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平
〔关键词〕 个性;风格;能力;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3—0084—01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我手写我口,我口道我心”,就是指不但要嘴上怎么说,笔下怎么写;而且要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说。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反映生活感受、表达思想感情越真实越真诚,个性化也会越鲜明。
新颖是作文的活力。写文章,总是要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下功夫,总是要在语言上尽可能表现得完美以显示主体的创造才能。这种创造才能表现得愈充分,作品愈新颖,作品愈有价值。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容的新颖和语言的新颖。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拥有“我”的自得之见,自然之情和自在之趣。语言上,要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语言,拥有“我”的自由文笔。这样的作文才有个性,才能吸引读者。
风格是作文的气质。喜爱读名著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觉,最能使人拍案叫绝、最能震撼人心灵的不是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作品深邃的描绘。这是用语言塑造出来的具有风格的个性。我们读作品,一看到工笔画式的描写,马上感到那是屠格涅夫的,一看到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马上觉得那是托尔斯泰的。风格就是作者的显著的个性。真实与新颖内化为个体稳定的倾向,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充满个性魅力,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便形成作文的风格,作文具备了风格,便饱含了“个人”的成分,充满了个体的灵性,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文与文最大的区别标志。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
第一,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关键所在。作文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与感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作文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动人的激情,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的品位才能提升。
第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要的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灵性的思维,才能产生灵性的语言。首先,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才能使文章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其次,作文的思维要多向并举,按思维的凭借物分类,训练形象思维以增强生动性,训练抽象思维以增强哲理性;按思维的创新程度分类,训练常规思维以增强技巧性,训练创新思维以增强新颖性;按思维的直觉性分类,训练直觉思维以增强语感,训练逻辑思维以增强严密性。教师尤其要着力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做一些求异思维的训练,一文多作,一材料多文,看图作文,话题作文,评点名篇,进行续写。进行选材、立意、构思等多方面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定会提高。
第三,培养学生独特的作文形式,是作文个性化的外在表现。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富有个性化的内容,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载体,就没有个性化的形式,这样的文章也会流于一般。培养学生形成构思作文的独特技巧,需要平时的积累,要体会各种作文形式为何如此结构,逐步融会为自己的一种结构文章的能力,其次要多读,通过阅读,吸收各种好的文章形式,转化为自己的结构思维和方法。
第四,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终极目的,也是贯穿作文教学的主线。
作文既培养个性,又负载个性。学生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个人见解,要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反复修改,润色语言,伴随着作文的过程受思想教育的洗礼。反过来,人的个性又制约着作文的个性。热情的学生,往往能创作出激情的文章;内向的学生,常常流露出抑郁的情绪;爱幻想的学生,常常带有诗意。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精神风貌,产生不同的作文个性。因此教师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首要的是让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再者,就是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对于作文教学则是把学生柔弱的个性变得刚健一些,把消极的情绪变得主动一些。缺乏爱,缺乏情,缺乏进取,人生流于平庸,就不会欢呼,不会伤感,有了良好的个性,学生的内心就会像大自然一样有无穷无尽的变化,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描绘世界,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编辑:刘於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