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4-09-02 01:38刘霞周宗远
河北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明显降低动脉血呼吸机

刘霞 周宗远

·论著·

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霞 周宗远

目的观察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BiPAP呼吸机对56例住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及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BP)、和心率(HR)。结果治疗后PaO2、PaO2/FiO2水平明显升高(P<0.05),PaCO2水平明显降低(P<0.05),H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VP、MBP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血气,降低心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呼吸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发生的一种疾病,肺炎、脓毒症、外伤手术常为其最常见的始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的呼吸困难、肺顺应性的下降、胸片的双肺浸润以及低氧血症[1]。虽然随着医疗水平近年来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仍高达到40%~50%[2]。由于患者肺部损伤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因此采用外部器械辅助患者进行呼吸显得十分必要[3]。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呼吸机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1~65岁,平均(43±10)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有休克史,无法自主呼吸;发病原因:肺部感染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9例,急性肺损伤12例。

1.2 方法 选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P VERSION型呼吸机,经气管切开或插管行机械通气,BIPAP组参数的设定:调节高压使通气量达到6~8 ml/min,低压为5~12 cm H2O,呼吸频率14~18次/min,吸氧浓度40%~100%,通气2 h/次,2~4次/d,通气期间根据动脉血气对呼吸机参数进行相应调整。所有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当补液,抗感染,加强营养,常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记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及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BP)、和心率(HR)变化。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PaO2、PaCO2、PaO2/FiO2水平比较 治疗后PaO2、PaO2/FiO2水平明显升高(P<0.05),PaCO2水平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PaO2、PaCO2、PaO2/FiO2水平比较

组别PaO2PaCO2PaO2/FiO2治疗前45±576±792±15治疗后73±7*58±5*164±2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CVP、MBP、HR水平比较 治疗后H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VP、MBP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CVP、MBP、HR水平比较

组别CVP(cmH2O)MBP(mmHg)HR(次/min)治疗前7.2±1.589±7147±15治疗后8.1±1.982±6105±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由肺泡、肺间质水肿导致的肺内气体交换不全,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尽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其病死率有所下降趋势,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仍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主要首先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处理,而机械通气是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关键措施,引入呼吸机则是通过外部器械的压力,将氧气与肺泡进行交换,以给患者提供氧气,维持患者生命[5]。

BiPAP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型通气模式,是一种自主呼吸、压力控制、时间调节方式的机械通气模式,时间切换压力,在患者在自主呼吸时给予两种不同的吸气、呼气压力水平,即两种不同压力的持续气道压力交替进行,当患者吸气时给予高水平的吸气压,以克服患者对气道的阻力,同时吸入的气体能够促进肺部的膨胀,改善通气状态,而在患者呼气时给患者较低的呼气压力,这样高、低水平压力相切换时提高潮气量进行辅助。刘延媛等[6]研究发现BiPAP机械通气不仅能够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还可尽尽量避免过高压力造成的气压伤,从而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心血管的负担状况,提高了抢救效率。江惜彬[7]研究发现,BiPAP改善氧合,减少分流,具有较低的气道峰压和平均压,减少肺内分流和肺泡死腔,为提高PaO2的主要原因。卢大勇等[8]将BiPAP通气应用于30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发现在通气2 h可提高将PaO2从(56±13)mm Hg提高到(87±10)mm Hg,同时改善pH,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或切开率。李雄斌[9]分析了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07至2010年期间采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44例脑出血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发现BiPAP通气模式更适用于危重患者伴ARDS需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aO2、PaO2/FiO2水平明显升高,PaCO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H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VP、MBP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BiPAP呼吸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血气,降低心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1 西艾木西卡买尔·艾合买提,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207-5208.

2 麻丽萍,洪音.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与预防.吉林医学,2012,33:6863-6865.

3 雷波.呼吸机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7例疗效分析.吉林医学,2011,32:3039.

4 牛文凯,柏长青,李艳,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56例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21-22.

5 高见,任名,潘雪冬.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当代医学,2011,17:47-48.

6 刘延媛,夏家惠,叶初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临床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547-548.

7 江惜彬.应用BiPAP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分析.吉林医学,2012,33:6027-6029.

8 卢大勇,高晓辉.通气早期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8,5:46-47.

9 李雄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在脑出血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332-1333.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5.029

535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刘霞),肿瘤科(周宗远)

R 441.8

A

1002-7386(2014)15-2311-02

2014-01-16)

猜你喜欢
明显降低动脉血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勘误声明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沙利度胺对IL-1β介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克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运动训练能够抑制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