不仅能遮阳挡雨,还为乡民活动和交流提供空间和场所,街坊邻里在这里或就石而坐,或依门而立,或品茶聊天,或闭目养神。整个街巷充满着简朴、宁静、自然、亲切的氛围。在古街东侧点缀着五口古井,人称“五贤井”,象征着五位古之贤者遗给地方的恩泽,这些水井加强了古街公共空间区域的凝聚力,同时也完善了古街的整体布局。

兴贤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如今,街面上还保留有五座跨街古坊门,坊门上分别镶嵌有“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市街”、“过化处”、“天南道国”、“邹鲁渊源”等历史名人手书的横额[4]。这些坊门为街道空间节点,起到划分区域的作用,给人以不同 “场”的空间感受,比如“过化处”就是告诉过往路人,此坊前方是兴贤书院,从此开始就要将世俗欲望抛至脑后,保持高尚的情操,让心思达到理想的境界。其背面的“三市街”(图1),则代表经过这里就进入街市,回归世俗社会。这是古人的智慧,他们将有形的物质世界与无形的精神世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图1 跨街古坊门

兴贤古街作为镇内聚落空间的重要枢纽,主要利用街道的开合收放,形成节奏的变化,并通过商铺、水井、庙宇、过街坊门的设置,为当地居民构建起亲切自然的公共交往空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的纽带。如今,古街依然保留原有的空间布局、建筑风貌以及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在继续满足着乡邻交通与商贸的需求的同时,也在向后人述说五夫古镇数百年来的历史沧桑与繁华盛景。

2.书院——文化传承的载体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

兴贤书院坐落于古镇北部,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它坐西朝东,呈长方形布局,门前有宽阔的广场,院内则分为讲学、祭祀、藏书、生活等空间。这些空间既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书院的功能群体。

书院第一进为正堂,它是由门厅、下廊、上厅、天井组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正堂里红色梁柱与四周白色墙壁形成鲜明对比。上厅正壁上绘有一幅“龙生九子图”;其上方悬挂着一块“继往开来”堂匾;门厅上的横额则题为“升高行远”;天井中有石制花架,盆盆幽兰摆放其上,开阔的天井为正堂提供充足的光线,也使这里的空间得到延伸和扩展(图2)。正堂是举办重要学术活动的场所,处于书院的中心位置,凸显传统“尊者居中”的布局原则。书院第二进为讲堂,分左右斋舍,专为传道授业解惑之所。第三进为二层楼阁构建,楼上文昌阁为书院祭祀空间,中座供奉文昌帝君,左右兼祭祀胡宪、刘子翬、朱熹等五夫诸贤,既为学子树立了处世治学的儒学规范,同时也阐明了书院的学术渊源。楼下为学生起居室和书斋,另有辅助用房因地制宜,灵活配置。整个书院布局严谨大气,灵动和谐,体现了“礼乐相成”的群体布局观。

图2 兴贤书院

书院门楼为六柱五楼式砖石结构,“一字形”布局,整体造型雄伟,构筑精巧。门楼有“兴贤书院”石质竖匾,取名“兴贤”,意为“兴贤育秀、继往开来”。门楣横额为“洙泗心源”,左右两边偏门上各自镶嵌有“礼门”、“义路”横额砖刻。门楼屋檐下的砖雕斗拱呈发散式排列,与飞翘檐角形成了一股向天升腾的动势。而在屋檐顶上高高供置着代表“状元”、“榜眼”、“探花”的三顶砖雕官帽,强烈昭示着“学而优则仕”这一儒家古训。

兴贤书院作为闽北书院的代表,在当时就将教学与学术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上采用了自学、互问及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员积极思考,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兴贤书院培养出众多学者大儒,朱子理学思想在此萌芽、成熟并由此传播出去,成为中国文化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乡民对书院依然怀有无比崇敬之情,每年正月都会在此上演当地民俗舞蹈“龙鱼戏”,表演“连年有鱼”、“群鲤斗乌龙”、“鲤鱼跳龙门”、“登科及第贵盈门”等曲目来缅怀先贤、激励后人。

3.宗祠——维系宗亲的纽带

祠堂是集礼仪祭祀和宗族议事执法于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古镇中有刘氏、彭氏、连氏、王氏、詹氏、江氏等大小祠堂近十座,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刘氏家祠。它位于兴贤古街街头,整个建筑为硬山式屋顶,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梁架结构,四周山墙围合,为典型清代建筑风格。

