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统节日文化差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2014-09-02 11:41黄伟忠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传统节日德育

摘 要 节日文化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文章从节日文化的背景、内容、价值取向及心理差异等方面剖析了中外节日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的理念、方式、内容及评价等,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理念要少几个不准、内容要有便于践行、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和评价要有助于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传统节日节日文化学校德育德育评价

德育不仅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教育的难题。德育所关注的是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同化、民族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的共同交互作用下,德育正接受着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洗礼。随着学校德育越来越被关注,节日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也成为了当代德育研究的新热点与新焦点。

一、中外节日文化差异

1.节日文化的背景

“节”在我国的辞源学上最初是指植物叶与枝交接的部位,也多引申为季节、节气。而英语中的“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神的日子”,或是“献身宗教的日子”。节日可以依据形成时间分为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而相应的节日文化就分为传统节日文化和现代节日文化。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形成必定要遵循“起源—形成—鼎盛—衰亡”这样一个自然规律,并往往因国度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形成的节日传统也不同。对比中西方的节日文化,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岁时节日,往往会受天时、物候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这些节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具有特定风俗活动的内容。而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可以通过中西节日的起源不同看到二者背后所包含的不同的节日文化——一个农业文化,一个基督教文化。

2.节日文化的内容

在节日的文化内容上,中西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以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除夕为例,“除夕”释义为大年三十晚上。“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和中国的除夕相似,西方有个圣诞节(公历每年的12月25号),其是西方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诸如此类的节日还有万圣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传统节日多是以饮食为文化内容,而西方则以玩乐文化为内容。中国体现的是“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西方则彰显的是游牧文化的遗风与商业文明的特色。

3.节日文化的价值取向

纵观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绝大多数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强烈的宗族家庭观念与社会群体观念。如元宵节与中秋节就非常突出阖家团圆的主题。而西方节日文化比较突出个人本位,突出自我,注重个人与竞争,注重人格与尊严。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中所体现的是儒家集体主义,而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中所体现的是个人主义,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亲情关系。比较而言,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形成过程中历经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以及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内向型经济模式,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特别明显。

4.节日文化的心理差异

通过对比中外节日文化背后的民族心理,我们发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下的民族心理特征比较偏爱吉祥、喜剧气氛中的大团圆结局;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心理表现则是希望在悲剧的冲突中得以“净化”。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受到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影响,文化心理的特点表现为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形成过程中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我们知道古希腊的文化特点具有较强的悲剧意识性,而基督教的文化中又较为突出罪感性,这两者对西方节日文化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校德育工作分析

1.德育理念层面

“德育理念是教师经过长期德育实践和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看法与观点,它具有前瞻性与预见性、社会性与个体性、概括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本质特征。”在学校里,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者知识内化与经验生长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过程。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工作者从中获得了有效知识、实践智慧及情绪情感的体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德育理念的形成。

2.德育内容层面

德育内容选择必须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只有设置符合学生成才的客观规律的德育内容,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德育效果。正确的符合学生成长客观规律的德育内容是德育成功的前提。没有科学的德育内容,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符合学生成长客观规律的德育内容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德育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德育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文化发展规律。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文化发展过程。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哺育出什么样的人格和人格素质。德育内容的改革与完善目的主要是调整与充实,保留现有德育内容中的基本部分,剔除与社会进步相背离的内容以及不必要的内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开始了相互渗透、相互碰撞。

3.德育方式层面

德育方式的正确选取是德育效果影响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目前德育方式而言,主要有灌输性教育、渗透性教育、养成性教育、影响性教育、疏导性教育和体验性教育等。其中,灌输性教育是显性的,是以直接正面说理教育为主的一种德育方式,也被称之为德育工作的首要工序。渗透性德育方式是一种隐性的,是通过学科教学及学科课外活动等途径进行德育渗透,其具有适应性强、随机性强的特点,往往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养成性德育方式是通过德育课程、实践指导以及榜样示范等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教育从外部入手,促使学生内化。疏导性德育教育是通过课内与课外等途径,进行导向德育教育的一种预防、矫正的教育方式,其分为正向疏导与逆向疏导两类。体验德育方式是指以实践体验为主,促进心理体验,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

