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9-01 04:44段龙凤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生物学生

段龙凤

摘要: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指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心里追求、对生物现象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感情心理特征,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生物现象的倾向,是学生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38-01

一、上好绪言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学年开始,学生对新老师新课程都有一种好奇和期待的心理。第一课堂营造的课堂气氛,在建立师生关系,引发感情倾向等方面都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绪言课要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概括了解生物课内容,埋下许多伏笔,造成一个覆盖着整个生物课的总体的问题情境,通过丰富、有力的例证使学生认识到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方面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作为一个信息社会的公民,如果没有正确的环保观、资源观、健康观,就很难成为当今社会强有力的竞争者和建设者,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刮目相看,初步产生学好这门课的愿望,还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学习特点和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满怀信心地开始学习。

二、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环境。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而学生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兴趣材料。如在讲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时,向学生提问:结合温室效应解释家乡农民在秋收防止霜冻时采取什么措施?(在田间燃烧柴草,释放大量浓烟),这种措施防止霜冻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能使学生认识实际中时时处处有生物学知识,所学知识很实用,从而易于接受,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断增强学生学好生物学的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学则须疑”所谓问题的情景是指能使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产生出好奇心与学习愿望的情境。设问和提问能把学习目标转化为生动而具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出学生钻研欲望,把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和关键上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轻”和“重”抓住关键点与学生思维方式的矛盾处,设障置疑。使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生物知识的展现,不断发现、思考、获得理性知识。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学活动不只限定在教室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创造情景、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条件。例如讲“被子植物”的知识时,本地区已经进入冬季,许多植物的花、叶已经凋落,学生学习时已很难找到植物的这些器官,于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开学之初走出教室(不一定是以集体形式,也可以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到大自然去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为冬季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开阔了视野,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就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增加科普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在讲述“苔藓植物”一课知识时,给同学们介绍: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气体)比较敏感,人们把它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藻类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在水体中藻类植物群落组成的结构和数量,是由被污染的水体中有机物的情况决定的,据统计,在所有用于指示水质的水生生物种群中,藻类植物占百分之二十五,所以,不论是野外监测,还是室内测试,藻类植物作为一个重要的营养级代表,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

六、增设学生敏感话题,增强学生求知欲

近年来、有关中学生早恋、早孕、甚至性犯罪的报导越来越多,青少年的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和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我们在学习“生殖系统”一章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认识男女生殖系统、认识受精过程、了解孩子是从哪里来的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就比只用挂图或泛泛而谈要更形象、直观得多,也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第二性征,结合该知识点给学生讲月经的形成、经期性保健、痛经、闭经的原因,什么是遗精,青春期为什么会出现性梦、性幻想、手淫等问题,解除中学生因此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紧张心理,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尊、自爱、自重,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

七、合理增设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故事的风格,比较适合初中(尤其是初一)学生的口味,使他们容易产生一种亲切感,保持一颗童心。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既对本课的某一重要知识点甚至整节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梳理和升华,又使他们仿佛置身于生物世界,陶醉于角色之中,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的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如在“蒸腾作用”一课结束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土壤中的一滴水,请说出你经过植物体最终散发到大气中的旅游路线。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综合、加工,毛遂自荐,兴趣盎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理解并掌握蒸腾作用全过程。

综上所述,生物兴趣培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完善并充分利用各种电教手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进行成功的学习,以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洪梅.吴慧贤.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才之路.2008(27).

[2] 沈钱.永忠.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5)

[3] 维影.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冯素芳.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考试周刊.2010(15).

[5] 李书青.生物课堂有效教学初探.学苑教育.2010(6).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生物学生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学生写话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