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超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200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人际和谐
倪超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20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21世纪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际和谐问题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高校人际和谐的理解和基本原则,对高校人际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了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际和谐
21世纪,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功利化、淡漠化的巨变。这些都会对我国高等院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是国家和社会寄予希望的一代精华。对于他们来说,悉心的培养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更会帮助他们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人际和谐,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即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交往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都处于一种协调、有序的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和谐高等院校校园(以下简称“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基础,各种教育系统及其相关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运转,总体优化。从而促使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就可以达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全体师生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和谐校园。
1.平等交往原则。平等交往是指在交往过程中达到态度平等、人格平等、礼仪平等、交往平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格上的平等。相关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强烈需要友爱和受人尊重,都有交友和受人尊重的愿望。
2.诚实守信原则。诚实是指为人处事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守信就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们一定要讲信用,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中华民族历来都强调信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从古至今都把信用看得极其重要。
3.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就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和价值,满足共同心理需求。大多数人的交往是互相报偿、互惠互利、互相满足,这是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的基本动机,没有需求上的互相补取和互相满足,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交际。
1.人际交往中过于理想化。在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赋予了大学人际关系以完美、理想的色彩,他们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缺少必要的准备,因此,当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就会感到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很大。把本来应该是正常的矛盾和不足看作异常,把自己的能力缺乏、处世的简单所导致的人际不适也同样归因到人际关系交往的复杂中,从而很容易在心理上与现实发生抵触情绪。
2.师生关系疏远。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学校。对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而言,师生关系总体上还是比较协调、和谐。但是,伴随着时间上的无差异化和社会信息来源的多元化,高校大规模扩招人数不断加大,使得高等学校中师生关系交往机会、交流时间越来越少,交往渠道和范围狭隘,师生从交流的内容上看,仅限于课堂的传授,交往的范围相对狭窄,这不利于树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倾向于疏远化。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政治上的引导,促使和谐高校保持稳定建设。稳定是和谐的主要内涵,而稳定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和,因此要使高校稳定发展首先要做到人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政治思想方面使全校师生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高校顺利的贯彻落实。从而巩固高校的政治路线和发展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上的教育,为和谐高校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精神动力不会自己产生,必须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刺激,从而把构建和谐高校所应具备的信念、观念、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体现出来,促使全校师生和员工构建和谐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和谐高校的建立提供精神约束力和凝聚力。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促使全校师生在思想精神上形成共识,为和谐高校的构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是加强高校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所以,树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应当成为增强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特点和具有各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培养和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增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1.奠基功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际交往关系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是自我人格完整的重要特点.而人际交往关系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疾病的本源。因此,校园生活人际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内容,必然也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2.保证功能。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帮助人们发展良好的个性,促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智慧,成为积极进取、拥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体,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人际的交往情况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人际交往增强个人的道德水准,从而创造一个健康的、文明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氛围。
3.协同功能。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行为、思想和价值的引导,使人们抛弃错误的观点、立场和想法,紧跟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想法,不断增强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能力。人际和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际和谐可以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性的循环,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产生更明显的效果。
4.反馈功能。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未能解决人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等问题,就不可能达到人际和谐,而反过来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能调节、诊断、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晴雨表。假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也会对各项政策的开展和各项工作的实施起到不利的影响。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果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将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失衡,造成道德的失范,同时经济也可能会面临僵化。高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基底,人际关系复杂,因而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高校管理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校园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薛海.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宿州学院学报,2010,(01).
[2]苏海舟.试论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3]钟洁生.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G641
A
1674-9324(2014)21-0130-02
倪超(1978-),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