刘氏家祠由西向东依次为正门、前进、正厅、厨房。在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正上方嵌有石刻“宋儒”竖匾,下有横额石刻“刘氏家祠”,这些石刻匾额昭示着五夫刘氏家族有着儒学世家身份。跨进正门就有一条直达正厅的“正步道”,左右两侧厢廊约5米宽,它们将前进和正厅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与狭长的前进相比,正厅更显得方正。据刘氏族人介绍正厅的形制不仅符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且还有“方根”的精神意象,意在告诫刘氏子孙做人要堂堂正正。正厅中间的神龛供奉着刘氏五位先祖的木雕神像和牌位,上方挂有“忠贤堂”、“理学名家”等匾额,四周立柱上挂有“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等楹联,显示刘氏祖先的丰功伟绩。后殿为厨房,这在闽北宗祠建筑中不可或缺,每每在家族聚会、清明祭祖、婚丧嫁娶、寿庆添丁时,族人们都要在此烹饪佳肴、开桌设宴,饮酒攀谈,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刘氏家祠作为族人商议重要事宜、举行各类活动、解决人事纷争的重要场所,族人的亲情、人伦的道理在这里被强化,而各类纠纷和争端却在这里被化解,有效促进刘氏宗族成员的团结,宗族力量的凝聚和宗族血脉的延续。

古镇中的宗祠建筑都采用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和高低跌宕的空间变化处理,营造出昂然肃穆的空间氛围,并将其固化成为人们的精神意识,从而达到维系宗亲、巩固感情、慎终追远、维护宗法的政治功能。这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遗产,其间所蕴含的追求“礼”的秩序与和谐的精神更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财富[5]。近年来,古镇众多宗祠的功能被不断扩大和延伸,在承担祭祀功能同时,也成为人们劳作、休闲的公共空间,展示出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性空间形态。

4.牌坊——贞节道德的象征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它通常被置于村口、桥头、街面以及重要建筑物的入口处,属于一种标志性和纪念性建筑。

至今,五夫古镇中还完整保留有连氏和彭氏两座节孝牌坊。这两座牌坊都位于家族老宅前,朝向与宅院朝向一致,前后各留有近五米宽的空地,增加了门前的活动范围,强化着四周围的空间属性,突显其视觉效果。

图3 连氏节孝坊

连氏节孝坊整体呈“八字形”布局,为四柱三间砖石结构,牌坊宽约10米,高约7米,基座高出街面近1米,这不仅让人有威严耸立的感觉,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皇恩浩荡的气场(图3)。节孝坊属于典型的屋宇式结构,在屋檐下用水磨青砖仿木构做飞檐、出檐和斗拱,整体呈“三飞式”。牌坊正中顶部镶嵌着一副题为“圣旨”正楷阳文石刻竖匾,其上方镶嵌一条正面盘龙的砖雕,蛟龙探首下盼,神态威严。竖匾下方有一块青白色石条横匾,上面刻有朝廷颁布的檄文 “旌表吏员刘观赐妻监生刘经文母连氏节孝坊”,其左右两边各有一块记录当年各级官员贺联的叙事匾。此外,牌坊还镶嵌着“双狮戏球”、“鱼跃龙门”、“瑞鹤祥云”、“龙含玉珠”等题材的精美砖雕与石雕,使原本肃静、威严的空间散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闽北当时高水准的建筑雕刻工艺水平。

连氏节孝牌坊整体造型气派挺拔,它让人们去追思刘经文母连氏恪守礼俗、忠贞不渝的传统美德。这里的牌坊即与宅院联为一体,却又被置于院落之外,形成了独立的公共空间,目的是方便族人和乡邻的瞻仰,促使宣扬节孝的思想得以长时间流传。时至今日,若抛开封建礼教不谈,就当年这些妇女身上所展现出自尊、自强、自重、自爱的传统美德,仍值得成为当代的一种社会导向。

5.社仓——惠民善举的典范

社仓是民办粮仓的一种,它并不特指某个粮仓,而是一种储粮制度的代名词。

五夫社仓,又名“朱子社仓”,坐落于兴贤古街凤凰巷内,由朱熹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为赈济灾民而创建。五夫社仓初建时,规模为“仓三亭一,门墙宇舍无一不备”,由于其影响极大,得到历代官员的保护并重修不辍,至今仍保存完好。

现存社仓,为土木结构,面宽三间,进深25米,面积近1500多平方米。社仓大门砖雕匾额上刻有“五夫社仓”四个楷体大字,笔力苍劲雄浑,上款为“光绪已丑仲夏吉立”,下款为“花翎郎中朱敬熙建”。门内院落四周放置一些石板,专供挑粮者歇息之用。院落中有一道仓门,入仓门即为粮仓,左右两边并列仓廒,可存放六七十万斤粮食,仓廒两侧有宽敞通道,便于农民运送粮谷时过秤记帐,仓廒后专门设有仓管人员宿舍。社仓旁有口“官仓井”,是当年朱熹对社仓防火安全考虑而特地挖掘的。井为方形大口,井栏较低,水位较高,以便于救火时方便取水,平时水井可以为附近乡民和社仓管理人员提供水源,这种空间处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际意义。

