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琴
【摘要】于漪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 对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课堂教学充满神奇的艺术感染力,这感染力来自于生动亲切的语言美,激情洋溢的教态美,巧设课堂教学的情景美。
【关键词】于漪;课堂教学;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于漪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是反映于漪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学习研究于漪的这些经验和思想,有助于我们总结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语文教育做出些探索。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教育事业是大有裨益的。一位教育评论家曾这样评价道:“听于老师讲课,就像接受了一次艺术的享受。”本文将于漪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分为三个方面,来尝试探讨其课堂教学感染力。
一、生动亲切的语言美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语言是学好这门艺术的基本功,精湛的语言艺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于漪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亲切得益于她深厚的学识和文化功底上。
教《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牺牲的场景时,于漪打算提问:“这儿对无名战士进行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于漪觉得这真是平淡无奇的问法,“在写作术语上打转,置身于旁观者的立场,问得苍白无力。我立刻自我否定了。”于是她把这句话改成“无名战士牺牲前说的什么话?有怎样的动作?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可是于漪还是觉得不满意:“然而我又立刻自责起来,我觉得自己十分笨拙,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咀嚼体会。”最后,于漪想到天安门,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眼前仿佛出现一幕幕为建设新中国而前赴后继的悲壮场面,热血沸腾,脱口而出:“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的话语是什么?最后的动作又是什么?这些语言和动作显现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1]这里,于漪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表层上,而是深掘到了思想、感情里,如果没有这种深厚的文化感情,语言就只是单纯的表达符号了。
于漪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提倡以情动人,在教学过程中常以恰当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思想感情,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于漪被认为是“情感派”最具代表的人物。
二、激情洋溢的教态美
说到于漪的教态,她的学生朱旭初是这样描述的:“她却说得那样娓娓动听。娴雅和悦的教态、生动准确的语言、清晰而严密的思路,像山间流水,既清澈,又流畅,潺潺流入我的心田……” [2]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略窥于漪的教师形象。
张志公曾说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于漪也说过,即使生着病,只要一站到讲台上,就会满怀激情地给学生授课。这是于漪热爱语文教育的体现,也是她数十年教学生涯始终如一的真实写照。
每当站在讲台上,于漪就忘记了自己。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课堂上哀思如潮”;教《海燕》时,与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用声音再现了海燕在蓝天下、大海上的悲壮身姿;教《春》时,学生背诵古代诗歌,想象春的景象,通过一幅幅春景图,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都随着于漪的指挥棒而或喜或悲,这都得益于于漪的教学激情。
于漪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教师自己要感动;要使学生热爱语文,首先教师自己要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一往情深、钻研入迷。”于漪心中正是有一团火,她燃烧自己,用心中的火感染学生。
三、巧设课堂教学的情景美
教学情境是教学中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及场景,包括物理和心理两方面内容,是“情”与“境”的融合。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于漪认为:人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应该用教学激情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历其境之感。这就是于漪的“情境说”。为了让知识更直观地呈现,让学生用愉快的心情学习,于漪通过巧妙引用诗歌,展示实物、图片等来创设情境。
在上朱自清的《春》时就巧妙引用诗歌。她在导入中说道:“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是怎样描绘的?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 诗文以朗朗上口的韵律感染了学生,学生在回忆背诵古诗过程中,不仅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做好了学习新课的心理准备。此刻,学生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春景图,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过去所知道的对春天的印象来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色。
此外,展示实物、图片等方法是遵照了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认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都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于漪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之一便是传授的知识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上《卖油翁》时,在讲卖油翁的“沥油”绝技时,于漪出示了古代的铜钱,学生情不自禁地“呀”了一声,使得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卖油翁的“沥油”绝技的赞叹。
展示图片也是于漪直观教学使用的手段之一。教《图画》这篇课文时,于漪展示了大量的中国山水画和外国的人物油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特色;教《春夜的回忆》时,于漪让学生瞻仰周总理的遗像,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于漪老师以教文育人的理念为宗旨,在全面育人的教育中以情感教育为突出特征,让其课堂教学充满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于漪.浅谈教师语言的内在素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于漪.可以做得更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陈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