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红
摘 要:学分制是技工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是提高技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学分制的意义、作用及实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分制 拓宽 加强 突出 提高
学分制首创于美国的哈佛大学,目前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近几年来,技工教育事业在国家的重视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矛盾和挑战。例如: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和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要求提高的矛盾;机械性、封闭性的培养模式和人才需求的创新性、灵活性的矛盾。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让学生既能根据企业需要培训进厂,又能很好地完成技校学业,成为真正的技校毕业生,是技工教育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实行学分制管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拓宽办学路子,灵活安排学生的课业
学分制管理是对学生课业技能以及其他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考察。学校按计划招生,按规定的专业授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企业有需要,不管学生是否完成学业,学校都要安排学生进厂。但是学生进厂并不意味着已经是企业的人了,因为学校实行的是学分制管理。只要学生没有得到一个合格的技校毕业生所必需的学分,即使你进厂时间再长,也不能获得技校毕业生应取得的所有证书。这样就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状况在不同方面下工夫。同时学校还要对没能完成正常学习而进厂的学生加强跟踪管理。这样,学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工休时间完成学业,同时还协调了学生与企业的关系,从而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实践证明,实行学分制管理,不但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用人之需,而且学生也能按规定毕业,同时也赢得了用人企业的信赖,密切了校企关系,加强了企业用工的校企合作培训。
二、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促进管理和教学的有机结合
大多数技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是由单独成立的学生管理处或学生科负责,管理模式也都是常用的“说教式”方式,最多也是处罚和说教结合,而不能与学生的学业很好地结合。实行学分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情况,变成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纳入日常的考核当中。学生一天的行为都由一个具体数字来代替。这样,学生不但要有好的学业成绩,还必须要有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成绩。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较好的学分,也就是有较好的毕业成绩。这样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更为学生完成好学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我们实行学分制就能够把管理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
三、实行学分制,有利于突出技能操作特点,加大技能操作训练
学生的技能操作培训是技工教育的重点,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是技工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只靠设备、师资形不成良好的管理体制,因此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一个好办法,就是采用学分制管理。实践证明,采用学分制是完善教学和学生管理体制,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关键。实行学分制,将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纳入对学生的全面考核之中,而且其中技能操作的成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就不可能取得较高的学分,而没有较高的学分,学生毕业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就没有较大的空间。这样,通过连环约束,就能够促使学生在技能操作时认真刻苦,让他们知道没有动手能力,没有真功夫,是不能有好的技能成绩的。同时,学分制管理也增强了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促使老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检查,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促教,教促学”的良性循环。
四、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技能面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一个学校培养学生是否优等的一个重要指标,怎样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课题。一般情况下,技能好的学生未必体育和文艺好,体育好的学生未必技能和文化课好。所以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人才,就要把文体等综合能力的量化考核纳入到学分之中。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要想有个高学分,必须人人努力,全面发展。这样,既能促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注重文体综合能力的发展,更能促进学业较差的而文体好的学生注重学业技能的发展。只有各方面兼顾,不顾此失彼,学分才能提高,从而,在互相竞争、相互促进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技工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论采取怎样的办法,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学分制管理在实践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要在遵循技工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