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钥匙】
史传文在篇章结构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史传文一般是开头先介绍所传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官名。人物身份介绍完之后,便叙述其生平事迹,以凸显人物的性格、品行。最后一般都会介绍传主的死以及死后的有关情况,如家族兴衰、世人爱憎等。每篇作品一般最后都有一段作者的评论。
史传文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所选的材料多能表现人物才能、品格、为人,换句话说,多以人物为中心,以写性格、写典型性为目的,而不注重材料的多与全。历史传记写的多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所选人物事迹以“大事”居多,间或写到人物生平中的一些琐事,也以彰显人物性格为要。史传文较多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即便是写人物的只言片语,也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除了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段,史传文对所传人物作的客观性记叙,也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在结构上,史传文写人物时多采用“纵剖面”的写法,较少采用“横截面”的写法。“纵剖面”写法即根据时间先后选择其人一生中的几件事来写,在行文中有明显的时间标志。史传文中的人物形象缺少发展,大体上是“静态”的,即“定型的”。史传文写人物,“好”则一好到底,有时不免有夸大之嫌;“坏”则其所作所为无一不令人厌恶。在这一方面,《史记》由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创作态度,尚能做到一分为二,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
一、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史传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而题干的要求则是“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项是”。因而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选项时,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的事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在选文中出现的人物绝不止一个,而考生答这种题时只要抓住题干中“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作初步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被排除,从而顺利解题。
二、体情察意,忌断章取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史传类选文中的主角大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等,因此作者往往通过记叙人物的言行去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因此考生要在典型环境中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情”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时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利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故意选择貌似正确,实则脱离语境的似是而非的句子进行干扰。因此,考生必须学会体情察意,就文意定句意,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去把握人物言行,进而明确命题者的真正意图。
三、找准区间,忌层次不清
人物传记大多通过记叙事件去赞美或反映人物品格,以不同的事件去写人物性格的某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因此试题经常会就某一事件去发问,或者就事件的某一阶段去设题。在做题时,考生可以从不同事件或不同阶段去切分层次,这样有利于迅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某一事件或某一阶段的错误选项排除掉,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四、锁定内涵,忌无的放矢
题干对人物某种品质或做法的说法,有时是命题者自己进行概括的,有时则摘引原文中的字眼,它们可能是明晰的,也可能是隐晦的。对于命题者自行概括的较抽象的词语,考生要悉心揣摩其内涵,如果审题粗疏,把握不清,就会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五、关注手法,忌“神合貌离”
史传文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往往采用多种手法,如记叙、描写、议论,描写中又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题干中有时指定筛选某种手法,考生在审题时就要仔细推敲,把那些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的刻画手法却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排除,谨防“神合貌离”。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李胤传
李胤,字宣伯,辽东襄平人也。祖敏,汉河内太守,去官还乡里,辽东太守公孙度欲强用之,敏乘轻舟浮沧海,莫知所终。胤父信追求积年,浮海出塞,竟无所见,欲行丧制服,则疑父尚存,情若居丧而不聘娶。后有邻居故人与其父同年者亡,因行丧制服。燕国徐邈与之同州里,以不孝莫大于无后,劝使娶妻。既生胤,遂绝房室,恒如居丧礼,不堪其忧,数年而卒。胤既幼孤,母又改行,有识之后,降食哀戚,亦以丧礼自居。又以祖不知存亡,设木主以事之。由是以孝闻。
