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

2014-09-02 13:43高飞吴成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

高飞++吴成炎

摘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仅在于使他们本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主要是让他们辐射全社会,从根本上引领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42-02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箴言,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追求,自觉行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讲,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灵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产业升级,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导致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1.政治信仰迷茫: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2.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淡薄。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

3.强烈的自我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当少数人面对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决定其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

4.盲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部分大学生以“混文凭”、“轻实践”盲目跟风,不以事实情况设计合理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

5.缺乏严肃认真的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物质化”趋势和“游戏化”味道。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严重,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1.当代大学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是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又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2.当代大学生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要从响应“三个倡导”做起,为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增砖添瓦,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使社会更加和谐,凝心聚力,不断提供正能量。但更重要的,还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比如说爱国,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知道如何爱国。爱国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天涯论坛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3.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要具体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刻苦学习,品学兼优”。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大学生只有品学兼优,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二“敏于创新,勤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其三“全面发展,保持个性”。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追求。但全面发展不是不要个性,更不是泯灭个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4.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关键。坚持学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积极参加学校党、团和社团组织活动净化心灵、熏陶思想、提高觉悟。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青年大学生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有实在的立足点和可靠的抓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瑞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价值关系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2]赵存生.教育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讨会发言摘登[N].光明日报,2006-03-29.

作者简介:高飞(1985-),男,山东邹平人,本科学历,从事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现任电气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吴成炎(1984-),女,从事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现任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团总支书记,就职于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和就业指导。

endprint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