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护合作模式下的病房陪护管理

2014-09-02 10:29:38李志丽姚利琴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护感染率病房

刘 燕,李志丽,姚利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外-骨科病房,北京 100021)

谈医护合作模式下的病房陪护管理

刘 燕,李志丽,姚利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外-骨科病房,北京 100021)

目的探索医护合作管理病房陪护的新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实施医护合作模式管理陪护前后病房陪护率、医院感染率、患者满意度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合作模式后,病房陪护得到有效管理,与实施前相比,病房陪护率从97.78%降低至66.67%(P<0.01),患者满意度从90.00%提高至99.56%(P<0.05),医务人员满意度从82.22%提高至95.5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率从9.56%降低至4.22%,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医护合作模式管理病房陪护可有效降低陪护率,提高患者和医护务员满意度;对医院感染率的控制可能有一定效果。

医护合作;陪护;管理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4,21(2):177-17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除了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外,患者的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以家庭为核心,“家”是人们观念中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家庭中一旦有人患病住院,其他成员一定会竭尽全力去照顾,而且家属也有这种需求,陪护成为普遍现象[1]。而陪护的出现又可能影响病房环境,干扰医疗护理活动,增加医院感染率等。对陪护进行科学管理,既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又尽量避免一些不利因素,是医务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本研究探索采用医护合作模式来加强对病房陪护的管理,收到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房共有45张床位,主要收治神经外科、骨科的肿瘤患者,包括脑膜瘤、神经胶质瘤、垂体瘤、椎管内外肿瘤及骨肉瘤等,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收治患者约80%均来自外地,在医院附近没有住房,且多数患者就医时至少有2~3个家属陪同。医务人员共有31人,其中护士18人,医师13人。

1.2方法

1.2.1 制定病房陪护管理制度 由科主任和护士长牵头,成立病房陪护管理小组,组员包括科室骨干和高、中、低年资医务人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结合本病房的具体情况,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后,制定病房陪护管理制度。术前患者,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留陪护,特殊情况经责任护士和管床医师商量以后留陪护一人;手术当日、术后三日及病情危重患者允许留陪护一人。

1.2.2 全员动员和培训 本项目首先取得了科主任的大力支持,利用晨交班的时间,护士长汇报了本病房陪护的现状,指出陪护管理方面的不足和弊端,让全体医务人员意识到加强陪护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就病房的陪护管理制度和要求、医师护士对于重点环节加强陪护的宣教和管理以及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等方面,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1.2.3 医师注重在医疗环节进行陪护管理 各级医师在患者入院查体采集病史和术前谈话时,把病房的陪护制度作为谈话内容之一,从医疗角度阐述严格遵守陪护制度的重要性。在每日的医疗查房,以及进行床旁换药、穿刺等治疗操作前,医师必须先确认病房陪护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护士在管理陪护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请管床医师一起,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

1.2.4 护士全程管理 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责任护士都要做好所管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和管理,重点环节包括入院时、术前、术后的宣教,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确病房的陪护探视制度,并认识重要性,使其自觉遵守相关制度。责任护士按照优质护理的要求,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及时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让患者放心,家属安心。在平时的护理操作和巡视时加强陪护宣教和管理,发现陪护违规行为及时予以教育和纠正。护士长上下午各查房一次检查陪护管理情况,夜间陪护管理由值班护士负责。

1.2.5 营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营造严格陪护管理的良好氛围。如在病房门口、走廊墙壁、健康教育园地等地方,张贴有关陪护制度和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宣传画、温馨提示、宣教板报,制作宣教手册发给患者,邀请志愿者在病房进行宣教和协助管理等。

1.3评价方法比较实施医护合作模式管理陪护前后半年的病房陪护率、医院感染率、患者满意度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满意度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对陪护的数量、行为和对治疗护理及病房环境的影响等。各项指标每月统计一次,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医护合作模式管理病房陪护后,病房陪护率显著下降(P<0.01),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率有一定下降(P>0.05),无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实施医护合作模式管理陪护前后的效果(%)

