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名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 挖掘旅游价值

2014-09-04 23:00王明娟刘海峰张凤荣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承德旅游文化

王明娟++刘海峰++张凤荣

内容提要:在当前文化旅游的热潮中,深入挖掘承德地名文化的‘根与‘魂,规范地名命名和更名,彰显承德文化底蕴,传承文化特色,对地名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创意包装和优化组合,将地名转化成极具吸引力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对于提升承德文化形象内涵,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进程,推动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名文化;规范化;旅游价值;地方经济

地名是一种信息载体,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社会时期自然、人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战争、疾病、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也是一个地域整体形象中重要的品牌形象识别元素,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提升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离不开对该地区地名的研究与设计。

承德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基地,有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有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金山岭长城等很多壮丽奇观,还有磬锤峰、罗汉山、双塔山等多处“丹霞地貌”,尤其是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集中了皇家文化、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遗憾的是,在当前文化旅游的热潮中,关注承德地名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文化和历史内涵的研究成果却很少。深入挖掘承德地名文化的‘根与‘魂,融合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创意包装和优化组合,对于提升承德城市形象,创造旅游价值,推动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承德地名文化建设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入挖掘承德地名文化内涵,彰显承德地方特色

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人员探入历史和民众中,收集、整理当地的地名文化,追溯其源头、发展演变,以及与地名相关的历史典故、野趣传说,然后分类编辑印刷成精美的手册,介绍比较系统详细的地名文化知识,为读者和实地的游览提供指引,从而更好地提升承德形象标识功能,更好地宣传承德。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L.R.Pamer)曾经说过:“地名往往能提供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承德有许多地名同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的历史发展有关,反映着一定时期承德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地名反映家族、宗法制度:如南营子大街路东当年有舒、钟、蔡、富、苏、陈、冯、张几大姓的满族八旗人或是内务府人,居住在一条胡同里,于是采取了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和半条胡同来区分定名。商界和士绅大户的居住地,就按他家的姓氏而定名:如葛家胡同、郎家胡同、劳家胡同、温家沟、潘家沟、柴家沟等。

二是地名显示景物建筑或地形特征:避暑山庄的几座门,都成了地名。如丽正门、德汇门、惠迪吉门。还有五云桥、旱河沿、水泉沟、牛圈子沟、塔沟等。以地形的特征定名的如粮市街的耳朵眼胡同,火神庙街的坛子胡同,南兴隆街的辘轳把胡同等。

三是地名反映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火神庙,是为祈求火神,保护当地不发生火灾而修建的。竹林寺,则是缘于康熙对竹林的崇拜而建的寺院。小溪沟,据说当年康熙爷选中这里做行宫时,紧靠着现在宫墙的土山上,草木葳蕤,树影遮天,溪水潺潺,故名曰小溪沟。

四是地名反映政治、战争等历史事件和其民族政策:西大街的热河道尹署,市民总称之为“道尹衙门”。文庙西侧的承德府学教授署,市民称之“老师衙门”。大榛子沟口是过去的府、县机关所在地,市民总称这儿为“县衙门下坎”。陕西营就是当年清朝陕西原藉的绿营兵的兵营驻地。

五是地名反映经济生产情况:如草市街、马市街、皮袄街、窝瓜园、韭菜沟、南菜园子等。还有以商家铺号名而定名的:如义泰兴胡同、永兴隆胡同、协成泰胡同等。

六是地名反映宗教、道德思想:老承德街庙宇特别多,一些名称不仅是寺庙名,也是当地地名。如高庙、城隍庙、文庙、忠义庙、钟天主堂胡同等。

七是以谐音合意而定名的:如西大街监狱西侧的西虹桥,曾经断过,叫断虹桥。后来人们发现由监狱去上二道沟刑场要过这座桥,以谐音取名断魂桥。武烈河东侧有两条山沟,早年由山东、河南等地来的灾民在承德街落户,起名叫大、小落户沟。后来被人们谐音叫大、小老虎沟。

二、进一步加强承德地名的创新、美化与规范化

有针对性地对承德一些地方的俗名、怪名、异议名在严格遵守《承德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承德市地名命名、更名工作规范》基础上进行创意包装和优化组合,从而与时俱进,体现出明显的时代色彩,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中的每一处景点名称都是清帝或王公大臣所起,显得文雅而富有诗意,与之相比,承德市大多数的地名却显得颇为逊色。例如头道、二道、三道、四道、五道沟,大、小榛子沟,上、下二道河子等名称显得就太俗气而缺乏文化内涵了。其实,承德大多数街巷在修建当时并没有正式命名,而是人们根据附近的景物建筑和地形等随便起名,久之便成了地名了。为了使地名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以避暑山庄文化为核心,以多元文化为补充,以挖掘传统地名为重点,以弘扬承德特色为主旨,启用一批富有文化蕴味的地名成为必然。例如承德近年使用了都统府、肃顺府、酒仙庙、二仙居等一批老地名,另外还有以弘扬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而命名的安远大街、普乐路、狮子园大街等,以重要地理实体为主题命名的虹云岭路、双兴路、凤凰山大桥、罗汉山步行桥等。

