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蔡要通,男,汉族,河南许昌人,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法学专业,研究方向:动物保护法
摘要:,今年5月,广西玉林如期举行一年一度的荔枝狗肉节,上万只狗在夏至那天被残忍杀害,今年的玉林狗肉节闹得比任何一年都厉害,部分动物保护者倡议抵制吃狗肉、取消“狗肉节”,但也遭到玉林当地网民针锋相对的辩驳和抵抗。节日的喧嚣渐渐停歇,人群散去,玉林也逐渐平静下来,然而,狗肉节之争并没有完全停止,这场争论引发了人们对动物保护动物福利的思考。本文将从传统与法制,动物福利的理念伦理基础、动物福利立法的现状及如何保护动物福利以及动物福利的现实意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关键字:动物福利,中国,立法
一、 传统与法制
针对广西玉林狗肉节的呼吁保护狗狗,提倡狗狗也有权利的懂法人士与当地传统居民的食狗人士的辩驳,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首席执行官麦克贝克先生说道:“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麦克贝克先生对中国反传统表示感到高兴,并强调动物也是有生命权的,并举英国的猎狐行动为例,使用猎犬追逐狐狸已被法律禁止;人们在不伤害动物的前提下,仍然可以感受猎狐运动的欢乐节日气氛。说明怎样处理传统与法制的关系,传统习俗如何能为动物保护让路。随着人们爱护动物意识的提高,传统和法制可以变通。传统不应成为残忍的借口。
二、动物福利理念的伦理基础
动物福利的提出是在一个民族经济水平和精神文化层面上高度提高的表现,他建立的前提是:动物和人类一样,能够感知,有痛苦,恐惧,也有情感的需求。目前,世界轨迹通用的“动物福利的”的概念有五个部分: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
早在18世纪,关于动物的地位以及人类应当如何处理与动物的关系的话题在西方已经开始展开了广泛的讨论。1754年,卢梭在他的《论不平等》他认为人类起源于动物,所以没有动物是“完全缺乏智力和自由的。”但是因为动物是具有感觉的生命,所以“它们一样应该有分享天赋的权利, 18世纪晚期,最早深入研究动物解放主义的学者之一、现代功利主义学说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 “这一天终将到来,人类以外的动物们将重获被人类暴政剥夺的权利,而这些权利本来不应被剥夺。”他还指出,动物的缺乏理性在道义上不应构成对动物解放主义的阻碍,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尽管动物缺乏思考能力,但是其在本质上与人是一致的。这些哲学家们以其对动物保护的思想及其爱护,对现当代动物保护主义以及如何动物保护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参考借鉴。而在东方,在中国,其儒家思想以及佛教思想在对动物生命价值也有着强大的伦理道德观念。在雄厚的基础之上,世界呼吁对动物福利的建设也就形成了一派蔚然之风。
当今社会,动物保护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无论是偶尔泛滥的同情心还是宗教形式对动物所进行的保护,都不能超过以法律法规带来的效果。在玉林狗肉节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来开始反对食狗肉已经不仅仅是与传统相抗争,更是人们意识到人与动物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动物与环境
在玉林狗肉节事件中,人们以流浪狗破坏环境形象,影响城市市容为理由,大量残杀流浪狗,但詹姆斯·理查尔斯曾说过:“人享有不受折磨的权利,”更何况,大量残杀动物更加会引起环境恶化,刺激动物自身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从而对社会公共卫生产生不利影响。流浪狗在寻找食物时,又何尝不是为人类环境,为城市环境建设出了一份力呢?人类在滥杀流浪狗或者其他动物时可曾想到他们也是城市美容师的一部分呢。
针对流浪狗影响城市市容的问题,相关部门应遵循现有法律,基于法律和道德的层面上,基于人性与生命的可贵之上,给这些流浪狗或者其他动物一处容身之所。给予相应的照顾。
四、中国的立法现状
我国动物立法还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动物保护的功利性色彩浓厚、监管体制不科学等方面的缺陷。具体表现包括:在动物运输管理、宠物管理等立法方面几乎没有;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责任不周全等等。
为更好地保护动物,最明智也最可行的方法是完善法制体系,世界上对动物福利的立法以国际法,国际性动物保护公约为契约,这些公约对各缔约国也有相当大的约束作用,比如:1989年实施2004年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1992年实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宠物动物的进出口检疫)1998年实施《动物防疫法》(宠物动物的防疫)等,但其缺陷还是明显的。中国的立法保护范围 只有濒危物种受到法律保护。伤害或者杀死其他动物卖作食品或宠物,则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地方政府为制止狂犬病的蔓延等缺陷。正是由于此,中国立法才能显示其必要性。 2013年,教育部首次把“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的理念纳入到兽医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这是是中国动物福利教育的一大突破。随着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立法保护自然就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如何保护动物福利以及动物福利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国目前的动物福利法律的缺陷,以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哲学理念和经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扩大法律中受保护的动物范围;2、在立法上有针对性的对动物福利这一方面进行立法,实现立法的突破;3、调整动物管理体制,设立一个专门针对动物福利问题的调查机构,增加动物收容所,为流浪走失动物提供一个温暖之家;4、扩大对动物福利法律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意识,是动物免受人类的残忍杀害。如此,就能达到其现实意义: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动物,控制动物疫病和加强动物防疫,谨防生态入侵,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念,强化社会监督,从而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梁志扬,《动物权利之法学探讨》,2010年1期
[2]王延伟,《动物权利思想与历史探究》,2005年1期
[3]马蜜,《我国动物福利立法问题与探讨》,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