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建设信息中心主任曹新利
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是探索信息化手段在行业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次成功实践。其发展历程显示行业信息化应用呈现从数据采集向数据分析处理转变,从应用系统向管理系统转变的态势。
为建立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长效机制,推行“一站式”服务,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自运行以来,取得哪些实效?实现了哪些目标?对原有的业务模式产生哪些影响?信息化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哪些切实的支撑作用?为此,陕西省建设信息中心主任曹新利接受本刊专访,畅谈信息化对政府改革的推进作用。
《中国建设信息》: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后取得哪些实效?
曹新利: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自3月24日开始运行以来,从企业抽号、柜台受理、后台审核到即办件的制证、发证,均可顺利进行。截止4月30日,来大厅办事人员已达11054人,窗口实际受理办件10662件,发放证件11704张(套),用印量10332个。从窗口办理情况来看,实际受理办件量较大的窗口是质量安全、执业注册、建筑业窗口。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按照“应用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整体建设任务分四期进行,一期于2013年11月启动,经历了项目启动、需求调研及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安装部署、测试等阶段,于2014年3月平台正式上线使用。
一期系统设计运用单点登录、应用整合和系统集成理念,完成了以下重点建设任务:
一是业务整合,将独立、分散的各业务系统、信息资源按照便民服务中心的相关业务流程整合重构,通过建立集成的综合办公页面、统一的信息资源认证访问入口,形成便民服务中心应用平台的统一入口,搭建起各服务窗口、管理人员用户对应的应用配置工作平台。
二是门户网站建设,通过集成办事指南、场景服务、公告公示、网上预约、温馨提示等智能化功能,搭建起统一的公众服务门户网站平台。
三是通过加强各应用系统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挖掘形成更高层次的综合汇总分析系统。
四是采用便民中心权限分配与业务系统模块功能授权相结合,实现了平台用户角色及其权限的自由分配组合。
根据综合便民服务平台目前的运行情况,分别对各窗口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各窗口系统的使用情况参差不齐,有的窗口能比较全面的使用系统各功能模块,有的窗口偏重受理纸质材料,系统流程与纸质材料受理未同步进行。总的来说,变更、延续业务功能使用较多,应用良好。
《中国建设信息》:建设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初衷是什么?中心的运行达成了哪些既定目标?最终期望实现什么样的功效?
曹新利:今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紧跟全国深化改革浪潮,始终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中、省改革创新的总体部署,简政放权,转化政府职能,设立省住房城乡建设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审管分离,淡化前置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目的是便民利民。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将逐步规划建立涵盖省厅所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网上全流程办理平台,实现受理、审批、会审、公示、公告、证书打印、证书领取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信息互联互通的可共享数据平台,建立公开透明、高效便捷、规范智能的服务型平台,最终实现集成办公高效化、决策分析数字化、监管监测智能化、信息公开透明化、社会服务优质化,更好地服务于建设行业。通过项目的实施面向政府,提供管理决策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面向行业,提供应用服务,为企业提供便捷,准确的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发布行业信息,为社会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平台。
>>便民服务平台外网首页
《中国建设信息》:便民中心的运行对原有的业务模式有哪些影响?
曹新利: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推行对原有的业务模式和形态将产生根本性转变。
首先是观念上的彻底变革。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题就是“服务”,目的是便民利民,将一改过往政府的“衙门”作风,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才是对业务模式和形态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用方式的转变。以前各处室拥有独立系统,先纸质审批后网上申报,便民中心的运行实现集中管理,统一采用系统管理方式,探索了一套实时审批系统的建设方式。
二是系统要求的提高。便民中心的建设推进了信息系统在业务工作中统一应用的步伐,对系统运行的流畅性、系统处理能力、业务完整性、数据安全性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也给中心的系统建设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场景化服务页面
三是推动作用的提升。便民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信息中心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使命感,当企业和人员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带来的便捷时,也推动信息中心建设更好的系统、在信息化工作中做出更多的努力。
四是信息化手段关键作用的体现。便民中心的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集中管理,简化办事流程,群众办事更方便,是探索信息化手段在行业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次成功实践。
《中国建设信息》: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如何实现22项业务“一站式”服务功能?信息化手段的关键作用具体有哪些体现?
