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教学方法谈

2014-09-02 18:40段天喜
甘肃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古诗文语文教学方法

段天喜

〔关键词〕 语文教学;古诗文;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3—0053—01

读诗读词读天下文章,书山书水书心中感想。小学生在唱、诵、演、画、舞古诗文时,心与经典沟通,与圣贤对话,能够接受中国经典的熏陶与滋养,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为其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唱主角,重视读中感悟,体会其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习得知识、习得方法、习得能力,终身受益。

一、了解背景,创设情境,初知古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词歌赋是作者经历、思想、情感的外显,绝大多数诗人借诗抒情或借词寄意。所以,只有知晓诗作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才能理解诗作的内涵。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故事导入激趣、课件再现情境、吟诵激发欲望”这三个方法,灵活施教古诗文,使学生受到感染,唤起学习热情,激发浓厚情趣,引发阅读期待。

二、嚼字品词,细读文本,体悟诗意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元素,“五抓法”易于使学生明白字词的意思,使了解诗意、感悟诗情、分析诗境水到渠成。

1. 抓诗题。诗题即诗的眼睛,细读有些诗题就能猜出全诗梗概。如,《游山西村》一诗中“游”字贯穿全诗,表现了陆游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2. 抓诗眼。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读者只要抓住诗眼——“独”字,就能体会出“异乡、异客”的情感,知道“倍思亲”时的形单影只,理解诗人的寂寞难熬。

3. 抓词语。教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采取主题式“以一带多”的模式,配合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名曲《阳关三叠》,紧扣重点词“更”,表明酒已经劝了好多,“尽”了好多。这样学生就不难体会王维边看明丽景色,边“劝君更尽一杯酒”时的轻松恬淡、依依惜别之情了。

4. 抓诗句。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诗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理解,这样可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如,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可以通过教学重点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帮助学生理解全诗。

5. 抓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等,都表明诵读是有效教学古诗文的关键。

但是怎样诵读才能诵出层次、诵出韵味、诵出情感呢?教师在诵读教学时应该抓住“四感”(即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落实“五读”(即读准字音、读懂文义、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做到“多样诵读”(即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例如,教师在执教《游山西村》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弄懂字音词义后,再让学生自画节奏、自读自悟、质疑探讨、交流语调、情感诵读等,最后,师生一起用情读诗,用心品诗,寻找并延长诗的新生命。

三、吟句读诗,品味诗情,研读文本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皆有情。无论是借物抒情还是借景说理的诗文,都蕴含着无穷的意境。如,描写边塞军旅思乡寄情的佳作《长相思》,词的上阕叠用“山一程,水一程”,写故乡遥远、行军艰难,“千帐灯”点明军帐之多,队伍庞大。下阕借气候突变“风一更,雪一更”,表明将士的心理,“故园无此声”一句就把将士的思乡意、念亲情袒露无余。

四、拓展活动,课程整合,再现诗意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多元化读(画、演、写、背、延、说、唱、编、改)诗,变枯燥为多彩,化干瘪为神奇,给学生自由想象表达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如,教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后,教师可以试探着问:“谁知道苏轼还写了什么诗?”学生纷纷举出很多例子,一石激起千层浪。课上教师的适当拓展,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很多学生在课后也会主动收集苏轼的诗词,吟唱背诵。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用诗的唯美语言演绎课堂,用诗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的意蕴营造课堂,用诗的激情澎湃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应使课堂因诗歌教学而充满浓浓的诗意,应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成为诗意的栖居地。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甘肃省首届“陇原名师”专项重点课题《小学语文主题式读写联动“1+1+1”模式的行动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GB【2013】LZ005)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语文教学方法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