4.德育评价层面

德育评价是指德育的评价主体依据一定评价原则、标准以及程序步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对学校的德育工作状态进行价值判断。事实证明,学校的德育评价不仅是一个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过程,还是一个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过程,又是一个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调控和改进的过程。在评价时,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注意评价结果的导向性。评价目的是通过评价信息的反馈与调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地开展。学校德育评价包括德育条件、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三个方面的评价。德育条件的评价集中体现在校风校貌、师生品德和社会评价上。

三、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1.洋节不必谈虎色变

通过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分析,给我们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注重校园节日文化建设,在具体的工作中谈到西方节日也不必谈虎色变。虽然节日自身都具有其承载文化传承的功能,但同时也具有愉悦身心之作用。研究中我们看到西方节日非常注重人文性,在节日庆祝的活动中具有非常强的人情味,如母亲节、父亲节等。又比如愚人节,在特定的日子里将玩笑和恶作剧转化为可以接受与理解的事实,为我们紧张的工作带来快乐与轻松。所以,对于西方节日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加以正确引导,辅以我国节日文化的内容。

2.管理要少几个不准

德育工作开展得有效与否,学校的德育理念对其影响很大,以往我们看到的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中的“十个不准”、“八个不准”什么的学生行为准则与校规。这些内容看上去很清晰,但执行起来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学生也非常抵触,更有甚者学生故意违反。如果我们能够更新一下德育理念,对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少几个不允许而多几个比一比,我们看到的结果将是积极的。尤其是学生在过节日上,一些学校不允许学生过洋节(圣诞节、情人节),然而学生会想方设法进行,每到这个日子学校就开始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对于中外节日文化而言,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了解与分析,潜移默化中教师的德育理念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是基于中西方文化的大融合,基于时代发展的趋同化背景。可以说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不允许,而应是合理引导,有机利用。

endprint

3.内容要便于践行

正确地选择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政治经济状况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文化传统影响着德育内容的范围和侧重点,不同国家通常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文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深刻影响着各自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育内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一般对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持集体主义立场,而具有自由、民主传统的西方国家则更多强调个人的尊严、权利与责任。中国自古以来对“死”讳莫如深,德育中往往缺乏生死观及相应的生命教育内容;而在西方一些国家,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和重要的德育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既有一贯性和连续性,又因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有所差异。否则,即便内容正确无误,而深度、广度脱离学生的发展实际,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方式要有利于学生

通过分析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德育方式会对教育者产生不同的文化差异。目前而言,德育方式主要有灌输性、渗透性、养成性、影响性、疏导性和体验性等。但是,无论何种方式在选择上都必须有利于学生。例如,校园节日文化的开展。其指以节日为德育载体,将学生所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作为核心内容,通过校园所特有的特色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在学生所参与的文化、体育、思想道德等教育活动中所呈现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此德育活动具有认同性、参与性和个体发展多维性的特点,涉及到多种德育方式也运用了多种心理学理论。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强调的是学生个体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活动能够从心理、生理特征上利于学生克服社会、经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剖析校园节日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学校的喜爱,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需要理论。此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努力,也正是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思想道德境界逐步提升。校园节日文化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德育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德育水平得到无意识的提高。

5.评价要有助于实施

评价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更要易于实践操作。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既要充分继承已有的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法中的宝贵经验,又要注意跳出模糊认识的误区。一方面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尽可能数值化、事实化并可测量化,依靠动态数据和可追溯性事实支撑好三级指标的可测点;另一方面,要将受评对象直接对应到相应的部门或单位,以克服相互推诿和无人负责的现象,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促使学校德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

——————

参考文献

[1] 张典兵,赵志恒.德育理念的本质、分类及形成.湖北社会科学,2013(9).

[2] 蒋桂芬.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4] 胡静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初探.青年文学家,2013(7).

[5] 胡荣柏.从我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比较中弘扬中华节日文化.传承,2013(1).

[作者:黄伟忠(1986-),男,广东广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

【责任编辑张茂林】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传统节日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