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娥
(南阳理工学院就业教育研究室,河南南阳473004)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学生社团建设探析
——基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
郭冬娥
(南阳理工学院就业教育研究室,河南南阳473004)
针对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明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社团功能,分析指出了学生社团的作用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性。依托组织变革理论,探讨了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视和研究、建立稳定社团工作指导队伍、注重引导和支持、加快校企共建学生专业社团工作、强化品牌社团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团评价体系等提升学生社团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有效途径。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能拓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成员专业的交叉性、社团活动的实践性、社团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为学生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实践舞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目前在新建本科高校中,由于办学思维惯性驱使等原因,普遍存在对学生社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社团内外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社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不足、服务社会能力较弱、社团资源较少、指导不到位、高质量的特色品牌社团少等问题,已不同程度影响到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到学生社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依托社会组织变革理论,就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能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截至2012年底,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已达325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的比例超过1/3,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受办学资源条件和办学经验等因素限制,要想办出质量和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就不能沿袭传统本科的发展路径,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创性地建设新一类型的本科高校[1]。由于老本科院校(1999年前设立的高校)也在倡导应用教育,也有相当部分称为应用型或研究应用型高校,为便于区分,本文称“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
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培养规格应该是: 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具体由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和素质构成这三个方面来体现。
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上看,其知识方面的特征为“复合性”和“应用性”。“复合性”是指具有一定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应用性”是指面向应用构筑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知识。能力方面的特点为“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通用能力,包括学习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身心调适能力等;“实践性”是指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从事专门领域的基本实践的专业能力并能进行职业转换、迁移的专业发展能力[2]。素质方面的特征是“全面性”,指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综合素养,如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数量、质量是制约该类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因素。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坚持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和构建素能拓展体系。素能拓展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思想道德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将素能拓展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是保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社团作为素能拓展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有的作用。
根据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要求和学生社团所具有的功能,学生社团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学生社团的整体作用拓展知识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工具性知识等知识锻炼能力学习思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能力培养素质专业素养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诚实守信、苦干精神等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从上述关联简图中可以看出,学生社团的作用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之间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性,优质高效、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其成员知识的获取(包括专业知识和社科人文知识等)、能力的锻炼(包括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专业素养和身心素养等),特别是社团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条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途径。
组织变革理论认为组织变革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当组织出现决策失灵、沟通不畅、机能失效、缺乏创新时,进入到组织生命周期的僵化期,就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二是组织环境发生改变,组织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进行变革[3]。
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在探讨其变革时,笔者认为应从大学生社团自身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制度体制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社团的制约两方面的因素综合思考大学生社团的组织变革与建设。
(一)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并加强研究, 建立稳定的社团工作指导队伍
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生社团历史较短,对社团作用的认识不足,管理跟不上社团建设发展的步伐,同时也缺乏系统全面的社团理论研究。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视和研究,是学生社团建设的关键和前提。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足够重视, 才能为学生社团建设提供各种制度保障和服务。组建和培养一支由专兼职教师构成的稳定社团工作指导队伍是加强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要内容。由导师对学生社团工作进行引导和管理, 必然减少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中的盲目性, 有利于提升学生社团的建设水平和质量。这就需要建立对社团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包括教师每指导一次社团活动就计相应的工作量、指导社团活动做出突出成绩给予奖励等,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热情、时间、精力投入到学生社团工作中去。
(二)注意引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组织变革的路径是由组织历史和组织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制度体制和外部保障条件等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变必然带来组织变革。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注意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相关管理制度, 保障社团活动和管理有效开展;加大扶持力度,提供经费及硬件条件保障;社团活动“学分”化,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把社团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学生参加一类社团组织如同选修一门课程,学期或学年结束经考核合格也能获得相应学分,这能激发学生参与社团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
(三)校企联合共建学生专业社团
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人才培养路径,深化校企合作教育的今天,要 “把社团发展与走向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将活动深入到学校以外的社会大课堂中去,让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4]。对校企共建的专业社团,要积极实施“企业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双师化指导”的模式,聘请学校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担任导师,根据社团宗旨、类型、性质,结合企业特点,共同商定活动的形式、内容等,并通过企业命名、创立特称、特色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社团向特色品牌方向发展,以达到团企共赢的目的[5]。
(四)走特色建设之路,不断提高学生社团的建设水平
1.与学校地域特色相结合,建设特色社团。学校在指导、扶持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把部分社团的建设与学校学科专业特色或地域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相结合,引导组建一批具有特色背景的学生社团,并予以重点支持。在这样的学生社团里,学生可借助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社团特色活动内容,在课外加以实践和创新,形成社团活动特色——特色社团——学科专业(或文化、产业等)特色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社团建设的品质。
2.加强社团骨干的选拔、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社团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学校应在社团骨干人员的培养上下工夫,重视社团领导人员换届及选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等优秀品质的人才选拔出来。采取导师指导、经验交流、考察学习等方式对社团领导与骨干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支善于学习与思考、热心服务、组织能力强、勇于创新并能紧密团结社员的干部队伍。
3.大胆创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社团活动的品质和质量。组织经营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人力和物力的多寡,而在于如何合理地运营已有的各种资源,组织方式的差异是决定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6]。为此,社团骨干成员要大胆创新,多在社团活动的运作与发展上下工夫。以开放的心态,采用“分包”的方式,征集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满足广大社员丰富多样的活动需求。开展各类活动应注意结合办社宗旨目标和实际情况,有规划、有中心、有步骤地开展。同时,社团应牢固树立特色意识,精品意识,本着对社员负责的态度,有序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创新社团评价体系, 促进社团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
针对各社团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实际状况,应摒弃过去整齐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分层评价、分级指导的方法,即把学生社团分为合格、重点、特色三个层次,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予以考评。对各层级的优秀社团予以表彰和鼓励,并晋升社团建设层级, 对不达标的社团要求整改, 直至降级或取消,让不同层次的社团都可得到肯定、得到支持、看到希望。这样做,有利于学校对社团进行宏观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社团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 激励社团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法创新[7],创特色、树品牌,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陈小虎,杨 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孔 超,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0,(1).
[3]龚昌义.组织循环变革模式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3).
[4]代卉霞,何海兵. 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2003,( 1) .
[5]王江兵.国外高校校企共建学生社团的经验和启示[J].职教通讯,2012,(8).
[6]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2.
[7]王 林.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创新性发展[J].江苏高教,2010,(2):119.
(责任编辑邱梅生)
G645
A
1003-8418(2014)05-0127-03
郭冬娥(1966—),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就业教育研究室副教授、硕士。
河南省2013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联性研究” (项目编号1324004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