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4-09-05 11:34齐文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桡动脉冠心病护理人员

齐文敏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齐文敏

目的 总结本科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殊点和护理体会。方法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做好术前护理、实施PCI, 术中配合医师行Allen实验, 术后做好穿刺处护理,重视并发症观察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 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老年PCI患者针对性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

近年来, 冠心病已经跃居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疾病因素之一, 且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可有效的缓解冠心病临床症状, 增加冠状动脉循环血量, 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有临床成功率较高、安全性好、创伤小等特点, 已经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1]。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 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多,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高龄是PCI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老年冠心病患者极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 且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 此因素也是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3]。同时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会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 并发症显著减少, 复发率、死亡率明显降低, 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对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PCI, 其中男49例, 女25例, 年龄60 ~7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21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 急性心肌梗死19例, 稳定型心绞痛20例;伴高血压病34例、高脂血症28例、糖尿病29例。

1.2 方法 手术均采用桡动脉途径, 因为桡动脉位置表浅, 易于穿刺和压迫止血, 损伤小, 不需要体位限制。配合医师行Allen实验, 检查手部血流畅通情况。给予手术部位消毒, 同时消毒腹股沟区域以防桡动脉穿刺失败后备用。在桡动脉穿刺局部用1%利多卡因麻醉后做桡动脉穿刺,放入动脉鞘管成功后经鞘管注入肝素、硝酸甘油, 以预防血栓形成, 然后再行冠状动脉检查或治疗。

2 结果

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 其中左主干病变4例,单支病变27例, 双支病变35例, 三支病变6例, 共放入支架113个, 无一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年龄较高, 身体机能下降, 因此导致发病时间较长, 其临床特点与青年患者也存在较多的差异, 老年冠心病患者思想较为传统, 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压力, 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 所以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意义、安全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采取的有效措施。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减退, 思维缓慢, 要提高对介入手术的感性认识, 耐心的倾听患者的主诉,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 介绍手术成功病例, 并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 从患者健康利益出发, 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告知患者主治医师和护士有多年临床经验, 彻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介入治疗。

3.1.2 术前检查 手术开始前进行常规检查, 并总结以往检查中缺项和漏项, 完善检查项目, 对患者的身体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例如胸片、心脏彩超、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生化检验、血常规、出凝血功能等项目。

3.1.3 药物准备 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抗凝剂, 例如波立维、肠溶阿司匹林, 减缓患者血小板聚集的速度, 有效预防术中出现血栓。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10 mg[4]。

3.1.4 患者准备 术前给予双侧桡动脉穿刺点周围20 cm以内、双侧腹股沟和会阴部备皮, 训练患者深呼吸、屏气、床上排尿、排便、活动肢体等。手术开始前1 d,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若患者无法放松面对手术,可给予镇静剂缓解患者紧张心理。手术当天可进食, 但6分饱最佳,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掌握进食时间, 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入导管室前应排空膀胱[5]。

3.2 术中护理

3.2.1 准备好急救药物及仪器, 急救药品包括利多卡因、肾上腺素、胺碘酮、多巴胺等药物, 急救仪器包括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心电监护仪等等。

3.2.2 在手术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护患者心电图变化、血压、呼吸、心率面色的变化, 一旦出现变化立即报告手术医师及时处理。建立静脉通路应在左侧, 并在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输液情况。

3.2.3 手术进行过程中使用局部麻醉药物, 因此患者均处于清醒状态, 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与患者勤沟通, 告知患者每一步操作, 此种做法可明显减缓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 同时也可以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3.3 术后护理

3.3.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绝对卧床休息, 术侧肢体伸直制动, 桡动脉穿刺者, 术侧腕部制动6 h, 股动脉穿刺者, 术侧肢体制动12 h。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连接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有无频发早搏、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并注意询问患者胸闷、胸痛是否缓解,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3.2 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 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抱有较大的期望, 但又怕适得其反, 担心手术不成功, 面对患者此时复杂的心理, 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及具体的情况, 向患者多传达有利的信息, 让其安心,尽量将有过介入治疗史的患者与刚手术完的患者放在一个病房, 通过相互交流可保持患者平静的心理。并帮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相关手续及注意事项,特别是要向患者传达健康的保健知识、自我锻炼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等等。

3.3.3 拔除鞘管的护理 拔鞘管时易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如心律失常、休克、低血压、心动过缓、冠状动脉痉挛等症状,因此, 拔管前应常规准备多巴胺、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抢救药品及除颤仪等抢救仪器,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等的变化, 拔除鞘管后, 压迫穿刺点30 min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或者血肿现象, 对静脉回流情况及远端肢体供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注意观察手术侧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如有异常及时汇报给医师并做对症处理。另外要保持输液通畅, 3 d以内勿在术侧肢体行静脉穿刺、测量血压等操作。

3.3.4 生活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应维持平卧姿势, 手术侧肢体要制动。若患者有需求, 则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适当变换体味, 按摩骶尾部。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鼓励患者多喝水, 促进造影剂尽快排出;术后协助患者进食, 24 h内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

3.3.5 抗凝治疗的护理 为了预防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栓塞, 继发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术后患者需口服阿司匹林和波立维3~12个月,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3~7 d,但由于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点, 血管脆性大, 凝血功能差,术后易发生出血, 应适当减少肝素的常规用量, 切勿因注意溶解血栓而轻视出血的并发症, 因此, 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凝血六项等检查, 观察穿刺处有无血肿或瘀斑、牙龈出血等低凝状态的发生。

4 小结

目前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能迅速有效的恢复冠状动脉的再灌注, 使相关心肌血管再通, 具有诊断准确、疗效显著的特点, 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所有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和生活背景, 给予不同的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其经济负担,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 陶明, 余国珍, 肖祖碧, 等.护理干预对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护理学杂志, 2006, 21(5):29-30.

[2] 孙宝贵, 王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疗效的安全性的临床观察.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5(4):224.

[3] 陈纪林, 尚润霖, 杨跃进, 等.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医学研究通讯, 2002, 31(5):18.

[4] 李影.介入性心脏病与护理和健康.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4):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特优病区

猜你喜欢
桡动脉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警惕冠心病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