朱熹在五夫开办社仓,建立了我国最早实物形式社会保障的公共空间,打破了当时朝廷只在州县级以上设置官仓的制度,可谓一大壮举。在他制定的《社仓事目》里规定百姓在每年春夏青黄不接之时可向社仓借粮,秋冬收获后再偿还,这样乡民得到赈济,还可免受高利贷残酷剥削,克服了官仓之弊端,同时也使仓米年年得到更新。五夫社仓建成后,闽北各地也相继建成上百座社仓,惠及当地百姓。到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在朱熹力荐下孝宗皇帝下旨要求全国州、府都要效仿五夫修建社仓,并以法律的形式昭告天下,《社仓法》由此诞生。五夫社仓是朱熹的一项恤民创举,它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民本思想,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6]

6.庙宇——求福祈愿的去处

五夫镇内有大兴寺、开善寺、玉皇庵、密庵、妈祖庙、鸣山庙、新兴社、土地庙等众多庙宇,分别供奉有儒、释、道三教及当地神灵,它们共同组成了乡民求福祈愿的去处。

古镇中规模较大的庙宇通常是由多个殿堂组成的二进或三进的院落建筑群,如“玉皇庵”,它位于籍溪河畔的风水林旁,庙宇入口处有一座精致的砖雕门楼,朱红色的门板上绘制着色泽鲜艳的门神。院内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依次排列,主次分明,四周古树参天,阳光下更显静谧庄严。平日里善男信女们在此吃斋念佛、祭神拜仙,逢年过节则在此举办庙会,融宗教信仰、商业贸易、文化娱乐于一体。

此外,古镇中的社庙常常被设置在街面的牌坊、水井旁闲置的小房子里。如“新兴社”(图4),位于兴贤古街街尾文献桥头旁,在近十平方的小屋子里垒起一个高1.5米左右的祭台,台上同时供奉 “社公”、“社母”的塑像,这是武夷山当地社庙的一个显著特征,乡民将塑有秀眉的老爷供奉为社公,又塑社母配之,社神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神。整个社庙狭小而又简陋,但香火长盛,乡民将社庙取名为“新兴社”,意在祈求社神夫妇守护兴贤古街,护佑这里的百姓。古镇还有一些最小等级的庙,通常是在街道拐弯处搭建起一个面宽、进深、高度均不足1米的土台,将护佑一方的地方神灵供奉于此,这样不仅方便乡民祭拜,而且也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神灵与百姓生活更加贴近。

图4 新兴社

古镇百姓所奉行的是 “见庙就叩头,见神都供上”、“凡百神灵,尽须顶礼”等宗教信条,只要他们需要,都可以寻找或者创造出相应的神明来祭祀,在他们的信仰中具有很强的多神崇拜和共存互补特色。当地居民十分愿意将祈求平安、健康、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这些赋予神性的公共空间里。

三、结语

五夫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有着与其他普通乡镇不同的特殊性,古镇中传统的公共空间重视对民众相互交流、交往的环境空间设置,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它是古镇人民生活习俗、行为心理记忆的叠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要素,在传承古镇文化、稳定基层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许多古老的村落都被改造,失去原有的空间秩序。新建的道路广场、绿地亭阁、喷泉水池等都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 “公共空间”,它们缺乏文化底蕴和艺术趣味,让人感到机械冰冷,村民普遍存在着孤独感和失落感。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政府的重视,五夫古镇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基本得以保留。但保留不等于有效保护,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就必须以改善当地居民人居环境为核心,因为古镇里的居民是公共空间存在价值的彰显。不能因为居住环境问题而使这里的居民骤减而失去人气,丧失场所精神,对于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及古迹要严格遵循 “不改变原状”的保护原则进行修缮。此外,还可以发展当地旅游业,借用古镇原有公共空间知名度,引进一些文化创意产业,赋予其新的使命,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1]邓灿.古镇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乌镇为例[J].建筑知识,2013(7):97.

[2]陈怡.前童古村公共空间形成之民俗背景探究[J].装饰,2009(2):127-129.

[3]郑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3(3):135-139.

[4]萧天喜.武夷山遗产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35.

[5]周斌.河阳古村的祠堂建筑及文化探析[J].装饰,2011(3):90-93.

[6]邹全荣.行走武夷民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33.

(责任编辑:吕增艳)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anation of Cultural Value of Public Space in Wufu Ancient Town

WEI Yong-qing
(College of Art,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China)

Wufu town is an ancient town with a long history over one thousand years.The public space that the ancestors built,has uniqu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hether the spatial arrangements or the architectural ornaments are bearing rich local flavor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All these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The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ublic space should be properly protected and used.Therefore,that will make them to glow the new vitality.

Wufu ancient town;public space;spatial arrangement;architectural ornament;cultural value

J59

A

1008—7974(2014)06—0064—05

2014-05-19

魏永青(1974-)福建武夷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闽北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形式语言研究”。项目编号:14BG070

猜你喜欢
古街书院古镇
朵云书院黄岩店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白鹿洞书院记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