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2014-09-05 00:34王静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数感教学目标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越来突出,并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文章首先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教学任务不明、忽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数感;理论联系实际

一、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国教育教学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然而,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目标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同时,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方法和理念却没有随之发生改变。在新环境中,教学方法和理念落后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并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拦路虎”。因此,有必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变革,以符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任务不明确

教学任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向,并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如果课堂教学活动没有明确教学任务,会造成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明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和任务通常也各不相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课时由教师安排。这种安排方式的随意大,教师也不容易准确掌握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教学任务不明确会造成教学活动不完整,难以实现应有的教学任务。在没有明确教学任务的课堂中,学生也更容易产生不自觉心理,降低课堂教质量。

2.忽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新课改有关小学数学改革的内容包括将传统的“应用题”转变“解决问题”和“用数学”等字眼,应用题已经基本从我国实验教材中删除。传统的应用题中有较为清楚地数量关系,而且答案唯一,学生中难以从应用题中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我国课改对教材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教师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许多教师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通常会采用问题教学法,但是许多教师在编制问题的时候通常是为了问题而编制问题,导致编制的问题包含了许多人为因素,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强。如排水问题、四步五步问题等复杂的应用问题。这种问题与国新课改的精神相悖,并严重阻碍提升学生素质。

3.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它直接体现出小学生对数学的素养,提高小学生的数感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然而,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还存在以下问题,严重影响数感的培养。一是观念淡薄。虽然数感对教师而言不是新鲜词汇,但是许多教师不明白数感的本质内涵,也没有形成主动培养学生数感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认识数感的重要性,不重视数感的培养,教师也没有主动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数感的能力。二是教师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数感多来源于教材,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情况决定了数感培养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却是许多教师不懂如何挖掘数学教材的价值,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例如曾经有个教师在讲解《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呆板的按照教材的内容解释10000由10个1000或1000个10组成,学生虽然可以掌握一点,但是并没有在学生心中树立10000的概念,学生仍不了解10000到底有多大。造成部分学生误认为10000小于7000。

三、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效率的高低和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同时,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相互脱离的,而应注意各个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和条理性,从而让学生方面的掌握和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例如《简单的组合》的教学,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如何去组合。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时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或问题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举以下例子,小明、小李和小丽三名同学要需去超市购买铅笔,但是他们三个人只有一个人可以骑车去超市,其他两个人需要乘坐公交车去超市,请问:他们有几种去超市的方法?教师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去理解题目,而且题目设置偏生活化,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设计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学习《平均数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某公司有16名员工,经理1名、副经理2名、普通员工13名,总经理工资5000元/月,副经理工资3000元/月,普通员工工资1000元/月,该公司对外宣称该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超过1500元/月。问题:你觉得该公司实际工资水平符合招聘的工资吗?这种问题不是不是单纯的简单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或评价该公司的工资状况。通过计算平均数公式可以快速得出该公司“平均工资”=(5000×1+3000×2+1000×13)/16=1500元,从结果来看,该公司的实际平均工资为1500元,但是该公司的经理和普通职员的实际工作差距较大,而且普通员工的人数远超过经理和副经理的人数,因此,1500元并不是该公司真实平均工资的反映,1000元这一众数才是平均工资的真实反映。这种算术问题和传统算术问题有质的区别,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意义远远超过教会学生解答几道数学题目。

3.数学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和实际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积累的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让学生体验生活的态度,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和实际情况中教学资源的价值,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学生养成站在数学的角度、以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讲授《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设计依次拿出10粒、100粒和1000例黄豆,让学生通过观察黄豆的数量来掌握1000的概念,并清楚、直观的认识到10、100和1000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和感知数的大小。再如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准备长度为1厘米和1米的物体,感受两者之间的长度关系,理解连个长度单位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一些实际物体的长度。如橡皮擦、文具盒等,让学生通过测量学会如何正确使长度单位。如橡皮擦应该用厘米作单位,课桌的高度和黑板的长度要用米做单位。这些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将数学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感知并习得数学知识,在感知和体会中培养数感。

四、结语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识到并重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环境中,教师要用现代教学观念武装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娟.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及实践[D].宁夏大学,2013,(11)

[2]白先玲.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探讨[J].成功(教育),2013,(23)

[3]姜夫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4]孙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探析[J].才智,2014,(13)

作者简介:

王静(1986~),女,青海省民和县人,工作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小桥大街小学,职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联系实际数感教学目标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课堂建设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对策探究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