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玉
【考点梳理】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风格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的重要考点之一,能力层级为D级。古代诗歌语言及其风格的鉴赏,从形式上讲,包括字、词、句、篇四个方面。从考查要求上讲,本考点既要求考生能理解选定词句的表层含义,又要求考生能根据不同诗词的不同语境,准确理解选定词句的引申意义、比喻意义、暗示意义,甚至是深层含义、言外之意。从能力要求上讲,本考点尤为注重对考生阅读与鉴赏综合能力的考查,属较高的等级。
【解题技巧】
一、语言内容
1.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意。如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产生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2.名词。考生可以通过一些意象名词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意象名词连用时,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特别是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诗歌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
3.动词。鉴赏诗歌时,考生要重点关照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同时诗歌中也会出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结合文言文中动词的用法,考生可以快速分析出诗歌中动词的“潜台词”。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这两个动词在这里都是使动用法。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作者溅泪惊心罢了。
4.形容词。形容词具有形象性、富有表现力的特性,所以诗歌中的形容词往往在摹写情态的同时,增强意象的气氛感以及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反映思想感情。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字展现出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甚为壮观。
5.副词。在古代诗歌中,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收到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诗句就会大为失色。
6.“诗眼”。“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在诗词的关键之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表难表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鉴赏诗歌的“诗眼”,既要从字眼的表层含义上去理解,更要结合诗歌的上下文从深层的内涵上去揣摩;既要从字眼所用的技巧手法上去分析,更要从该字眼所在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上去探究。
炼字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语言风格
1.常见语言特色。(1)平淡(质朴、朴素)。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不追求词藻的华丽,语言力求朴素,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3)优美(绚丽、绮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4)直率(率真)。语言毫不隐晦、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5)委婉(含蓄)。其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常常不是直接叙述或抒情,而是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来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6)清新。其特点是比喻新颖,用语通俗。(7)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8)自然。指诗句率真朴素,多用口语,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不使人感到做作。(9)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10)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11)奔放(豪放、豪迈)。指直率而有气势。(12)悲壮。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此风格的作品,情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心中郁结,愤慨不平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13)凝练(洗练)。其语言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穷的境界。(14)沉郁。即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
品味语言风格题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请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种语言特色或风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常见句子特色。在古代诗句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句子,在运用时能表现出特殊的表达效果。(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叠音词,形象地勾画出作者晚境凄凉、内心悲凉的特点。(2)倒装。一般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常表述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通过倒装突出了星之稀少,雨之小。(3)意象名词罗列。使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将六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一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作者对家的思念。
炼句题提问方式: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句诗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第三步,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误区】
一、要点残缺
“要点残缺”是考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的普遍病灶,是指考生答案出现“缺胳膊少腿”“对又不尽对”等缺陷。就语言鉴赏题来说,最主要的是答题步骤缺少。
二、缺乏分析
诗歌鉴赏是不能够脱离文本的。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切不可不加分析地空对空作答,而应该结合诗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必要的诠释,让结论有据可依。如对诗歌中字词使用的效果如何进行回答,不仅要指出字词的意思、所用的手法,还要对该效果的作用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三、未说术语
诗歌鉴赏有其一定的术语,大量外行话的出现是解答诗歌表述题的大忌。就语言表达来说,一般的术语有清新、平淡(质朴、自然)、绚丽、委婉(含蓄)、悲壮、雄奇、奔放等,这些都需要考生进行整理和掌握。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②遥清渭③,沉思忽自惊。
[注]①本诗作于约980年,作者时年19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③清渭:渭水。
全诗首尾分别用了“聊”与“惊”二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游终南山
孟 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慈姥矶
何 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本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柳梢青
黄 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请从修辞手法和炼字角度,赏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注]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这首诗语言既朴素又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精细传神,试选一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①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②尝面③收新茧。
[注] ①夷犹:犹豫迟疑。②看看:即将。③面: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
简要分析“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注]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注]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浪淘沙九首(其六)
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简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