曹新利:信息化手段可以说是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的关键技术保障,没有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实现既定目标恐怕不可想象。正是有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站式”服务才有了真实实现的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政府行政改革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目前运行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实际上是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此前研发和应用的多个业务管理系统的集合和优化。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平台:
“陕西省建筑市场监管平台”。2012年建设投入使用,实现了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招标代理机构的企业资质、变更受理,审批;动态考核,统计报表汇总等业务;入陕建筑业企业的备案业务。
“陕西省工程质量安全协同平台”。2012年建设投入使用,实现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申报、延续,三类人员申报、变更,质量检测机构申报的受理,审核等业务。
“陕西省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管理系统”。2012年建设投入使用,实现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延续、升级的受理、审核、制证;省外园林企业的入省核准;项目经理的申报、延续、升级、变更的受理,审批。
>>整洁明亮的便民服务办事大厅
“陕西省标准定额协同办公平台”。2011年投入使用,实现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企业的资质申报、升级、延续业务的受理,审批,制证功能;入陕勘察设计企业的入省核准工作。
“陕西省房地产市场系统”。分别于2006年、2008年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申报、升级、延续、变更等业务的审批功能;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申报、升级、延续、变更等业务的审批功能。
“陕西省二级建造师执业注册管理系统”。分别于2012年实现二级建造师的初始注册、变更注册、延续注册等业务的申报、受理、审批功能;2013年实现二级临时建造师变更、延续、遗失补办等业务的申报、受理和审批功能。
在此基础上,又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具体业务板块,将平台上缺少的、不完善的业务板块进行了完善,统一了工作平台的入口和业务流程:
自主研发了“工作造价咨询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了房地产评估师、物业管理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规划师、建筑与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8类人员执业注册系统的本地化和与其他系统的省内联网;
为企业资质审批流程增加了出省核准业务功能,为房地产估价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监理企业、招标代理机构等4类企业新建了入省核准业务系统;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城镇管道燃气输配、汽车加气站、燃气燃烧器具安装、房地产估价机构等受理申请业务系统;增设了5类业务(企业资质变更和出省核准、入省核准、动态考核或延续、个人执业资格注册、新办升级资质受理)的会审、报签、签批、发证流程节点。
另外还有其他几个方面:
智能排队叫号系统。智能排队叫号机可联网也可单机工作,能够很好的解决客户在办理业务中所遇到的排队、等候、拥挤和混乱等现象,真正创造舒适、公平、友好的等候环境;也能对客户情况及职员的工作状况做出各种统计,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我们的便民服务中心是业务办理中心,也是一个窗口单位,使用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可以给执业人员、企业创造友好的等候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LED大屏业务展示系统。该系统可与智能叫号系统对接,实时展示被叫号到第几号窗口进行业务办理;并且可以通过数据中心整合的各个审批处室发布通知公告通知,进行滚屏展示,实时告知等候办理业务的人员。
多媒体循环展示系统。该系统可以播放流程办理宣传片,便于在等候办理业务的人员熟悉业务办理流程;并且可以展示形象宣传片、企业宣传广告、各类公益宣传广告等。
自助触摸查询机。自助触摸查询机是用于方便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或者人员自助处理一些业务,免于排队等候窗口处理。查询机可以提供审批状态查询、人员信息查询、企业信息查询等。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已全部就位
>>前来办事人员在抽号排队
>>前来办事人员在有秩序地等候
自助打印机。自助打印机是用于方便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或者人员自助处理需要打印的业务。如执业人员在动态监管平台申请延续注册,审批人员审批通过之后,可以在窗口直接进行延续贴打印,免于长时间等待,使得服务更迅速。
呼叫中心。呼叫中心是用于方便无法使用网络或者前来大厅查询业务的人员或者企业,通过400、800企业电话呼入便民服务中心的呼叫中心,可以语音播报相关流程的审批节点,也可选择人工服务。可以语音查询注册人员考试分值,通过自助语音查询并与建设的便民中心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结合,从建立的数据中心查询出注册人员考试的分值。
移动电子政务。移动应用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当中,面向所有人员,可以通过便民服务中心的移动应用查询人员信息,企业信息以及审批业务节点。提供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资质资格标准,及时查看相关的政务信息,以及公示信息等。面向审批人员:向审批人员提供移动办公应用,可以快速的在移动端进行审批。面向企业或人员:可以给企业或人员提供查询服务,企业信息查询,企业资质查询,人员信息查询,人员执业资格查询。面向公众:公众也可以查询企业信息、企业资质、人员信息、人员执业资格等信息。
由此,办事者便可以通过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省厅所属的22项行政审批项目的一站式办理,不仅有助于简政放权,更能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廉政建设,为百姓带来实惠。
《中国建设信息》:信息化在该中心的应用给我们哪些启示?未来还有哪些可作为的空间?
曹新利:该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数据采集向数据分析处理转变,从应用系统向管理系统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心将形成数据采集、管理、监督、统计、分析、挖掘、应用、展示为一体的研究应用方式,运用数据挖掘的方式、方法、工具,将行业数据的潜在功能充分挖掘,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功能,指导行业企业的发展应用,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不断地吸收新技术、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理念,逐步探索云政务、移动办公、大数据挖掘、基于GIS的地理信息展示系统等在建设行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可以说信息化在行业的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应该还大有作为。
《中国建设信息》:从信息化行业应用来看,省级信息化工作应把握那几点关键点?
曹新利:应该看到随着时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行业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省级建设行业信息化工作,我个人认为,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应始终坚持“应用为主导、以服务为根本”的目标。信息化脱离了应用,离开了服务,就失去了本来意义,成为摆设。
二是“一点采集、多点应用”。统一数据的录入口径,这样才能保证进入系统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三是坚持“三个面向”、遵循“四个原则”。三个面向是面向政府提供管理服务,面向行业提供应用服务,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四个原则是功能齐全、定位准确、运行流畅、便捷智能。
四是以“五化”为目标。“五化”即:集成化的工作平台、数字化的管理平台、智能化的监督平台、信息化的服务平台、可拓展的信息平台。
五是逐步建立数据的分析挖掘机制。在数据准备充分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的思想,将系统中的表单数据通过挖掘分析,转变成有用的信息,建立模型,以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为辅助决策提供指导。
六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用全视角、涉及全要素、涵盖全周期、统揽全局的设计研究思想,解决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实施、运行及服务过程中的“谁管理、谁设计、谁实施、谁使用、谁服务、谁运维、谁评价”七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制定相关的标准、制度、规范,满足各系统基础性和通用性的业务系统对接需求,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业务办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