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艳芳 中牟县孟翔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大孟镇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2日,国家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以及中央综治办等十余个政府部门联合印发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其中提出了建设便民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并且其中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及综合服务设施的全覆盖[1]。想要实现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全覆盖,首先必须对我国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影响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的主要因素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发挥互联网技术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及快捷性,开辟互联网+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新构建,实现线上交流互动,线下服务体验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新模式[2]。
建设下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首要工作是建立一支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的乡村便民服务队伍,首先,政府应注重对于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将对于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以及工作培训放在首要位置,将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重点培训工作,切实做好农村干部以及新晋村官的培训工作;其次,政府应注意做好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人员选配工作,选择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党员干部负责乡村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优化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人员结构;最后,政府需要加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保障制度建设,政府必须加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党员干部的保障机制建设,加强政府的财政支出力度,使党员干部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根本保障,落实乡村便民服务的基本薪酬待遇,使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党员干部可以全心全意投身于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工作之中,激励相关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构建[3]。以东光县为例,东光县贯彻落实乡村便民服务培训工程,对于村官干部进行定期培训,选择责任感强的党员干部负责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同时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制度,担任乡村便民服务人员及离任人员每月都有补助,并且设置了补贴激励机制,激发了乡村便民服务人员的办事热情。以郑州市黄店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例,为了进一步规范黄店镇的便民服务机构,明确各人员的工作职责,黄店镇便门服务中心严格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能,提高了其服务水平。
在构建修昂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时候,必须统筹结合现有资源,减少或杜绝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出现“一刀切”的情况,从而人在成乡村便民服务体系资金、工作人员以及工作场地的浪费,首先,是对于办公场地的构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应采取大厅式办公的方式,并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办公大厅统一悬挂村民服务中心标识牌或者宣传标语;其次,是整合服务窗口,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代办窗口以及志愿服务岗位,负责对于乡村居民服务事项的引导及咨询服务,方便乡村居民的同时,提高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办公效率。以景县为例,景县为例防止乡村便民体系出现“一刀切”现象,耗时三年时间,投资高达600余万,用于景县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两室”建设,全面建设成为村“两室”,构建了区域集中形式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并且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两室”统一悬挂村民服务中心标识牌,同时,为了提升景县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办公效率以及村民满意度,景县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村民事务代办窗口,并在景县各乡村委派了代办员,代办员可以直接到乡村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可以代办的业务,对于一些不能直接代办、必须需要村民亲自进行办理的业务,可以由代办人员带领业务办理人到相关部门进行业务代办。以中牟县东风路“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例,为例构建便捷透明的乡村便民服务机构,东风路便民服务大厅实行开放式窗口办公,设置了科学性强、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12个窗口进行办公,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窗口直接办结46项基本工作,同时,大厅陈设了制度墙,将大厅工作进行了明示,实现了便民服务大厅工作的“有章可循”、“阳光透明”。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乡村居民对于互联网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因此,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可以与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构建互联网+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在线上进行乡村居民信息收集及发布,并通过分析居民提供发布的相关信息,从而进行任务指派,并委派相关人员对乡村居民进行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为人民服务的便民服务根本目标。以常州市为例,常州市针对本市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广泛利用微信、QQ以及微博等互联网技术平台,并构建了常州市乡村便民服务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其中包括了家政服务、政策咨询、商超配送以及快递服务等在内的多项服务,并且,为了使互联网+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平台能够更加准确地为乡村居民提供服务,同时对乡村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安全保障,常州市针对互联网平台加强了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建立了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准入机制,对于申请加入互联网+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人员,系统都会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以保证乡村居民信息的安全,保证互联网+现场滚便民服务体系能够准确地为乡村居民进行服务。以郑州各地便民服务大厅为例,为了使便民服务中心同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结合,构建互联网+便民服务服务体系,青年路街道制定了“好差评”二维码,民众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事宜访问与人员评价;另外,黄店镇便民服务中心组织了“郑好办”App,并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App的使用守则,同时利用志愿者下乡实际教授村民使用方法,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同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结合。
为了改善部分地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奉献精神不强、服务意识差、自觉性不强以及办事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便民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首先,可以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人员监督考核机制,将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工作业绩以及服务情况纳入村官年度目标考核工作之中,并将考核结果同人员评先树优工作相挂钩,并记入党员干部农村干事档案;其次,建立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工作,对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中的相关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定期进行集中讨论学习;最后,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根据乡村实际情况采用相关制度对乡村地区的便民服务工作进行强化,同时,为了提升地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工作效率,地方政府可以结合诸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民事党员代办制、基层干部“坐班制”等一系列制度,贯彻落实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构建,确保乡村农民服务体系可以真正做到群众意见听到家、群众信息送到家、便民服务做到家,真正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以东光县为例,东光县在建立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印发了《东光县村民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健全并完善了东光县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工作中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代办制以及群众评议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强化了对于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贯彻落实了包括人员轮值、业务代办以及业务登记等基本服务制度,以确保了便民服务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以中牟县东风路便民服务中心为例,该便民服务中心严格完善了其审核制度,并且对于相关人员加强了文化建设与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将工作人员素质视为了评选先进个人、先进单位以及优秀党员的先决条件,激发了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人员的办事热情。
首先,构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可以拉近普通村民与党员干部之间的距离,加深其相互之间的感情,为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沟通交流桥梁,不仅解决了传统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拉近政府人员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其次,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建立,党员干部通过实行人性化服务,全身心投入到便民服务工作之中,进一步强化了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最后,通过建立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可以对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化解,从而达到增进居民关系和谐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乡村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逐渐提升以及互联网设备的逐渐普及,我国未来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构建,将会最大程度上促进乡村居民和关系和谐及生活便利,大大拉近人民群众同党员干部之间的距离,促进乡村居民之间的友好共处,在此体系下,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会更加深化,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构建和谐美丽乡村,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