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关键词〕 校园文化;制度;活动;舆论;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3—0032—01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本文就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谈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1. 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体现出“四性”: 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分。三是艺术性,精心设计,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韵味。四是经济性,具有艺术性和时代感的同时,应考虑经济实用。
2. 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教学楼走廊、教室、办公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而笔者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了体现以上三点宗旨的规章制度才能有力地促进民主校园文化建设。
三、加强活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因此,必须要重视课余文化建设,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知识性的,又要有娱乐性的和实践性的。
四、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1. 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经常利用国旗下的献词、主题班会、年级组晨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组织学生观看“禁烟”,“禁毒”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资料和图片展进行法制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我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高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和“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超越平凡、拒绝平庸”,“修师德、练师能、树师表、铸师魂”的奋斗目标。
3. 强化学校“三风”建设。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校领导应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风,使教师在各个方面起到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再次,培养良好的学风。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使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4. 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营造正确的舆论。而对于倾向性问题或热点话题,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5. 抓好宣传阵地,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充分发挥校园广播、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五、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品质。校园文化建设少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同事关系,学校师生会在愉快中教学和学习,学校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同时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常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得以健康成长。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