3 讨 论

3.1肿瘤外科患者及家属的陪护需求一方面,当恶性肿瘤患者得知自己患上“不治之症”,加之角色、环境的改变,以及手术治疗需要承担的风险和躯体痛苦等因素,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别期望亲人留在身边照顾,体味家庭的温暖,以得到精神与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消除心中的恐惧感,重新唤起对人生的渴望,增强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念与勇气。本病房主要收治神经外科和骨科的肿瘤患者,王亚莉等[2]调查发现神经外科和骨科住院患者对陪护的需求较高。另一方面,恶性肿瘤诊断的确立也给家属带来沉重的打击,期待多与患者相处,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照料患者的日常起居,使患者感到欣慰。此外也有少数是对护理人员不信任,对治疗护理操作不放心而陪护[3]。

3.2陪护的不利因素陪护人员过多存在诸多弊端。①影响病房安静、整洁的环境,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康复。②术后患者体质弱、抵抗力差,陪护人员过多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4]。③陪护人员不遵守病房的规章制度,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医疗护理活动,增加了病房管理的难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3.3单一护士管理陪护的困难由于肿瘤外科患者及家属都有陪护的需求,而本病房收治的神经外科和骨科肿瘤患者术后病情均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家属专程从外地陪同前来治病。如果只是护士单方面进行宣教和管理,而医师对陪护情况不闻不问,势必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差,收效甚微。如果护士加强管理可能会使患者满意度降低,甚至引起护患纠纷,容易导致护士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3.4医护合作模式管理陪护的优势采用医护合作模式管理病房陪护,收到满意效果,比较单一护士管理,陪护率下降31.11%,患者满意率提高9.56%,医务人员满意率提高13.34%,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共同对陪护进行管理,标准一致,管理行为贯穿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实现管理的无缝链接;同时,医师护士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陪护的宣教和管理,不会额外增加工作量,执行力强,因此取得满意效果。医院感染率下降5.34%,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同期限制预防使用抗生素有关。在减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医院感染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做好陪护的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其相关性的证实需要的研究。

[1] 王 静,李秀云.医院陪护模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1):88-90.

[2] 王亚莉,崔丽君. 住院患者陪护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病案,2013,14(2):34-36.

[3] 杨 磊,杨丽芳,林 航. 肿瘤外科病房家属陪护的原因分析及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72-373.

[4] 陈光连.病房陪护管理现状和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6):413-415.

(2013-10-12收稿 2014-02-08修回)

(本文编辑 丁 陶)

ManagementofAccompanyNursingwithDoctor-nurseCooperatingMode

LIU Yan, LI Zhi-li, YAO Li-qin

(Neurosurgery and Orthopaedics Department, Oncology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Beijing 100021)

ObjectiveTo discuss a new ward management of accompany nursing with doctor-nurse cooperating mode.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f accompany nursing rat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medical staffs’ satisfaction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anagement mode.ResultsThe ward management was of higher efficienc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mode. Accompany nursing rate decreased from 97.78% to 66.67% (P<0.01).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increased from 90.00% to 99.56% (P<0.05). Medical staffs’ satisfaction degree increased from 82.22% to 95.56%(P<0.05). These differences wer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is new management node w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on reducing accompany nursing rate, as well as improving patients’ and medical staffs’ satisfaction degree. It also may of some effects on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control.

doctor-nurse cooperation;accompany nursing;manageme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PSBH研究项目

刘 燕,女,主管护师,科护士长;电话:010-87787350

R 197.32

A

1008-9985(2014)02-0177-02

猜你喜欢
医护感染率病房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环球时报(2022-04-07)2022-04-07 19:30:02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金卡生活(2021年7期)2021-07-07 05:14:40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2
便宜的病房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