初仕郡上计掾,州辟部从事、治中,举孝廉,参镇北军事。迁乐平侯相,政尚清简。入为尚书郎,迁中护军司马、吏部郎,铨综廉平。赐爵关中侯,出补安丰太守。文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百官惮之。伐蜀之役,为西中郎将、督关中诸军事。后为河南尹,封广陆伯。泰始初,拜尚书,进爵为侯。胤奏以为:“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内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或处三槐,兼听狱讼,稽疑之典,谋及卿士。陛下圣德钦明,垂心万机,猥发明诏,仪刑古式,虽唐、虞畴谘,周文翼翼,无以加也。自今以往,国有大政,可亲延群公,询纳谠言。其军国所疑,延诣省中,使侍中、尚书谘论所宜。若有疾病,不任觐会,临时遣侍臣讯访。”诏从之。迁吏部尚书仆射,寻转太子少傅。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胤屡自表让,忝傅储宫,不宜兼监司之官。武帝以二职并须忠贤,故每不许。
咸宁初,皇太子出居东宫,帝以司隶事任峻重,而少傅有旦夕辅导之务,胤素羸,不宜久劳之,转拜侍中,加特进。俄迁尚书令,侍中、特进如故。胤虽历职内外,而家至贫俭,儿病无以市药。帝闻之,赐钱十万。其后帝以司徒旧丞相之职,诏以胤为司徒。在位五年,简亮持重,称为任职。以吴会初平,大臣多有勋劳,宜有登进,乃上疏逊位。帝不听,遣侍中宣旨,优诏敦谕,绝其章表。胤不得已,起视事。太康三年薨,谥曰成。
(选自《晋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兼听狱讼,稽疑之典(稽查)
B.恭恪直绳,百官惮之(害怕)
C.胤屡自表让,忝傅储宫(有愧于)
D.儿病无以市药(购买)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胤“忠允高亮”品格的一项是( )
①以祖不知存亡,设木主以事之②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③迁中护军司马、吏部郎,铨综廉平④胤素羸,不宜久劳之⑤胤屡自表让,忝傅储宫⑥胤不得已,起视事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信生下李胤后,因为他在服丧期间,于是就断绝与妻子的来往,后不堪丧父的忧虑,几年后去世。
B.在统军治国方面遇到疑难时,诸公可让侍中、尚书各抒己见,如果有病没来,可临时派近臣问询,皇帝下诏同意这种做法。
C.李胤初为郡国上计掾,州中征用为部从事、治中,举为孝廉,为政崇尚清明简约。
D.武帝觉得司隶校尉李胤事务繁重,又要早晚辅导太子,因长期劳累而使身体羸弱,于是让他改任侍中,加特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辽东太守公孙度欲强用之,敏乘轻舟浮沧海,莫知所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吴会初平,大臣多有勋劳,宜有登进,乃上疏逊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曹邦辅传
曹邦辅,字子忠,定陶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知元城、南和,以廉干称。擢御史,巡视河东盐政。巡按陕西,劾总督张珩等冒功,皆谪戍。出为湖广副使,补河南。
三十四年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倭聚柘林。其党自绍兴窜,转掠杭、严、徽、宁、太平,遂犯南京,破溧水,抵宜兴。为官军所迫,奔浒墅。副总兵俞大猷、副使任环数邀击之,而柘林余贼已进据陶宅。邦辅督副使王崇古围之,佥事董邦政、把总娄宇协剿。贼走太湖,追及之,尽歼其众。副将何卿师溃,邦辅援之。以火器破贼舟,前后俘斩六百余人。侍郎赵文华欲攘其功,邦辅捷书先奏,文华大恨。既而与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会邦辅攻陶宅贼,诸营皆溃。贼退,邦辅进攻之,复败,坐夺俸。文华奏邦辅避难击易,致师后期,总督杨宜亦奏邦辅故违节制。给事中夏栻、孙浚争之,得无罪。文华还京,奏余贼且尽,而巡按御史周如斗又奏失事状,帝颇疑文华。文华因言:“贼易灭,督抚非人,致败。臣昔论邦辅,栻壳、浚遂媒孽臣。东南涂炭何时解?”乃逮系邦辅,谪戍朔州。
隆庆元年,杨博为吏部,起邦辅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进兵部右侍郎,理戎政。寻以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言修治边墙非上策,宜急练兵;兵练而后边事可议。以给事中张卤言,召为右都御史,掌院事。帝以京营事重,更协理为阅视,令付大臣知兵者,遂以左都御史召还,任之。已,从恭顺侯吴继爵言,复改阅视为提督。
未几,转南京户部尚书。奏督仓主事张振选不奉约束。吏部因言:“往昔执政喜人悦己,属吏恃为奥援[注]。构陷堂上官,至屈体降意,倒置名分。在外巡按御史亦曲庇进士推知,监司贤不肖出其口吻。害政无甚于此。”穆宗深然其言,为黜振选,饬内外诸司,然迄不能变。
邦辅累乞骸骨,不听。万历元年给由赴阙,复以病求去,且言辛爱有窥觎志,宜慎防之。遂致仕去。居三年,卒。赠太子少保。
[注]奥援:有力的靠山。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副使任环数邀击之(截击)
B.侍郎赵文华欲攘其功(推脱)
C.在外巡按御史亦曲庇进士推知(包庇)
D.穆宗深然其言(认为……对)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邦辅“廉干”品格的一项是( )
①巡按陕西,劾总督张珩等冒功②为官军所迫,奔浒墅③以火器破贼舟,前后俘斩六百余人④兵练而后边事可议⑤邦辅累乞骸骨,不听⑥且言辛爱有窥觎志,宜慎防之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邦辅在应天做巡抚时,倭寇聚集在柘林,曹邦辅督促副使王崇古包围敌贼,并在此将贼寇全部歼灭。
B.隆庆元年,曹邦辅担任左副都御史协助处理院务,后来又晋升官兵部右侍郎,管理军政。他认为修治边墙不如紧急练兵,兵练成之后才能谋议边事。
C.赵文华将曹邦辅进攻敌贼时被打败的事,以避难击易为由上奏朝廷,给事中夏栻、孙浚也极力争奏,但曹邦辅最终还是获罪了。
D.曹邦辅因为觉得身心太疲累而乞求退休,皇帝没有答应,后来又因病请求离去;死后被赠太子少保。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退,邦辅进攻之,复败,坐夺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昔执政喜人悦己,属吏恃为奥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言辛爱有窥觎志,宜慎防之。遂致仕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