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对于学生的培养大多集中在史实传授方面,教学上多采用记忆灌输型教学模式。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薄弱,缺乏质疑及主动思考的精神,批判意识不强。因此,历史教学中强化初中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其批判能力,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愉悦中走近批判。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语言、文化、知识的意义产生与实现的场所。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近批判,在轻松愉快中接触批判。如一位教师在进行《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民斗争》教学时,教学目标为:通过轻松活泼的活动,让学生在理解拉美独立运动历史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用史实作为评价历史人物依据的思维方法。围绕教学目标,教师精心设计了“非常好问题——专访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的学生活动:请你设计一份访谈提纲,专访历史人物玻利瓦尔。内容包括:(1)引言。引言包括访问对象的年龄、专访地点、专访原因等。(2)列举专访时要问的6个问题。然后将活动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并把本组的“非常好问题”推荐给全班同学。
2.百花齐放,让学生在思辨中学会批判。
“石本无火,相击方现灵光;水尚无华,相荡方现涟漪。”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现象自身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如教师可设计问题“你觉得张学良是功臣吗”,让学生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运用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又如,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教师可提问:狄更斯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又是一个糟糕的时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培养学生根据史料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辨中学会批判。
3.和谐共融,让学生在民主中享受批判。
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满足学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使他们自由地质疑、批判。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有利于批判的教学氛围,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同时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自己的意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一课教学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四大发明”这一说法的来历及争议的探究,让学生在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围绕目标,教师设计了“回首千年辉煌——找寻中国古代重大发明”“感知先民智慧——了解中国古代重大发明”“迸发思辨灵光——探究中国古代重大发明”“汲取千年精华——传承中国古代重大发明”“科技之困惑——回首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五个板块,在每一个板块教师都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环节。下面节选部分教学实录:
师: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远远不止四项,你心目中的四大发明是哪几个呢?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
师:每个组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相信都各有各的理由,接下来我们就小组PK一下,看能不能评选出“我班心中的四大发明”,你们能不能阐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让其他组承认你们组选择的就是最重要的!请各组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各组之间展开了阐述和辩论。)
师:大家今天说得都很精彩,在合作和碰撞中迸发出了自己思维的灵光,每个组的同学都据理力争,可能这节课,甚至今天都分不出高低来,那让我们将“我班心中的四大发明”延续到课外,也将这种辩论的精神延续到课外,现在就一起为自己刚刚的表现鼓鼓掌!
开放的教学设计、民主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激励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积极批判他人的观点。学生从敢于批判、善于批判到乐于批判,批判一旦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同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