但是目前,承德地名建设实践中存在缺乏具体规范或规定不细的缺陷,一些新开发区域洋、怪、异的地名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格格不入,地名的规范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要明确地名专名使用原则。从选词上立于事、立于景、立于物、立于位置,不能选用太夸张的词语,专、通名要避免使用难以解说含义的词语,特别是外文译音词语地名有损于中国文化,有损于我国主权与利益,应明确禁用,要明确规范地名的字数。

二要严格控制一地多名。要严格控制位于山、湖旁以山、湖命名地名的数量,用多了会引起混淆。另外以山、湖得名地名的位置应在有效范围内。endprint

三要加大对洋、怪、异地名的严控管理。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编造了精美的地名广告词,这不符合地名的社会性、科学性的命名原则。所以地名的命名必须尊重历史和文化,不能肆意捏造,把目光集聚在短期的经济效益,要紧扣地方文脉,突出地方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以地名文化建设促进承德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名文化集结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是内容极为丰富、底蕴极为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要尊重历史,融合地方特色,利用现代文化手段,优化分类整合,充分发挥地名的旅游形象标识功能。给游客提供多维视角去加深对目的地的了解,适应从传统的观光游到精神心灵感受和体验的旅游心理转向,让游客对其地生发渴望,引发浓烈审美愉悦。

1、通过地名文化让游客了解地方和民族的历史

地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人们可以通过地名透视当地自然、文化、民族、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种种历史的痕迹。例如,外八庙每一处景点都彰显了当年清帝怀柔的民族政策。普陀宗乘之庙是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的, 1771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隆重的讲经、说法、祝寿等活动。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皇朝为厄鲁特蒙古建造了普宁寺,达什达瓦族迁移热河后,给他们建了安远庙,为新归附的哈萨克、布鲁特建造普乐寺,从而使各族首领来热河聚会举办习俗、宗教活动提供场所。

2、通过地名文化让游客体验独特的地方和民族文化

游客旅游的根本目的是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和渴望,通过地名文化可以解读到地名背后隐藏的地方文化,看到一个民族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社会变迁等等。例如承德,意为“承受德泽”,出自《尚书》的《周官》篇:“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在民间传说中有一种说法,说雍正帝是将康熙帝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才得以继位的,雍正帝将热河改为“承德”,意在告诉天下人:我是承受父亲德泽继位的,不是篡位。可见,地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给游客带来地方风情的享受,对于丰富民族文化遗产会起到积极作用。

3、通过地名文化挖掘旅游趣味价值和审美价值

有些地名往往和神话传说、野史典故相交织,给静态的旅游吸引物注入了灵气和情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自然对话,寻求各种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滋养。超越它所深蕴的文化,散发出独特的情感格调,触击着游客的情愫。

例如鸡冠山就是个神奇的传说:很多年前,鸡冠山下住着一个老汉和一群金黄的小鸡,老汉每天省下小米,供鸡食用。一天,来了一个客人,发现这群鸡不同寻常,便贪心发作,扑向老母鸡,母鸡一口气飞到了正在丽正门前红照壁砌垒照壁的老汉身边。从此,金鸡就在红照壁内“叽叽叽”地叫着,与老汉砌墙的声音相呼应,像北京天坛回音壁一样,给避暑山庄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给人以美妙的想象。

另外,采用诗词歌赋、对联绝句的形式,会在无形之中发挥宣传标语的作用,大凡山水古迹,只有当拥有了名家的歌咏,才会鲜活地涌进人们的视线。康乾七十二景,每一处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例如水心榭四周风景如画;东南一片荷莲映日,红碧幽香;西北平湖轻舟荡漾,倒影连漪;青山滴翠,绿水含烟。乾隆常在此处钓鱼,并以诗咏之:“水上起楼台,湖面平如静;春风吹柳条,远与山光映。”康熙帝曾为南山积雪亭赋诗:“图画难成丘壑容,浓装淡抹耐寒松。水心山骨依然在,不改冰霜积雪冬。”通过这些描写山水古胜的名诗佳句,沟通了游客和景物间的灵犀,让游客产生更多的惊喜,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

4、通过地名文化挖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地名文化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被运用到商业用途。利用地名文化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例如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地名形成史料和传说,做经济文章,根据地名档案资料演绎出小说、电影、电视剧等。近年来,以承德地方史料为素材并在承德拍摄的影视剧为数不少,如以木兰围场为主要拍摄点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以避暑山庄为拍摄地点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在电视剧《打狗棍》中,老二婶盘踞的鸡冠山更是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承德高新区与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鸡冠山文化主题园区”项目投资意向书,该园区将投资20亿元,预计在5年内建设完成。可见,地名文化的挖掘和演绎,不仅提高了承德的知名度,而且创造了无限的商机,引来了众多的投资者,从而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通过对承德地名文化的挖掘和整合,梳理承德地名所反映出来的家族、宗法制度,景物建筑或地形特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族政策等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承德地名文化内涵,彰显承德地名文化形象;有针对性地对承德一些地方的俗名、怪名、重名、异议名进行创意包装和优化组合,强化地名时代色彩,提升承德地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彰显承德地名文化对于地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挖掘的重要意义,实现精神层面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并充分利用当地地名的史料和传说,做经济文章,使承德地名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承德“跨越发展、后来居上”的发展大局。

基金项目:本文系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联合会2014年立项重点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41002)的结项论文。

作者简介:王明娟(1971--)女,满族,河北丰宁人,文学硕士,现任河北民族师院中文系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承德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谁远谁近?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